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2013-04-29朱妙芬
朱妙芬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在基层教育的不断实践,针对目前学生状况,结合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心理现状,综合论述了化学课堂教学有效形式和教学理念。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评价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法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冲破传统的教学理念的束缚,转变我的观念,在后来进行中考总复习的阶段,我努力做到老师少说,学生多说;老师少做,学生多做;多一点思考,少一些死记。主要是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 增强学生的兴趣记忆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中如果只是强制学生去记忆那些枯燥无味的、难以掌握的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学生就会感到很厌烦。如果通过娱乐的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使枯燥无味的、难以掌握的基本概念、化学用语编成谜语,诙谐的谐音等让学生去记忆,这样不仅使难度降低,记忆量增大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谐音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就是要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如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铝”,可谐北方音为“养闺女”。再如,金属活动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可谐音为:“加个那美女,心铁、喜钱,统共一百斤。”
浓缩记忆法。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挈须的骨架进行记忆。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检、装、夹、点、收、移、熄。”“检”指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装”指往试管里装药品;“夹”指把试管夹在铁架台上;“点”指点燃酒精灯;“收”指收集气体;“移”指把导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灭酒精灯。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
记忆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就会在娱乐中接受枯燥无味的、难以掌握的基本概念、化学用语。
二、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有效提问
教师的提问,必须是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提出的问题是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提高的,并且是由浅入深。提出后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思考、探究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时,首先演示向放有一高一低两支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和向一个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三分之一水并振荡的实验,学生被现象深深吸引,这时及时提出问题:为什么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
学生会立即围绕问题积极的思考,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不难得出: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和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的结论。
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赞赏和肯定之后,接着提出: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加水振荡后为什么变瘪呢?请同学回答,并要求其他同学判断回答是否正确,全体同学的思维就会集中在此问题上,对问题的答案进行交流。
之后继续提问:通过上面的讨论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学生会轻松的总结出二氧化碳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物理性质。这样改变了以往教学中老师讲,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自主探究的情况下获取知识。
三、尊重学生差异,运用恰当的课堂评价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的天赋和秉性、基础和兴趣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他的认知能力、爱好与关注点也是不相同的。教师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
老师应在每一个阶段内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努力目标。目标不要定的太高,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要求,那么经过努力,他就果真能达到这个目标。这样他尝到努力的快乐,就会尝试以加倍的努力去战胜困难。学生有了成效,多用激励性话语表扬他们,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心理享受。老师与学生要多沟通,热爱他们,教师尤其要关爱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理解他们的苦恼,帮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也能够在自身的进步中不断发展。让他们有一份亲热感,让他们喜欢上自己的课。就会更用心来学习这一学科。形成积极、进取、真诚、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近年来,我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实际,有的放矢,用语言、动作、眼神等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向“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目标靠拢。学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教育,化学教学应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四、加强課后的沟通
对学生投入的是信赖,是真诚,是激励,他们就会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你,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用积极的情感来感染学生,用强烈的感情期待来诱导学生积极情感的发生,促进学生的积极情感由内心体验向形成外部行为转化,形成完美的人格,以积极的因素影响其一生,获得永远的生命力。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机制,有利于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和生气,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作为教师要把教学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和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教学相长,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五、反思
前几年我不愿也不知如何将课堂还给学生,但自己真的慢慢的尝试去做了,换回来的真的是惊喜和激动,将课堂交给学生,他们真的能做好,让自己起一个引导和衔接的作用。
总之,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是教育进步之根本。只要教师能够不断通过学习、实践,我坚信: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化学的教学方法还在不断完善,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继续总结归纳,得出更适合于化学教育的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倪娟,李广洲.理科课程改革:回归基于日常生活的“科学世界”——基于理科课程标准文本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