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样的童玩 别样的价值

2013-04-29陈永胜

中小学德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闽南校园游戏

陈永胜

编者按: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办出各自的特色”成为中小学校发展的时代要求。而一所学校最令人回味、品味的就是其深厚浓郁的文化。我国农村地区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一些乡村学校依托本地资源,重建与激活乡土文化的价值,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走出了乡村教育的特色之路。在此,本刊精选了三所乡村学校的探索与实践,与广大读者一起分享乡村教育最富有诗意的风景。

闽南童玩是福建闽南地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一代代儿童在不断传承中创新的文化遗产。其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抬轿子、滚铁环、过五关、跳格子、摇车撵、丢沙包等等。童玩童趣,本属儿童专利,而今,在不少校园却渐行渐远,甚至销声匿迹。灌口中心小学地处闽南农村,村头村尾到处可见天真可爱的孩子欢乐游戏的情景。学校因地制宜,开发乡土童玩游戏资源,挖掘童玩的新时代价值,让孩子玩得开心、玩得有序、玩得有品,探索出一条童玩特色教育新路。

一、玩得开心

童玩教育的真谛是“玩中学”,是一种体验教育。学校以游戏为切入点,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并因此创造了一个童玩开心公式:热情+投入+想象=开心,通过每天的“大课间”活动、每周的“擂台赛”活动、每月的“主题日”活动、每季的“户外游”活动,不断变换游戏场域,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玩得开心,享受快乐的校园生活。

美在课间。学校将闽南童玩引入大课间活动,与阳光体育相结合,制定了相应的活动安排表,具体到每天的班级童玩活动项目、活动场地及指导老师,同时将活动情况纳入少先队日常督导评比,确保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一到课间,学校的操场便沸腾起来,扫把成了哈利波特的魔杖,铁环成了变形金刚的风火轮……孩子们徜徉在自然的游戏场域中,肢体伸展、心灵开放、笑声荡漾。游戏把儿童带进了一个欢乐世界,玩得汗流浃背、玩得心花怒放。

美在课堂。学校将每周五下午集中整合为“童玩时间”,全校同步分年段实施童玩综合演练活动。“童玩时间”以童玩擂台赛为平台,开展以“童玩游戏、童玩创意、童玩DIY制作”为主轴的主题竞赛活动,包括团体赛、个人赛等。学校每周评出“擂主”,周周“打擂”,让队员展示自己的拿手好戏。乡村孩子有野性,敢比拼,擂台赛因此深受欢迎,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成长体验。

美在队日。学校创新主题队日活动形式,倡导“队日活动我做主”,鼓励队员自主组织开展“祝福新中国、敬礼少先队”“校园童谣吟诵”“校园童玩玩具创新制作”及“争当七彩阳光少年” 等主题队日、队会活动。此外,学校还组织了一些校外活动,如参观深青古驿站,体验闽南文化发现之旅;到龙谷山庄举行滚铁圈环山庄赛,在鹰坑民俗村听志愿辅导员介绍风景民俗;到观光果园参加义务劳动和童玩拓展训练等,充分体现“队日活动我做主”的队主人的时代风采。

美在基地。亲近大自然是农村孩子的天然喜好,他们喜欢在田野中走田埂、采野花,在树林中捉昆虫,在山坡上抢山头、青蛙跳,在草地上跳皮筋、抬轿子,在小溪旁捉螃蟹、打水仗等。学校积极建设校外童玩基地,每个月分期、分批组织队员开展亲近大自然系列活动。队员在基地中开展了童话即兴表演、童诗创作、童谣绘画等活动,通过看、听、闻、做,接触大自然,找到了深埋内心的绿色记忆,平添了尊重和爱护自然的观念。

二、玩得有序

童玩游戏产生并发展于生活,且都有一定的规则。在游戏中,学生们逐渐学会遵守一定的规则,尝试与他人交往与合作,有助于顺利实现社会化。为此,学校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通过规划场地,加强中队建设等,帮助学生认识和领悟童玩规则,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学校依地势高低规划建立了三个阶梯式功能区,童玩广场、田径运动场和生态农场,动静分区,引导孩子遵守秩序,在各自的活动区域尽情游戏。孩子们或在“童玩广场”热火朝天地玩传统游戏,或去田径运动场体验“生命在于运动”的常规体育魅力,或去生态农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团队游戏讲秩序,重规则,其中的团队对抗游戏、表演游戏等,能促动孩子自觉遵守游戏规则,无论输赢都要服从集体裁决,这对于儿童自我探索的成长十分有益,符合儿童身心成长的规律与特点。为此,学校鼓励各中队结合队员实际,加强中队特色文化建设,进行童玩项目编队,力求做到“百花齐放”。童玩中队倾情培养队员的兴趣特长,于是,校园里“棋艺中队”“跳格子部落”中队、“玩转陀螺”中队、“高跷舞动”中队等特色团队应运而生,别具一格。每个童玩中队还开辟了创意童玩角、个性争章角、魅力展示角等活动区域,并设计了一系列团队口号、通关密码、项目目标、发展规划、活动安排表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快乐、团结、奋发、进取”的身心灵加油站。

如此,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导孩子领悟童玩规则,在游戏中促进合作竞争、人际有序互动,不断强化自信自强,进而内化为生活的动力和成长的能量。

三、玩得有品

童玩教育崇尚“有品”运动,即有品德做人、有品质做事、有品位生活,在游戏中历练道德,涵养学生品格。学校重视个别差异,引导学生关注同伴感受,认同“有品”运动的内涵价值:无论输赢都是好朋友,快乐才是一家人。学校历经多年的探索,完成了“有品”体验“三部曲”,即氛围营造、课程融入、评价激励的模式构建,不断为孩子创造多元学习体验机会,为孩子注入滋养生命的“有品”能量。

营造童玩体验新校园。校园环境是一部无字的教科书,具有润物无声的德育功能。校园的一楼一景一物,都充满了童玩文化元素。三幢教学楼“修德楼”“启智楼”“健体楼”,宣示着童玩育人目标;操场上有“跳房子”格,石椅上有“闽南棋盘”,墙体上有“童玩创意”动漫作品,校园网站可浏览“童玩文化知识”,QQ上有“闽南游戏”体验,广播里有“童玩风俗民情”推介等等,为孩子营造了充满童趣的环境。学校在童玩广场特别开辟了“闽南童玩公园”,精心打造闽南童玩石雕。滚铁环等雕塑造型生动,一排十二生肖童趣雕像更是惟妙惟肖。这种艺术布局创造了童玩童趣的独特语境,提供了一种无言的沟通话题,让每个孩子自然地与石雕进行心灵沟通。

创设童玩体验新课程。校本课程是实施“有品”童玩教育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创编了童玩教材系列读本,并开设了童玩体验课程。童玩系列读本包括《闽南童玩童乐》《闽南童玩实践篇》《闽南童玩体验篇》《闽南童玩收获篇》《闽南童玩精彩瞬间》等。读本的每个篇章,都吐纳着快乐的气息。根据读本,学校安排每周一节童玩活动课,聘请了专任教师和志愿辅导员,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同时,学校倡导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童玩教育。例如,语文课让学生自编童玩广场上十二生肖的故事;数学课以“陀螺的比例”“铁圈的周长”等为例学计算;音乐课堂学唱“扒龙舟”“嫁新娘”等歌曲;体育课上则将旱地龙舟、铁罐高跷等项目分解到各年级实施教学,寓健身、娱乐于一体,异彩纷呈的特色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创立童玩评价新机制。学校以个性化的童玩争章活动为突破口,研制了《闽南童玩特色章活动评价方案》和相应的《特色争章手册》以及系列“闽南童玩特色奖章”。奖章设置为七枚,分别是童玩章(赤)、棋手章(橙)、巧手章(黄)、吟诵章(绿)、创作章(青)、合作章(蓝)、闽台章(紫),并增设综合奖章一枚,命名为“七彩阳光少年章”。同时,按进阶要求分别授予不同层级的奖章,包括七彩阳光少年章、童玩之星章、童玩精灵章、校园形象大使章等。由大队部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颁发奖章奖状及奖品,获奖者在队旗下照相,与校长合影等。学校通过校报、校园网和“家长学校”网站等方式,宣传获章学生的先进事迹,为学生树立身边的学习榜样。

学校把评奖活动与大课间、擂台赛等日常活动嫁接,让奖章可学、可行、可操作。奖章突出“特长”与“特色”,孩子们在相互欣赏与学习中,内化成长经验,有效地帮助孩子在童玩活动中全面发展,张扬个性。

还儿童快乐童年,让童玩回归校园。乡村隽永趣味的童玩文化,成就了学校闽南童玩特色创建的新思路,让学校成为农村娃娃舍不得放学离去的好地方,同时也给农村校园带来一种创意时尚的新风貌。

(作者单位: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心小学福建厦门 361023 )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闽南校园游戏
闽南文化传承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闽南,闽南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