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德育模式的思考
2013-04-29张培
张培
【摘 要】大学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修养、塑造完美健康的人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德育理念,必然会闪耀出生命和人性的光辉,成功的德育教育会对学生今后适应社会有着直接的影响。
【关键词】德育;自我教育
随着时代主题、社会环境和德育实践活动的变化,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使高校德育工作面临很多新的课题。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总结高校德育教育的经验,分析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创新德育教育方法,是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一、新时期大学德育面临的問题及原因
近年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在德育内容、方法、效果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网络媒体信息纷至沓来,科学技术促使大学德育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高校德育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选择,遭遇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审视当今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道德状况,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前的大学德育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1.德育观念保守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根深蒂固,认为德育就等于“教训人”,因而在德育过程中常采用“灌输——监督——奖罚”的教育模式。德育工作过多注重“守规”,注重于固定行为规范的传授和训练,不注重道德困惑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抵制不良影响的“免疫能力”的培养,缺乏现实生活本真的教育。
2.德育内容滞后
随着人类社会的变革,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大学生的成长规律、思想特点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而我国高校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德育内容陈旧的现象。大学德育内容不仅是生动活泼的、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而且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而不断的更新。如果德育内容不随之变化,就与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相隔离,道德内容变成了没有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抽象物,大学生很难从自身结构和需要中找到与之相符的契合点,无法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
3.德育方法陈旧
在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影响下,一些教育者往往凭借“师长”身份,以 “我训你服”的态度对待学生,多采用“灌输”的教育方法,教育效果收效甚微。在当前主体与法律意识凸现的新形势下,“管得过死”的德育教育方法,显然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同时,“德育量化”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高校在德育工作中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高度细化的量化打分,做错了事扣分,做对了事加分,经常被扣分的学生对德育产生无所谓的态度;为加分而做事的风气得到助长。“管得过死”与“德育量化”现象,均表现出德育工作中急功近利的一面,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4.德育主体模糊
教育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和教育影响,只有这三要素才构成完整的教育过程,缺一不可。传统的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教育观受到了一致批判,但在高校德育现实中,讲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奉行的却是“见物不见人”的德育理念、“灌输式”的德育方法,造成了主体缺失的既定事实。
二、自我教育:高校德育新视角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认为,教育这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由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协同活动构成的。德育因其实践性、体验性等特征,自我教育的方式显得尤其重要。自我教育是教育对象——学生按照客观要求,遵循自身身心发展规律,确立“做人”目标,塑造自己,完善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人。从大学德育自我教育的心理活动过程来说,自我教育包括自我导向、自我管理、自我实现、自我体验四个过程。
1.自我导向:道德自我教育的方向
自我导向是大学生根据社会客观要求,确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和奋斗目标。当前,处于社会变革中的大学生,不断面临前所未有的各种新问题、新关系、新价值,社会道德呈现价值多元化趋势,常常很难用或无法用既定的主流价值取向予以合理解释与妥善处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大学生理性分析、深刻认识当前的社会状态,结合受教育者自身的奋斗目标,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去面对这种 “价值多元化”,并在这些多元化价值之间寻找恰当的支点,构建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价值取向。使自己明确或调整自己努力的方向,引导自己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自己创设德育奋斗目标。
2.自我管理与自我实现:道德自我教育的核心
自我管理是自我拟定自我教育计划,确定自我教育的具体步骤,并对自我教育的进程进行有力地监控,自我实现是自觉地刻苦锻炼,使自我的道德行为成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确定正确的道德奋斗目标之后,结合自我的实际情况,拟定切实可行的自我教育计划。通过一系列的道德实践活动和自我道德管理,在实践——反思——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大学生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冲突,要有效地利用教育者和自我的评判来监控、督促自己的道德实践活动。不仅要正视道德冲突现象的存在,而且还要化解道德冲突,对道德水准做出判断,然后选择适当的时间,与教师或朋友等相互交流、沟通,使自己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完善。
3.自我体验:道德自我教育的延伸
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品德行为实现后,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价后的情感体验。曾欣然认为品德组成的基本成分有:品德认知、品德情感、品德动机、品德意志、品德行为、品德自我评价。德性心理运行品德结构是以德性价值为中心,德性意识为主导,德性规范为标准,德性行动为关键,融合德性内心评价为一体的德性心理结构。我们不难看出德育自我评价在自我教育中的地位,同时自我体验能够强化下次品德行为的出现,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三、自我教育对新时期大学德育的启示
自我教育对新时期大学德育的启示主要有四个方面。
(1)转变德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德育工作要从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的需要出发,更好地实现大学生的根本利益,解决“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自我教育的德育,提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并将自我意识与“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的问题”结合,既达到了培养人才的目的,同时,也体现了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自我实现层次。
(2)更新德育内容——实现对传统德育内容的扬弃,而不是盲目的批判。对马列主义的信仰,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等涉及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始终是德育的核心内容。同时,更加关注诚信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就业问题等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从而体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自我导向层次。
(3)创新德育方法——实现从“强制性”到“民主性”、从“被动性”到“主动性”、从“灌输性”到“实践性”的转向。要实现这些目标,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摒除易误导大学生的德育动机外化的量化式德育方法,另一方面是发挥大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体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自我管理层次。
(4)明确德育主体——实现从“学生主体”到“双主体”的主体际性关系的转变。传统德育中教师主体或学生主体的德育观,严重滞后于现代的教育理念。主客体哲学观指导下的传统德育实践,越来越脱离当前社会的实践需求。以主体际性哲学观为出发点的促进自我教育的德育,将出现双主体,一个是作为促进者的教师主体,一个是自我教育的学习者主体,双主体的互动关系,才是主体际性的关系。在促进者主体与学习主体间的互动活动中,体现自我教育的自我体验层次。
参考文献:
[1]庄和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新模式的构想[J].探索,2006(3)
[2]林如.高校德育的新理念[J].教育评论,2007(2)
[3]冯刚.高校德育理念的创新与发展[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