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抗压力的培养对策

2013-04-29袁凤梅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3年7期
关键词:大学生

【摘 要】针对目前大学生心理抗压力较差的现状,通过调查进一步了解大学生面临的诸多压力以及他们应对压力的主要方式。从如何减少压力源及疏解压力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心理抗压力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抗压力;抗压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当代各国的竞争,无论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还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提到人才,高校无疑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所以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个人成长,还关系到整个社会和民族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在就业压力和社会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国家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颇为严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在10%~30%之间;还有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与性别、个性、民族、年级、专业、学校、地域、独生子女与否等可能有一定相关;大学生自杀的极端事例时常在各所高校中出现,如:仅2011年上半年,全国就有40名高校学生自杀身亡。专家分析,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变故以及周边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是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但真正促使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长期形成的心理压力所致。

压力(stress)在心理学中也叫应激,是现代社会人们最普遍的心理和情绪上的体验。所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任何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坎坷挫折时有发生。面对种种不如意,人们常常会焦虑不安,内心体验到巨大的压力。过度的压力总是与紧张、焦虑、挫折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会破坏人的身心平衡,造成情绪困扰,损害心身健康。

心理压力是人们对外界剌激进行反映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它的大小因人而异。同样的事件或剌激情境对不同的人产生的心理压力的大小是不同的。同样的外界刺激到底会给人造成多大的心理压力,实际上是由每个人自身的抗压性(或称抗压力)所决定的。心理压力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我们将这些具有威胁性或伤害性并因此带来压力感受的事件或环境称为压力源。生活中的压力源可能存在于人们自身,也可能存在于环境中。但是,人类最主要的压力源是人,人际关系是造成压力的最主要来源。

面对严重困扰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问题,有人认为,应该减少社会各方面给学生施加的压力,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当然这是必要的,但是我认为,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抗压力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去培养大学生的心理抗压力呢?

二、抗压对策

一般来说,面对压力时的策略可能有“问题解决”、“暂时搁置”、“调适改变”、“寻求支持”、“逃避退缩”等五种反应。大学生较常采取的是“暂时搁置”与“调适改变”策略,最少采用的是“逃避退缩”策略。说明多数的时候我们能够选择合理的认知评估,避免因非理性想法让我们对自己要求过高;多数时候我们也能够选择合适的、让自己继续前进的问题解决策略。只有少数的时候,可能因为压力过大,受压力时间过长或资源不足等原因,而产生避让或退却的策略。

以下提出较积极正向的抗压技巧,希望能增加大学生面对压力时的信心,从日常生活中练习减压、学习疏解自己的压力,进一步提升对压力的忍受力,增加自己在评估与感受压力时的能量,减少失控、能力不足、无法对抗压力沮丧出现的机会。

(一)如何减少压力源

(1)建立健康的自我意识,避免因感觉错位引起的不平衡感。接受自己目前的状况,了解考试或生活中的挫折就是生活经验的一部分,课业或是人际感情的挫折不是失败,而是我们再出发的机会,没有人“应该”永远做到最好。非理性的自我语言会强烈地破坏我们的自我意识,直接造成负面的情绪、引发负面的压力和行为。

(2)培养认同感,减少孤独压力:参加学校、院系的团体活动,这样能够让我们有归属感,也能够得到系统支持,避免因为缺乏归属感,没有人际接触的机会而感到孤独的压力。

(3)建立社交支持网络:了解自己对人际关系、网络交友的看法,让我们不会无所适从;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了解维护集体利益就是维护个人利益的道理;经常保持冷静,遇事三思而行,学会理让,不感情用事。

(4)提高生活技能,克服沟通、交流和表达障碍,减少社交恐惧压力。生活技能,可以提高自信;培养有效的沟通技巧帮助我们拒绝额外的压力,减少因为计划步调改变的失控压力;学习适当的人际交往技巧、处理人际冲突,可以帮助自己在面对人际冲突及关系问题时,不会感到喘不过气,甚至感到更孤单。

(5)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减少因为亲密关系带来的压力。认识爱情,学会异性交往,认识分手的意义,建立正确的爱情观,这样在寻找亲密关系或调适自己时不会感受到巨大的挫折和压力。

(6)及早面对生涯规划议题,减少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面引起的烦脑。①符合自己阶段性任务的生涯规划,能够为自己找到生活的方向,减少“未知”带来的压力;②检视学习分数、学习策略,创造合适的读书环境,提升学习效率,减少因为学业带来的压力;③了解时间管理的概念,我们要成为善用时间的人,而不是耗尽心力的人。

(7)培养运动、健康饮食及睡眠的良好习惯,减少因精神状态不佳引起的压力。保持身体健康,减少生理疾病、体力透支带来的压力,也可以帮助自己精神充沛,注意力集中,更可以培养自信、乐观和阳光的情趣,分散焦虑,减少因为身材、外貌的负面形象所带来的压力。

(二)疏解压力的方法

许多方式都能够协助我们减少压力,但实际上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除所有压力,因为适度的压力和良好的压力策略的确能够帮助我们表现得更好,但是当认知评估发现压力源增加,而疏压能力却没有增加时,就容易造成压力感负荷过大。

(1)正视现实。许多因为学习、生活或工作上的不如意而感到烦恼的人,常常会有一种共同的心态,即不能接受某些既成的事实。比如大学生没有拿到奖学金,分数不理想,考研失败,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失恋等等,面对这些事情,越想越不服气,越想越恼火。他们总是用最好的可能来做参照,总在幻想:要是……该多好。按照这个思路想下去,只能使自己陷在恼怒和痛苦的泥潭里不能自拔。这些人的问题在于不能正视和接受这些不可否认的现实。

(2)合理宣泄。面对压力或产生挫折时,心中淤积的消极情绪会对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采取合理宣泄的方式将其释放出去,是一种疏解压力的有效措施。合理的宣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①找人倾诉,这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合理的一种宣泄方式,人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能把心理的别扭向朋友倾诉一番,即使不能得到他们的指点也能使自己感到轻松了许多。近年来,一些电视、电台的心理咨询的热线应接不暇,就是因为它给那些需要倾诉但又找不到合适听众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②自我宣泄,这是指独自一人时可以采用的宣泄方式,包括一些对社会和他人没有危害的退却行为,如在没人的地方放声大哭,或在空旷的地方大声喊叫,甚至可以对一些废弃物进行摔打等,也可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来向自己倾诉,这种方式对那些性格内向的人来说确是一种十分合适的宣泄方法;③音乐调节,采取听音乐或唱歌的方式可以释放心中的郁闷情绪;④运动调节,通过参加某些体育运动也可以达到释放消极情绪的目的,尤其是一些比较激烈的、带有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像猛跑、拳击、足球等项目,这样调节作用就更明显。

(3)学会放弃。当有些目标虽经多次努力仍然无法实现时,就应该考虑是否到了放弃的时候了。学会放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做事要执着,要坚持不懈、有始有终。一旦放弃原定目标,似乎就是退却、认输,总觉得不大光彩。但古人说得好:“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生的历程就是不断做出选择和修正的过程,比如有些生性要强的人,总想在各方面都比另人强,实际上这是做不到的,如果非要做到不可,就是给自己设置了一个永远也无法实现的目标,这时如能及时领悟到这一点,毅然放弃这个虚幻的目标,就等于甩掉了一个大包袱,一下子就会感到轻松了许多。人只有不断的放弃错误选择正确,才能强大起来。

(4)合理化思维。这是通过寻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来减轻自己心理压力的调节方式。常见的方式有贬低目标(酸葡萄心理)和美化结局(甜柠檬心理)两种。贬低目标是降低受挫目标的价值以使自己恢复心理平衡的调节方式。伊索寓言时讲到,一只狐狸很想吃葡萄架上的葡萄,但是怎么也够不着,于是悻悻地说:这葡萄一定是酸的。因为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一种通过贬低目标来寻求心理平衡的自我调节的方式:既然葡萄是酸的,那么吃不到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以后人们就把这么调节方式称作酸葡萄心理。美化结局是夸大所能实现的目标的价值以恢复心理平衡的调节方式:狐狸遍寻食物而未得,仅能将一只酸涩的柠檬用来充饥,本来是无可奈何之举,但它却偏要对别人说“柠檬味甜,正中下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例子,因此,合理化思维可以调节情绪、减少尴尬、降低欲求,帮助我们及时脱离窘境,有时“难得糊涂”、“阿Q精神”对调节我们的精神非常有益。

(5)寻求社会支持。个体在遭到挫折之后,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从外界获取信息、方法和策略,必要时请他人出面解决问题,扭转局面,战胜挫折。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不要羞于开口,主动寻求帮助并不意味一个人的无能,相反恰恰是心理成熟的表现,也是疏解压力的好方法。修正自己的想法或行动策略,更有效地面对压力源,解决问题。帮助别人,也是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

寻求社会支持,还可以结伴进行疏压的活动,例如唱歌、运动、聊天等,投入团体休闲活动是非常有效的疏压方式,与人接触会带来欢笑,不要觉得这是肤浅的浪费时间,试着让自己活在当下、充分享受这个时光,不但能交到更多朋友,直接减少一些压力源,也能适度疏压。

上述各种疏解压力方法如能很好地加以利用,就能使自己的精神状态得到有效的控制,除此之外,还可以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军训、义务劳动等社会活动,以锻炼其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精神,或者让他们接受一些心理考验,如人际交往中的误解、委屈、冷落,学习或竞赛中的失利等,这对于增强其心理抗压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胡启先,《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2

[2] 唐秋萍《SCL-90在中国的应用与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1999.1

[3] 杨碧漪,阎平《大学生自杀现象之心理分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2002.3

[4] 贾晓波、陈世平《学校心理辅导实用教程》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1

[5] 黄政昌,《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

[6] 周家华、王金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

作者简介:

袁凤梅,(1969.11~),大连科技学院讲师,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