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的提问中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2013-04-29梁思强
梁思强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于“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技巧的问题,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艺术的问题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始终使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在思考疑问的过程中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整个课堂熠熠生辉。让学生兴致盎然,乐此不疲,生命的自主课堂就打造出来了,这样的语文课学生终生难忘。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寻求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问题也就成了极具艺术性的教学活动。要完成这样艺术的教学活动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引入情景,设置疑点,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关注到全体学生,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纠结”。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纠结”(问题)时,他们就产生了一种探究结果的欲望,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循序渐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考释疑,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在学案上我先设计了三个问题:1.烛之武是干什么的?2.他为什么要退秦师?3.他怎样退秦师的?简单的三个问题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思维调整到对课文的探究上来,激发了学生对本文探究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完成了最三个问题的回答的时候,文章的主体内容已经掌握了,然后抓住第三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生成问题:烛之武退秦师靠的是什么?秦伯为什么会退兵?晋侯针对秦退兵而做出的反应又说明了什么问题?一篇看似枯燥难懂的文言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纠结”引入情景,激活思维,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富于艺术技巧的问题,会让学生变得主动、积极的去思考,去探究,去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生命的自主课堂也就打造出来了。
二、把握文本,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语文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而,吃透全体学生,把握文本,设疑新颖,激发情趣尤为重要。不同的文本,设疑的地方是不同的。教学不是叶公好龙,更不是邯郸学步,设疑一定要新颖,要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带着悬念和好奇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写林黛玉弃舟登岸到进入荣国府见到老祖宗,有一段路是坐轿子的,根据作者的描写,仅仅这一段路,就换了三批轿夫。轿夫,虽然是苦力,但是从布局上看来,作者其实对轿夫的安排煞费苦心,真是“无一处闲笔”(鲁迅语),“字字看来皆是血”(脂砚斋语)。在这儿提了一个问题:三换轿夫为哪般?这样设疑,既创设了问题的情景,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弄明白了这个问题之后,也就对封建社会的背景有所了解,为理解整篇文章铺平了道路,使整个课堂会绽放出活力和光彩。
三、吃透教材,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古人言之“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乃人感悟万物的最佳境界。转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此乃绝妙之境也。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缺少一种朦胧的感觉,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问题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叶圣陶先生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而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形,纯熟之功弥深。”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良好的提问,在善于揣摩学生难于领会的问题,把握文章的主旨、脉络和作者的用心,抓住关键之处,要言不繁,相机诱导。好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授《孔雀东南飞》分析主题的时候,笔者没有直接设置问题问刘兰芝是什么样的人,而设立了一个问题:焦母强弃兰芝之谜。学生也就随即发问:“刘兰芝聪明、贤慧、漂亮,为什么会被婆婆遣归?”学生就开始思考、讨论。学生的讨论很热烈,得出的结论不同:有的认为刘兰芝不生育而被遣归,理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兰芝婚后三年没有生育孩子,焦母不见香火,能容忍兰芝吗?有的认为是性压抑(焦母早年丧夫)和更年期综合症,使得焦母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嫉妒心,非遣归兰之不可。有的还认为是焦母恋子情结造成的,焦母独自一人把仲卿兄妹拉扯大,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子女身上,但自从兰芝嫁到焦家以后,因夫妻恩爱感情而疏远了母子感情,焦母越想越不是滋味,最终到了不得不遣归兰芝的地步。经过学生的疑问和讨论,我们“曲”设一笔,这一“半开之花,微醉之酒”,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对其讨论的结论进行分析,兰芝不生育她的年龄还小,更年期焦母似乎不可能,恋子情结有点夸张,这样“曲问”慢慢的变成“活问”,所有的问题都活了,诗歌的主题就鲜明了,焦母是封建家长的代表,诗歌主题就是通过焦、刘两人的婚姻悲剧揭露封建家长制的罪恶。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探索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疑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分层设疑,化难为易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才有一定的思维广度,照顾到全体学生,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参与。如《静女》一诗,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先提出问题:1.为什么爱而不见,来了却不想见?2.为什么称文中的女子为“静女”?3.诗歌是男子写的还是女子写的?4.为什么送草?草有什么新奇?5.送草的时间是什么时候?6.表达了什么思想?这样有层次的几个问题去启发学生,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问题,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的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在实践中,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使学生对文本重点难点有所把握。也对今后的自学提问起到示范作用。
五、疑点启示,发散思考,灵活变通
语文课堂中的问题,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不只一种划分方法。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强调要有理有据。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例如: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在教学时便可将重点放在“如何在写作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上。看来似乎仅有一点内容,但通过引导学生对写作方法的自主学习和实践,通过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学生得以切实地掌握意境创作的手段,并能有意识地将之运用于日常写作之中。这样的收获比他们单纯记住了该文的中心,创作背景或字句含义要深远得多。又如在学习了《囚绿记》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常春藤”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作者为什么要“囚绿”?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起到良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