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导学问题,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2013-04-29程云娇
程云娇
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的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语文教学中毫无疑问,“问”是一种基本素养,好的问题是思维的火花的闪烁。课堂教学的思变一直在持续中,如何寻找一条能将课堂和生活紧密相连并能让孩子们乐学的途径,是每位一线教师努力的方向。
过去我们总要求孩子们多问问题,要会问问题,一直忽略了“问”本身应该呈现的面貌:它是一种导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活动的重要环节。“问题导学课堂的真实意义在于使学生获得问题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意识、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使他们学会终身学习。”
一、转变行在前
长期工作在一线并在考试指挥棒下进行传统课堂教学的老师们,一定曾经有过我这样类似的经历:班里一个孩子成绩下滑,我与家长联系,并耐心的给孩子做心理辅导,希望他认真听课,多发言,多提问。他很不耐烦的嘀咕:我没有那么多问题,您会问,您教我呀!我愣住了,因孩子的无礼。看着在家长生气的喝斥下,流着委屈眼泪的孩子,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失误。
车尔尼曾经说过: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要求教师有四个方面的角色转变:一是由过去照本宣科的传授者转变为匠心独具的设计者;二是由知识的单一讲授者,转变为课堂学习激情睿智的指挥者;三是由自我陶醉的讲授者,转变为课堂学习有条不紊的组织者;四是由应试教育的钻营者,转变为学生素养的培养者。”教师在问题导学中承担的责任由单一走向多元,对教师个人素质提出了高要求,而这种高要求促使教师在实践中去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从这一意义上讲,教师个人的成长应该走在学生之前。教师本人的思变,将作为一种精神传达到学生内心,从而在课堂形成一种思维撞击的氛围,促使课堂向高效迈进。
在近几年的课堂变革中,我们一些熟悉的名称在悄然起着变化:“教案”变为“学案”,教室从“讲堂”变为“学堂”;教学从“教师教,学生学”变成“教师教会学生学”;教材从“教的材料”变为“学的素材”。名称的变化实际是思维的变化,只有思维变化了,才能促进课堂发生质的转变。教师有了这样的意识,在进行问题导学时才能游刃有余,真正实现让问题去引导教学,让问题去激发思维,让问题去产生问题获得更多知识。
二、巧问穿其中
“问”除了是一种素养、一种手段外,更多的是一种课堂艺术,值得所有老师去研究。根据教学实践,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握四点基本原则:
三、抓主题
我们常批评孩子提问抓不住中心,其实,这是提问最不好解决的。当学生理解了文章这当然不算难事。可我们的提问正是帮助孩子一步一步抽丝剥茧般找出文章的主题,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我在教学中常采用这样的方法。让孩子们在通读全文前,就课文题目提问。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总给人以启迪。如《中彩那天》,孩子们问:谁中彩了?中了什么?那天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中彩了后,他们做了什么?……很多很多,都是他们好奇的想知道的。如果课前我们也做这样的一次提问,你会发现孩子比你更会提问。再把问题归类,记下重要的,都是切合文章主题的提问。沿着问题的思路,一起去寻找答案,让问题具有它存在的价值。
四、分层次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大而全的提问也许面对了全体,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十个手指也不可能齐。我常在自己的课堂发现这样的现象:问题涉及到句子体会,文意品读,中心理解等方面,少有人举手;可一旦涉及读、写、评相对模式化的内容时,课堂此起彼伏非常活跃。看来孩子们很想发言,但我们的提问也许真的太难,让他们无法回答。面对这种情形,不妨请他们和好友商量一下,或留到下节课去,课后能去找找资料。尽可能让孩子都愿回答是评价问题难易适中的标准。
五、善变通
“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爱因斯坦)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问题的变通体现在提问方式的巧妙和对学生答案的鼓励。有很多老师自己提问就设计好标准答案,然后千方百计希望学生答案能落在点上,如不能我们常常自问自答了。记得讲寓言故事《亡羊补牢》时,我问:故事的寓意是什么?大部分孩子在丢羊人身上体会到有错就改,未为晚也;有孩子却从邻居的劝说中体会到多听他人的意见;更大胆的会问:为什么在别人没意识到错误时,光说不动,看别人犯错呢?……如果你是一位板书老师——把教参上的寓意写在黑板上——你会错过思维训练的良机。所以,教参上反复出现的“言之有理即可”,是多么聪明的答案。
六、量力行
我们在承认学生差异时,也应该承认教师素质也存在差异。语言表达,知识积累,意识形态等等,差异会导致问题的质量,影响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苏霍姆林斯基告诉老师们: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 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 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 上课就越轻松。当我们知识的积累未能达到一定的层次时,可否以谦虚的心态来对待学生。利用小学生好胜的心理,让他们来给老师或他人改改问题,让问题更好更圆满,这不正是在学习提问的艺术的一种形式吗?如果提问可以教的话。
七、乐学付终身
我们可以回过头去看看孔子的乐学观。《论语》中有段孔子与弟子子贡论学的故事。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和我们今天倡导的问题导学有异曲同工之处:生学中有疑先问——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师引导式答疑——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生实践结合思中提升——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师水到渠成提出更高的要求——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可见,孔子非常推崇乐学的精神,“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乐教,弟子乐学,这样的课堂是一种充满活力的课堂,我称之为流动的课堂,知识的流动、情感的流动、思维的流动,这些流动的归处都是心灵。过去我们常常用“潜移默化”形容教学效果,绝不是用语言或数据去统计的,而是学生享受学习,并在愉悦中获得知识,形成终身受益的能力。这样的课堂怎能不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