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语言外延 拓宽文字内涵
2013-04-29王少月
王少月
【摘 要】现在新课程改革是轰轰烈烈的,而文言文教学的改革比现代文教学改革远远落后。本文探索文言文阅读教学,要言文兼顾,同时强调文,即文言文教学要传承中华文化,注重文化的熏陶和情感的体验。文言文教学,应注重课堂中的朗读训练和教学方式的创新,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积极、愉快,获得全方位体验的过程。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现状;朗读训练
经过千百年时间的淘洗而流传下来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文言文,是诗文中的极品,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而被选为教材的文言文更是优中选优。它们韵律优美、词采斐然、琅琅上口、意蕴丰厚.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同时注重文化的熏陶和情感的体验。”但在今天的一些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却常常令学生倍感单调、厌烦和畏惧。本人认为开展文言文教学应作一些有益的探讨:加强字词教学,渗透文化信息;倡导多读精背,增强文言语感;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习兴趣;尊重学生体验,汲取文化营养。
一、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根据笔者的观察,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两种不良的趋向:
(1)有言无文,死抠字句,不见文章,文字,文化。这种教法,往往串讲字义,操练词句,老师讲得浑身乏力,学生拼命作笔记,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以至于令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篇却为今天学生难以接受、甚至拒绝接受。
(2)有文无言,架空文本,架空语言,空谈文化,文学。这种教法,偏重分析课文内容及写法特点,把文言文当作现代文来教,忽视了文言文本身特点,也不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高效课堂教学能为学生搭建一架链接历史与现代的桥梁,那么到底该如何上好文言文课?
二、重读创新,文言兼顾的理解
《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新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遵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文言文教学还要做到文言兼顾。言,是文言文中的最基本的字词句。这是应付考试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水平的基础。“文”,是历代的价值观念与文化取向。通过接触经典名著,与古人对话,从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精神,促进学生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性情中人。朗读作为一种感知语言的手段,是古人留给我们语文教学好方法之一,它有着独特的优势,朗读,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响亮的声音把语言文字念出来,它是一种言志传神、负载丰富思想感情的口语表达艺术。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真确的朗读,往往能使一篇经典文章更富有魅力。
怎样做到重读创新,文言兼顾?笔者认为应注重课堂中的朗读训练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并努力地做了许多的尝试。
三、文言教学趣在“声”
(一)注重朗读的训练
(1)情境朗读。如教《木兰诗》“木兰归家”一段,就用“情读”展现当时人物之情和当时情景之情。“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亲人归来,激动万分,所以这里的画面就是流动组像的,速度是快的。爷娘颤巍巍地相扶着走到村口,虽步履老迈,但也是竭力走快;阿姊在打扮,心情急又想打扮得漂亮;小弟举刀一点不犹豫,恨不得可以马上将美味佳肴端至久别的阿姊面前。我要求学生朗读时语调上扬,语速稍快,语气欢欣。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前三句要读出木兰急切地想脱下厚重的戎装换上轻盈的红装之情,所以语速自然要快,语气有点儿急;而后三句则要读出木兰换上红装之后的女儿之态,害羞之状,动作都是慢慢的,在回味往昔做女儿的日子,在欣赏自己的女儿之颜呀。梳理云鬓是多么细致呀,粘贴装饰品是多么精心呀!所以读时语速我要求学生缓慢语速,语调微微下放、语流悠长一些,语气则是激动中有几分羞涩。
(2)变化的朗读方式。又如教学《口技》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朗读方法的指导,注意克服毫无感情地唱读。用稍缓语速,稍平语调,深沉的声音,读出深夜的寂静氛围;用急促的语势,较大的音量,读出一家四口在静夜的喧闹气氛;而读到“忽一人大呼火起…”则音量加最大,语速最快,要读出火情急、火势猛的特点和人们救火时的慌乱和紧张。而“众妙毕备”合写五种声音,使人感到一家四口在静夜的喧闹气氛。朗读时,则适宜用快速。这样,就把学生带入文本中去体会、感知,极容易得书中真谛。
(3)配乐配画朗读,展开想象。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这样学生感知起来就会更加容易,也就会有更深刻的体验。初中学生往往因为文言文所涉及的内容离自己的时代和生活太过遥远,不太可能对文本产生阅读欲望。教师可以利用网络音响资源、有声有色的优势,营造一种气氛,酝酿一种感情,往往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高品质的配乐朗诵的欣赏可以使学生迅速走近作品,与读者对话。如教《人琴俱亡》幽怨的音乐给人带来莫名的悲感。如《三峡》配上一首行居者的古筝朗读人会有在画中游的感觉,悠哉哀哉。在上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时,又给学生看了富春江“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的景色图片……配上悠扬的笛声。如教《夸父逐日》的时候,可拓展的想象点:夸父的外形,夸父口渴之态,夸父饮河渭的模样,手杖化为邓林之景。又如教《两小儿辩日》两小儿对话的表情,孔子被笑后的神态,辩斗的气氛。
(4)文白互读,理解内容。如教《人琴俱亡》时师出示白话文的资料,学生读原文,将译文,或说译文,对应读原文,要求逐字逐句的读讲。让学生合上课本同桌合作,一人读白话,另一人译为原文,很有新意,此时学生很想表现一下自己,大脑处在极度的兴奋中,这样能促使学生快速记忆。
(5)讲故事式读,体味情趣。《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这两篇短文故事性强,适于以讲故事的口气读。可指名上台,以读代讲,语气、语调、语速要似讲故事。
(6)删减加字式读,思考道理。如教《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这两篇短文中,我删“弃其杖,化为邓林”和“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句范读,引导对比原文,思考夸父的精神及两小儿,孔子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如加字读法,如在“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后加个“啊”字那种悲痛之情更加之强烈。
(7)对比式读,深化理解。让学生把《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这两篇不同短文进行比较:各用一句话概括内容;各用一句话评价人物;各用一句话阐明主题;各用一句话表述人物刻画的方式;并用一句话述说读后的共同感受。也可以这样比较读,如《人琴俱亡》中把“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改为“子敬,子敬,兄弟俱亡”可以吗?学生通过对比读就感觉到改句就缺少一种文化味,琴是古代文人相伴,相知相融,是心灵相通的知音。可见子敬,子猷不仅是兄弟,更是心灵相通的知音。
这些朗读的训练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全班朗读,学生当堂背诵。就这样,这位教师引导学生多形式地读,反复地读,大声地读,摇头晃脑地读,气韵畅达地读,读出了“古”味,读出了书声琅琅的课堂新气象。真不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参考文献:
[1]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刘解军.《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