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创设充满活力的数学课
2013-04-29陈金蓉
陈金蓉
很多学生一提起数学课,脑海中就闪现出各种各样的数学符号、枯燥无味的数学公式、严谨规范的证明过程等等。这确实与数学本身的学科特点有关,数学具有知识性、逻辑性、严谨性、应用性等诸多特点,使部分学生感到乏味、难以理解,以至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畏难心理,在一次次的失败后彻底放弃了数学。这对学生整个阶段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作为数学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设充满活力的数学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步取得成功,充满自信。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谈几点个人经验。
一、真正实施探究式教学,给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的空间,使课堂充满活力
什么是探究?探究就是探讨和研究,主要指“深入探讨,反复研究”。《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传统的教学过程,老师讲,学生练,早已不适应当代教育的要求。学生渴望与同学交流,期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也期望自身价值的实现。他们不只是希望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渴望在课堂上能拥有自主活动的空间,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探索,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协作找到规律,得出结论,这个过程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他们获得快乐,体验成功,在数学课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充满自信的学习。那么,作为教师,意识到探究式教学有这么多好处,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为了更好的发挥探究式教学的的效果,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自主探究和教师讲授要相辅相成。探究式教学侧重于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体现新课标“做数学”的理念,但这并不意味着每节课、每个问题都让学生进行探究,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探究能力、接受能力等因素不同,而且每节课的教学目的也不尽相同。所以在探究中也应加入老师的讲授成分,在老师的点拨、引导下进行。这样讲授与探究相结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既减少了探究的盲目性,也增加了讲授的趣味性。
其次,探究过程要放得开,收得住。
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钻研教材,弄清教学内容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等,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身经验等各种因素,考虑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将出现的问题,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到有备而来,才能在真正上课时做到有条不紊,放得开,收得住。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角色,该放的放,该收的收,不要不敢讓学生探究,更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无限制的探究下去,这样都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此外,教师不应过分关注学生探究结果的正确与否,主要关注他们的探究过程、探究方法,所应用的数学思想、思维过程等,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二、在教学中渗透数学之美,使数学知识生活化
我们总在告诉学生“数学是美的”,他们却不知道数学到底美在哪里。其实数学中美的现象很早就被一些大数学家所关注,我国古代数学家也探讨过这些问题,但遗憾的是很少有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向学生渗透数学之美,使学生感受到的是数学符号的单调、数学公式的枯燥、以及数学内容的乏味。如果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数学美的内容展示出来,使学生意识到这一点,那他们就会感受到数学的奇妙,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此外通过数学美的学习,也可以使学生得到一些研究数学的方法,以此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不言而喻,这样的数学课必能够引人入胜,使课堂充满活力。
例如,在讲解黄金分割时,0.618这个看起来普通的数字却体现了一种比例美,让人赏心悦目。它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极其广泛,在晚会上,主持人在舞台上的最佳位置是舞台宽度的0.618处;在建筑上,在摩天大楼的黄金分割处,布置装饰物可使整个大楼显得雄伟壮观,世界很多著名的建筑都是应用黄金分割的原理来建造的,例如,加拿大多伦多的电视塔、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等;在生活上,黄金分割体现得更为明显,我们家里的写字台桌面、电视屏幕、书报、门窗等,他们的短边与长边之比为0.618时是最和谐的;当气温为23摄氏度时人体感觉最舒适,此时,23:37=0.618(37摄氏度为人体体温)。我们看到,黄金分割的原理真是无处不在呀。
三、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来吸引学生,使课堂充满活力
马克思曾经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教学艺术首先是语言的艺术。教学语言是教师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钥匙,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内容比较抽象,一味的说教并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而如果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则能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如若能再加些幽默,则会使课堂熠熠生辉,为学生创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如何打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着力思考的问题。毋庸讳言,创设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势必会让课堂发挥最好的效果,引领学生进入知识的海洋,使他们获取开启思维大门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