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议论文写作训练之“破”“立”体系

2013-04-29张佳波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3年7期
关键词:论据论点议论文

张佳波

笔者长年工作在教育欠发达地区,一直以来为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水平低下及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无序化之现状所困扰。结合现实教情与学情,笔者认为高中议论文教学应形成一套体系,并以自身的教学实践,完成了对这套体系的验证。

一、“破”“立”体系之理论阐述

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是许多一线教师不断思考分析的对象,总体来说,得出的结论基本上可以用“功利性”、“无序性”、“随意性”来概括。针对这一现状,已有许多教师进行了反思与探索。如东莞市华侨中学的黄绍波老师就曾提出自己的做法:先“框”后“放”,限制与解放有机结合,严格选材,精心立意。这一做法确实能比较有序地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训练,但是笔者认为这也仅仅是一个做法而已,并不足以形成贯穿整个高中作文教学的体系。

高中三年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破”有“立”,有次序分阶段地进行,才能在最后让大多数学生学会写一篇有思想有力量的议论文。这种作文训练体系可称之为“高中议论文写作训练之‘破‘立体系”。“破”与“立”,都是针对高中生的写作模式而言的。

这一体系按次序可细化为“只破不立——破后才立——立后又破——破后再立”四个阶段。

1.只破不立

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写出夹叙夹议的作文,因而他们的作文往往体现为“详细记叙某件事+最后一段三两句感悟分析”的模式。这种模式在初中阶段长期得到肯定,这使得他们脑中产生了根深蒂固的认识:这样写才是好作文。所以刚上高中的学生往往用这种写作模式来写议论文。但是高中阶段对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要求已经远远超越了简单的“夹叙夹议”,而要求学生必须能写出一篇规范的、有一定理论层次与深度的议论文。所以如果高中生仍然沿用初中的写作模式来写议论文,肯定不能达到要求。

为了让他们这一体系彻底坍圮,我们可以在高一初期的议论文训练评改时“只破不立”。即对学生的每一次作文,都只作否定,“这不好那不好”,但就是不告诉学生怎样才好,让他们在每一次的被否定中困惑、迷茫乃至急躁,最后急迫的想学习规范的议论文写作方式。笔者曾经在高一作文教学时对学生做过这样一个比喻来解释“只破不立”的用意:“你们的议论文就像是一个小时候摔断了腿的少年,被赤脚医生接上了断口但是没有扶正,所以虽然伤口不再疼痛但是走起路来却一瘸一拐的,十分难看,而无论怎样纠正走路的方式都于事无补,因为骨头已经长好了。如果要端正走路的姿态,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断口处将腿骨再次打断,以正确的方法进行治疗。而现阶段的‘只破不立就是打断腿骨的举动,大家只有忍住疼痛,才有可能走得潇洒。”

2.破后才立

当学生的作文在第一阶段接连遭遇否定之后,他们初中时建立起来的所谓议论文写作观念会彻底改变,这时学生就会急于接受正确的写作方式。有了第一阶段“破”的铺垫,第二阶段给学生“立”起的全新的写作模式才会更易于成为他们的写作习惯。

第二阶段给学生“立”的写作方式主要是模式化的议论文,即要求学生能写出“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的议论文出来。通过这些结构模式,培养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意识,包括谋篇布局的意识、论点鲜明的意识、简述论据的意识、重在分析的意识等等,使得学生在经过第二阶段的训练后,能快速地写出一篇四平八稳的议论文出来。

具体说来,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规范学生的写作思路:首先引述,紧接着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对中心论点作横向式分割或纵向式分割或对比式分割得出几个分论点,从而相应的体现为并列式或递进式或对比式的结构,最后总结全文;至于在论述分论点时,要求学生必须体现四个层次——“分论点+阐述分论点+论据+分析论据”,并要求论据要简洁,分析要到位。甚至对整篇作文的段落数量也作硬性要求,如并列式或递进式结构的议论文写6段:引、提(中心论点)、分论点①并论述、分论点②并论述、分论点③并论述、总结,对比式结构的议论文则写9段:引、提、正面分论点、正面论据、论据分析、反面分论点、反面论据、论据分析、总结。通过这些强硬的要求,来达到“谋篇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使文章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言之有序,顺理成章。”

3.立后又破

“文无定法”,任何体裁的文章,一旦落入窠臼,就跌进下品。更何况而今之高考作文已明确要求“不得套作”,其所谓“套作”包含了“结构套作”。而我们第二阶段教给学生的议论文模式,尤其是“并列式”,就属于“结构套作”的对象。所以在第二阶段学生确实养成了议论文写作意识之后,就要对第二阶段“立”起来的新的价值体系再一次“破”——要求学生保留在第二阶段借助模式作文确立起来的写作意识,但又不准他们在作文中体现出“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的痕迹,而以一种全新的思路去论证自己的观点。借用武侠小说中常见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存其剑意,去其剑招”。

这一阶段是学生最苦恼的阶段,他们此时会又一次感受到“只破不立”阶段的迷茫。不过这时教师的引领作用要淡化,因为学生必须在这一阶段自己去慢慢摸索,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

4.破后再立

这是终极阶段,是前三个阶段逐个完成后,我们唯一想要到达的终点站。这是无法统一步伐的阶段。学生在第三阶段被迫放弃固有议论文模式后,必然会主动寻觅一种写作思路来疏导自己的文思,会去思考怎样安排说理才能将自己的观点论证得通透并让人接受。学生在经过多次摸索后最终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之时,他们就可以写出有理有据有力的议论文出来,这也就是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终点了。而限于学生之间不同的积累不同的悟性,不同的学生完成这一阶段的时间不尽相同。或许有一些写作功底很好悟性很高的学生,能很快地形成自己的说理特点;而另一些积淀不够厚、对文字的感悟力不够强的同学,会花费比较长的时间来实现这最后的质变。

二、“破”“立”体系之实践验证

议论文写作训练之“破”“立”体系是否可行、有效,离不开实践的验证。

在笔者任教的学校,实验班是全年级最好的班。班上的高一新生在初中阶段是老师的宠儿,对“夹叙夹议”的议论文的写作模式轻车熟路并且笃信不疑,一时所不能适应者唯字数要求而已。但是这些“旧”宠儿们自信满满地写下的作文,却屡屡被新老师指谪诟病。他们果然经历了从不服到迷茫甚至急躁的心理变化过程。

第一阶段“只破不立”,笔者整整“折磨”了学生五个教学周。第六周开始,笔者将议论文写作训练推进“破后才立”阶段,正式开讲规范的议论文写作,以边讲边练的教学方式将立论方法、结构思路、论证方式等技法传授给学生。基于第一阶段对学生心理的巧妙控制,第二阶段进行得非常顺利:学生“贪婪”地汲取这些技法,全盘接受并养成了规范议论文写作意识的自觉。

如以“绽放”为题的作文,有写并列式结构的同学,将中心论点分解为“生命需要绽放创新精神”、“生命需要绽放洒脱精神”、“生命需要绽放坚持不懈的精神”三个分论点,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有写递进式结构的同学,将中心论点分解为“绽放是一种实现人生价值、为自己喝彩的姿态”、“永不放弃对‘绽放的渴望与坚持,为的是实现人生价值,不在一生中留下庸碌的印记”、“绽放自己的精彩,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我们不断充实自己,脚踏实地,坚持不懈”三个分论点,逐层深入进行论证;有写对比式结构的同学,从“只要你怀着一颗坚韧的心,抱着美好的理想激流勇进,那在不久的将来,美丽的绽放定然属于你!”“倘若在挫折面前低头了,那将无缘生命中的绽放”两个方向,一正一反进行论证。

但是随着第二阶段进程的推进,这些议论文模式已经变成束缚学生思维的镣铐而他们却不自知。比如有一位同学,不管写什么题目,都是对比式。

当模式成为一种滥觞,它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构建起了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意识。此时,笔者果断地介入,强制学生终止模式作文的写作,进入“立后又破”阶段,再次剥夺了学生写作的快感,将学生“扔进”痛苦的泥潭。

在第三阶段,按照笔者的观察,学生表现出了与第一阶段“集体痛苦”不同的情况——“痛苦”得“参差不齐”。一部分同学限于语文素养及知识积淀,尚需假以时日才能结束这一次“阵痛”,实现写作生命的蜕变;而另一部分较有灵性、悟性的同学则很快地走出迷茫,形成了自己的写作特点,“跑步”进入“破后再立”阶段,完成了议论文写作能力质的提升。

近三年的教学实践,学生从仅仅具备在近千字的作文中抒发一两句感慨的议论文写作水平,逐渐进步到具备既能自由随性又能严谨有序地发表观点并论证其成立的能力等级。实践的成功充分验证了高中议论文写作训练之“破”“立”体系的可行与有效。

猜你喜欢

论据论点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简谈“议论文”写作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