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样的知识点 不一样的理解

2013-04-29周治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唯物论指导思想认识论

周治

哲学的大多数知识点可以归属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和价值观的某个部分。但有些属于交叉知识点,不仅仅属于某一部分。还有些渗透着不同部分知识点的内在联系,需要我们辨析体会。从不同角度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全面、准确、系统地掌握哲学知识,提高学习实效,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下面从人教版生活与哲学中选取三个知识点加以分析。

一、关于规律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肯定规律的客观性,与肯定世界的客观实在性是一致的。所以,从客观性的角度看,规律属于唯物论知识。

如果从联系的角度看,规律属于辩证法知识。联系的观点是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规律也是联系,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如果从价值观的角度看,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表现。

例如: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段论述蕴含了哪些哲学道理?

在分析问题时,我们要围绕“自然规律”这个关键词,从唯物论、辩证法、价值观等不同的角度剖析其所涉及的哲理。答案必须回答出以下几点:承认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遵循自然规律,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关于运动

从事物的存在方式看,运动属于辩证法知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离开运动谈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运动体现了辩证法的发展观。

如果从运动的主体和运动的规律性看,运动又渗透着唯物论知识。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离开物质谈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同时运动也是有规律的,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这表明运动具有客观实在性,体现辩证的唯物论。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是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关系的描述,前者侧重辩证法层面,后者则侧重唯物论层面,它们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三、关于认识

从认识的产生以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看,认识属于认识论知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决定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所以,在实践基础上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由此我们不难看到,认识不断变化发展,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这蕴含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体现着辩证法与认识论的统一。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虽然认识与意识分别属于认识论和唯物论范畴,但从本质看,它们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体现着唯物论与认识论的统一。

例题: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在指导思想上一直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和理论创新。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请分析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

分析本题时要围绕指导思想这个“认识”多视角展开。一要从唯物论角度分析我们党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二要从认识论角度分析材料包含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等知识点。三要从辩证法发展观的角度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通过以上几个知识点的分析,我们有这样的启示:哲学是一门思辨性很强的学科,其知识点所属的哲学范围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不是这个,就是那个”,而要联系实际进行判断和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分析,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和审慎思维的习惯。

(责任编辑袁妮)

猜你喜欢

唯物论指导思想认识论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阐释的认识论困境及其终结
基于信息技术哲学的当代认识论研究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跳单、双圈教学设计
拉图尔论“物”——走向新唯物论的科学哲学
生成中的科学——“唯物论转向”的哲学意义
当代科学哲学的唯物论转向(专题讨论)
科学哲学为何要回到“唯物论”?——从“数学与善”的关系来看
藏传佛教认识论评析
新时期军队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创新与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