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敬畏之心走进语文课堂
2013-04-29马玲
马玲
时下语文人对高效课堂的探究依然继续,虽然有人提出并践行民主课堂、生命课堂、生态课堂等诸如此类,但语文教育从整体上来看,依然在中国大地上挣扎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扪心自问,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师生们在多大程度上享受语文之乐,又在多大程度上奔着次次考试、中高考而强化训练、沉没在题海里呢?如果我们带着敬畏之心走进语文课堂,又会有怎样的情形呢?
一、带着敬畏之心,我们就能够享受到语文之美
语文的本质就是语言文字。每一个汉字,甚至每一个笔画都蕴含着丰富的意义信息和文化符号,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翻开许慎的《说文解字》,就等于翻开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而由汉字组成的一篇篇华章,一部部著作,则更是流光溢彩,美轮美奂。没有人否定《论语》《庄子》的万世影响,没有人不愿读《报任安书》,不为司马迁的忍辱负重和灼灼才华而唏嘘不已,没有人不爱读《再别康桥》,不为梦幻般、寄托理想的绝美诗歌而沉醉不已。区区3500个常用字竟然能组合成无数经典作品,创造出无限的美来,这就是语文之美。如果我们敬畏经典,就会时时阅读,朝思暮想,语文课堂就会变成了品味美、创造美的壮美的风景,师生们就会一起去追随、去膜拜、去创造,去享受每一个文字。
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世界有部分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并没有深深扎根心底。一来应试观念的根深蒂固,牢牢地制约着语文教师的思想,二来缺乏大胆变革的革新精神。看看不少临近高考的语文课堂上满教室的试卷,我们是否该深刻反思呢?从语文学科的特点来看,早有人提出语文不适合大量做习题,但是没有引起广泛的共鸣。笔者所了解的高中学校在全国范围内,恐怕只有浙江杭州外国语学校、上海建平中学等少数学校,敢做吃螃蟹的人,他们每学期开出书单,引领学生享受经典作品之美,在应试教育的世界里标新立异,找到了应试与素质教育的最佳平衡点。有敬畏之心的人为了他心中的目标,宁愿抛弃一切杂物,甚至献出生命。语文界也需要为了追求语文之美而先知先觉先行之人。
所以,作为语文老师,有了敬畏之心,就会最大程度地认识和享受语文之美,也就有了最原始、最接近语文本真、最持久的感情和动力,把它分享给学生,和学生一起创造美,就能够迸发出研究语文、革新课堂的积极性。如此一来,我们的语文课堂还能够如此尴尬吗?没有敬畏之心,也就把语文之美这件素雅的衣衫残酷地涂上了不和谐的色彩。
二、带着敬畏之心,我们就能够抵近教育的终极目标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使学生具备终身、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素质和能力,能够诗意生存,享受人生的美好。就语文学科而言,高中语文课程在充分发挥人文濡染功能的同时,还“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由此看来,这是语文老师极为神圣的担当,没有敬畏之心,达不到这样的终极目标。在探索的道路上,我们会受到来自家长、社会、体制的制约,虽然谈不上付出生命,但必然会受到打击。很多家长很难理解语文只读书,不做题的模式,在他们尚未看到这种做法的好处之前,他们会拒绝这种在他们看来危险的赌博。如果我们认定了语文真理,并且认真研究语文教育的规律,引导学生恰当地听说读写,认真地落实课程标准,认真地上好选修课、综合性学习课,平衡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找到语文学习与高考之间的交融点,我们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是走向终极目标的一个个台阶。
为什么那么多学生讨厌语文课堂,为什么不少学校一而再、再而三地减少语文课节数、让位给其他学科呢?偏离教育的终极目标,急功近利的课堂操作模式是最根本的因素。没有关照学生终身的发展,没有满足学生真正的需要,就一定不能引起学生深度的共鸣。
2012年3月12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题为《一份理想主义书单引发的热议》的文章,介绍杭州外国语学校的一份书单,并且介绍了该学校2012年杭外高一语文寒假作业,即读书、参加活动和写作。令人欣喜的是该学校高考成绩同样骄人。读书是为了高考,但读书不仅仅是为了高考。教育不仅仅是为了高考,而是要让学生养成终身读书的好习惯。同样的背景,为什么杭外的语文同行能够特立独行?正是源于他们对教育规律的本真认识,对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负责,对语文教育敬畏、虔诚的心态。这所学校引发的关注恰恰印证了教育现状的可悲之处,也有力地回击了一味将责任推诿给体制的说法,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该像电影《死亡诗社》中的基廷老师那样,带领思维活跃的年轻人去寻求生命的真谛。这是语文课堂真正的春天。
近年来,深圳市宝安区黄田小学校长刘宪华,发起“主题阅读”研究,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教学“大单元教学法”,全国参加该项实验的学校已达几百所,从小学语文教育逐渐推广到中学。这种理念既继承和发扬了优良的传统教学法,又是对传统落后教学法的颠覆性革新。刘宪华老师同样和本真语文、学生的终极发展需要热情相拥,自然受到学生的欢迎。她创建的“新语文主题阅读”网站,点击量已上百万人次,可谓影响深远。
敬畏就是最大限度地敬仰、尊重,如果我们对语文课堂常怀敬畏之心,我们就有强大的动力去不断革新语文课堂,还怕学生不喜欢语文课堂,找不到实现教育目标的最佳途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