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013-04-29张玉君白荣华
张玉君 白荣华
素质教育强调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的确,通过大量阅读,能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农村学生中,由于学校、社会、家庭条件的限制,加之电视机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阅读水平不高,口语交际能力和作文能力都较低,极大的影响了教学效果。我们教师要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首先,课堂教学要做足准备
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里提出了“感悟”这一概念,我认为所谓阅读中的“感悟”,是指学生凭借对语言和语境的直觉,获得一定印象和意义的心理过程。学生个体由于认知的差异、兴趣爱好的不同等,便有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整体性感悟是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的感受,是对言语进行全方面的整体把握,往往是模糊不清的,因此感悟要落实在具体细节中。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的训练之一。
朗读是一种读出声音的阅读方式,就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既是目标,也是手段。我们语文阅读教学要立足文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成长。充满感情的教师范读能使学生在听读时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还能为学生提供仿读的对象,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上新课之前,先让学生自己预习,看准字形,查找字音。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不添字,不减字,不颠倒重复字词,严格要求自己反复诵读。多开展朗读比赛的活动,在开展的活动中,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能力。熟读以后,可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想像,并相互探究由此而获得的真切感受。读来的东西感受最深,掌握最牢,是教师讲解分析永远得不到的。只有这样,才是教学生,带给学生内心的震撼。
第二, 课外还要指导正确阅读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文章中的突破点,深深地吸引学生——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存在疑惑或者好奇之处。问题一旦解决,又能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方式,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语文教师要塑造较完美的自身形象,让学生从教师的良好修养中感受美,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要让学生完全处于主动支配的地位,通过阅读思考,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肤浅的认识深刻化。通过联想和想像,使文字传达的信息形象化,从而对作品的内容得以真切的理解。我们不仅要领会文章的思想,还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切身体验,从中受到启迪,这才算是真正地读懂了。阅读时最好能把书中的精彩片断摘录下来,把自己的体会感受写出来。这样的阅读既能积累丰富的知识,也能提高自己的辨析能力。
在阅读时难免有些字不认识,如果手头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就可以及时地查一下,以扫除阅读中的障碍。如果工具书齐备,查找熟练,阅读起来就会顺利得多。又可以使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丰富起来。
做笔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加深理解、加强记忆的过程。就是做最简单的摘录,也需要动动脑筋,以摘录最精彩的地方,至于写体会,那就更要动脑筋了。再加上与书籍相比,笔记自然要简明、深刻和概括得多,不仅利于理解,也利于记忆。经过长期阅读之后,就可以通过笔记积累起符合自己需要的大量资料,弥补头脑记忆的不足。可有的学生笔记记了不少,整理保存不妥善,成了为了记而记。 如此坚持下去,不仅可以促进课内的学习,还能帮助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能力。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