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负责人解读农民工数据热点问题
2013-04-29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了《201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其中,农民工流向、收入、权益和新生代农民工等问题受到社会关注,负责这项调查的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负责人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加快
问:农民工地域流向出现哪些新特点?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哪些新变化?
答:从近几年农民工地域流向上看,主要特点有:一是无论输出地、还是务工地,中西部地区农民工人数增长均明显快于东部地区;二是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虽然人数在继续增加,但在农民工总量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三是跨省流动农民工所占比重持续下降。
尽管中西部地区仍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输出地,东部地区为主要输入地,但近几年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以及中西部地区受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拉动政策措施的影响,中西部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及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农民工流动仍将呈现出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加快的趋势。
农民工收入增长较快是在长期收入偏低基础上的正常回归
问:近年来外出农民工收入增速超过了10%,有的年份超过了20%,这是为什么?去年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超过2200元是怎么得出的,怎么看农民工月均收入高于一些大学生的起薪?
答: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2290元是对4万余位外出农民工进行访问调查得出的数据。这4万多农民工既有从事经营的,也有打工的;既有从业时间长、经验丰富、职业技能强的人员,也有刚开始务工的人员。农民工收入中既包括经营收入,也包括打工收入,其中打工收入中包括基本工资、加班工资、各种补贴、奖金等等。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岗位农民工收入水平存在差异。按月收入水平从高到低排队,收入最低的20%的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只有1300元左右;中低收入的20%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只有1800元左右。分行业看,收入水平较高的是劳动强度大、风险较高的采矿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农民工,而住宿餐饮业、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农民工收入仍然较低。
部分大学生的起薪与农民工月均收入有不可比性。农民工总体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偏长。据调查平均每月工作25.3天,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的占29.6%。近两年农民工收入增长较快,这是在过去农民工收入长期偏低基础上的正常回归,回归到与其付出、贡献相对匹配的水平,这是一种必然趋势。
不同劳动力的工资待遇高低是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人力资源市场仍然是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矛盾仍然突出,部分大学生为了获得就业机会,不得不降低自己的收入要求选择就业。用工是双向选择,企业特别需要的是能吃苦,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就初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缺乏工作经验,有的短期内难以适应工作需要,工资较低,但他们接受过系统教育,掌握了一定基础知识和技能,年轻、学习能力较强,经过锻炼,不管是在就业市场还是在职业选择方面,仍然比农民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维护农民工权益取得积极进展,但仍要进一步加强
问:在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方面,有哪些新进展,还有哪些问题?
答:近年来,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已取得明显成效,被雇主或单位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比例逐年下降,解决和遏制农民工工资拖欠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水平有所提高。
但调查显示,每周工作时间超过劳动法规定的44小时的外出农民工仍高达84.4%,仍有一半以上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的参保水平总体仍然较低。农民工主要在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就业,这些吸纳农民工就业的主要是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改善劳动者待遇的能力有限,不签劳动合同、不繳纳社会保险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
新生代农民工对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有较高需求
问:新生代农民工近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你们的调查看,他们有哪些新特点,对新型城镇化提出哪些新要求?
答:目前,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61%左右。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逐渐丧失了从事农业生产的技能,比如16至20岁农民工中,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的仅为4%,21至30岁农民工中,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的仅为6.2%。四分之三的新农民工从来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
他们受教育程度更高,更注重个人的职业发展,更愿意选择较为轻松的职业,更注重个人生活品质的提高,融入城市生活的意愿更强。他们的权益诉求发生了明显变化,他们不再是仅仅满足于经济上的获得,同时对稳定的居住场所、享有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也有较高的需求。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