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情景教学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2013-04-29蔡钾锂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3年7期
关键词:创设消费情境

蔡钾锂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备受广大教师的重视,成为日常课堂教学中的新亮点。所谓情境教学法,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情境。情境对于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从而不知不觉地体会、感受、理解和接受情境中所蕴含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使得政治课堂教学变得更有趣,而且把知识还原于情境之中,更容易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进而实现各方面素质的提升。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些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实践时出现了偏差,诸如:情境创设趣味性多于知识性;创设情感不真实;形式单一;华而不实,偏离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注重课前导入,忽视课中激趣等问题。那么,如何才能设置一个成功的教学情境呢?笔者在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加上自身的实践,就如何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进行了一些探索,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实例1】导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场景】在一家服装店。女儿说:“这件衣服时尚,210元的价钱可以接受。”妈妈则走上前,看衣服的质地和布料,并说:“210元太贵了。”奶奶说:“不好看,衣服边上的小洞,像乞丐穿的,还有衣领又这么低,价格又贵。”女儿说:“明星莫文蔚也穿这种风格的衣服,还有我很多同学都这样穿,何况只有210元。”女儿执意要买。妈妈没办法,最后女儿如愿以偿。

【点拨】人们的消费行为不仅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受消费心理的影响,我们要做理智的消费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那么,当前引发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该怎样评价?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实例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情景激疑】镜头一:在世界杯赛场上,著名足球明星贝克·汉姆的发型引起广大球迷的关注,许多理发店利用球迷追星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汉姆发型”,大大发了一笔财。对广大球迷而言,这种“汉姆发型”消费属于( )

A.攀比心理消费 B.从众心理消费

C.求实心理消费 D.求异心理消费

镜头二:一项调查表明,近4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有很多只用一时便不再用的东西。这些商品多是凭一时冲动而购买的,很快就被闲置一旁,造成浪费。

你曾凭一时冲动或随大流买东西吗?当时你是怎么想的?这样做会有什么不良后果?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形你会怎么做?

镜头三:重物质消费,轻文化消费。镜头三给了你哪些启示?

【合作探究】让学生阅读材料和插图,并以小组为单位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见解。目标是:引导学生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培养健康的正确的消费意识,矫正自己的不良消费行为。

【教师点拨】“汉姆发型”消费属于从众心理消费,近40%的青少年冲动消费也属于从众心理消费。盲目从众不可取,该如何克服呢?首先,在消费中要有自己的主见,不盲从;其次,应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最后,要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使消费结构合理化。

三、创设渲染情景,点燃学生思想火花

教学情境应是“情”与“境”的有机统一。有“境”无“情”不仅会让课堂变得死水一潭,“无情无味”,也会让学生感到教师冷漠刻板,难以亲近,难以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因而教师创设情境既要注意其思辨性,又要注意其感染性,力求“情”“境”一体,境中孕情,以情润境,充分发挥“情”的激励与感染作用;以情启智,以情育德,以情导行,使学生既获取知识,又转化思想、升华情感、完善个性。

【教学实例3】讲“一国两制”中“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意愿”。

【教学演示】教师一边通过多媒体播放台湾同胞回乡省亲亲人相见时抱头痛哭,离别时依依难舍的画面作为背景,一边诵颂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充满相思之情、离别之痛的诗句和饱含哀愁的语言与催人泪下的画面交融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浓浓的情感氛围,较好地表达了台湾人民因亲人分离带来的相思之愁、相思之苦和期盼祖国统一的思念之情、思念之心,使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教材知识,也在深切体验、感受台湾人民渴望亲人团聚、企盼国家统一的“中国情结”的同时,使自己的血缘之情、爱国之情得以升华,使推动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的思想在头脑中牢固扎根。

四、创设表演情景,引导学生体验感悟

【教学实例4】讲“劳动者要履行提高职业技能的义务”。

【教师点拨】我对学生说,作为未来的劳动者你们要有自己的绝活,听说你们现在就有了绝活,能不能亮出来让大家一饱眼福,结果有的学生画简笔画,有的学生折纸玩具,有的学生写钢笔字,大家各显神通,各展才艺,纷纷亮出了自己的拿手好戏。这种展示性情境不仅能给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又使教师的导入形式丰富多样、新颖有趣,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同时还有利于教师结合学生表演的内容引导他们分析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五、创设生成情景,培养学生多向思维

新课程认为知识具有主观性与开放性,它体现了学习者对事物的理解、体验和意义的赋予,是基于客观性之上的主观构建,要受个体的经验、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具有生成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还要注重创设即时性、动态性的生成情境,如,教师根据课堂的动态发展,把当下出现的意料之外、始料未及作为情境,让学生进行分析;或把学生的质疑责难、猜测设想作为情境,让学生对疑难问题争议讨论。

【教学实例5】讲“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与作用”。

【创设情境】我先利用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创设情境:西瓜刚上市时价格较高,而大量上市后其价格就会降下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让学生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来探求背后隐含的价值规律,发现供求与价格相互制衡的内在联系。但有个学生在讨论中却旁枝斜逸,向教师质疑:“既然供求与价格相互制约,价格不会总是上涨或下跌,为什么我国房市只涨不跌?”

【教师点拨】该学生提出的问题出乎我的意料,但我没有惊慌,而是抓住这一契机,利用其问题作为情境,让学生分析两个问题,一是价值规律的形成与发生作用要求供求与价格之间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二是一种商品在一段时期内只涨不跌是否违背了价值规律?这就使学生思考探究的欲望得以激活,在学生争辩与讨论中,教师适时点拨,使学生明白供求与价格之间必须形成相互制约才能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使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出来。若价格上涨不能增加供给,能影响价格的就只有需求,这时,价值规律的作用也不能充分表现。我国房市价格上涨会吸引投资,但由于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加之开发商捂盘惜售,使住房不能像其他产品一样迅速增加供给;而近年来人们收入增长较快,其购房需求通过房改政策在短期内迅速激活,处于旺盛时期,房价在一定时期就会持续上涨。而开发商的过度炒作和国际“热钱”大量流入,使得购房需求更旺,房价上涨更快,这正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价值规律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的表现,要消除这一现象就要加强宏观调控,既打击炒作行为,抑制需求,又增加住房供给,特别是经济适用房的供给,房价才会得到抑制。这样的生成情境就有利于教学紧扣学生关注的问题,为学生释疑解惑;有利于结合现实热点拓展知识,促进课堂知识动态生成;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的同时,消除认识误区。

猜你喜欢

创设消费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40年消费流变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