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2013-04-29姚伦
姚伦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班主任要主动联系家庭,共同研究对学生的教育,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现在的小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有人曾经用“草莓”来形容这一代新人。之所以用草莓来形容,因为草莓看起来鲜嫩、漂亮,可是经不起任何的压力,只要稍微用力一碰,很快就会坏掉。这个比喻足以说明一代人的整体特征。因为当今社会,“421家庭”已经成为主流家庭模式。在“421家庭”中,4位祖父母、一对父母养育一个孩子。使孩子从小就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可以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成了孩子养尊处优的习气。不仅如此,更大的副作用就是使孩子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替他人着想,认为凡是自己的要求都是合理的,必须要满足的。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哭闹不止,直至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这样家庭教育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孩子养成一些不良的思想品德,为学校教育增加了很大的难度。那么学校如何教育才能提高小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笔者认为和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是首要的条件。
小学班主任老师要擅长与家长沟通,班主任老师在小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教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儿童都有向师性,在某种程度上把老师的话当做圣旨,所以班主任老师要真正担当起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重任。
那么,班主任该如何做好与家长沟通工作呢?
构建家校交流平台,比如校信通、电话、QQ班群、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并充分发挥家校交流平台的作用。在和家长沟通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端正与家长沟通态度,勤与家长沟通
在和家长说话时注意斟酌语言,措词要有分寸,千万不可因失言导致失礼。如果是第一次和家长交流,那第一印象极为重要。要给家长留一个好印象,让家长认为你很可信,能教好他们的学生,要表现的即严格又和蔼,这样家长才不会觉得你是打酱油的。
二、与家长沟通要及时
学生如出现不良现象或问题,就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与家长共同教育好学生,把不良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要等问题累积成堆后才匆忙去找家长解决,共同了解事件的起因,分析过程及后果,引导其思考,指出他所犯错误,帮助他提出改正错误的措施。
三、做好准备
与家长沟通前,班主任要对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以便与家长沟通时能信手拈来,提高与家长沟通的实效。我们的学生性格各异,家长们的性格也各有不同,或受教育程度也不一致。有的家长性格随和,知情达理,你就可以想什么说什么,家长是不会怪你的。有的家长性格直爽,你就不必卖什么关子。而有的家长脾气暴躁,点火就着,你就得讲究一点谈话的技巧。
四、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没有一个家长喜欢听老师只诉说罪状。一般来说,要先肯定学生的优点,得到家长的认同,然后再适时提出学生的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不能把与家长沟通当作告状的机会,特别不能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数落学生,要与家长达成共识,告诉学生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正,改正了就是好学生。学生有进步之后,也要及时跟家长报喜。
五、临时性的交流
家长有时在路上遇到老师,或直接来学校找老师,家长可能是温和理性,也可能蛮横无理。在这种毫无准备、没有掌握资料的情况下,班主任尤其慎重其事。首先要了解家长的来意:可礼貌地询问对方对该事件的了解情况及看法,掌握家长的会谈目的。其次对家长的感受表示理解:不必急于与家长进行辩论,只需专心聆听,了解他的感受,并表示理解他的心情,等心平气和后再进行解释。最后一定要表达出对学生的关心:家长真正关心的是“老师是不是关怀我的孩子”。所以,不管哪种沟通方式,都应让家长觉得老师关心自己的孩子。
六、总结与家长沟通收获
与家长沟通后,要把所收集上来的信息及时进行处理,并及时反馈到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去。
教师与家长沟通时的方式无处不在,涉及的内容更是方方面面,但一定要注意向家长“多报喜,巧报忧”,更要把教师自己对学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深切的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他的孩子,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那么我们工作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一定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