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学音乐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

2013-04-29郑凤雪

黑河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智力因素中学因素

郑凤雪

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辩证统一在学习的全过程之中,它们相辅相成,彼此影响。教学实践表明,同样智力水平的班级,教师对非智力因素重视的程度不同,教学效果就会存在较大差异。长期以来,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一直强调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而忽视了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本文拟就中学音乐教学中涉及的主要非智力因素作一浅显探讨。

一、非智力因素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有学者研究发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比智力因素还要大,而且这种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然而,在我国中学音乐教学领域,非智力因素理论的研究和运用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未得到应有的开发和重视。因此,有学者呼吁,应遵循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规律,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或艺术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中,应通过鉴赏与表现音乐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和陶醉,进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音乐音响材料的非概念性、非具象性特征,为学生体验、理解和创造音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更加积极地展现个性和创造才能。

当前,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与中学音乐教学中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和运用欠缺有关。而更为要紧的是,很多中学音乐教师对非智力因素理论知之甚少,更不要说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也是导致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低效,学生音乐学习兴趣降低,音乐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的发展被抑制,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的原因之一。

二、非智力因素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培养和运用

1.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前苏联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也强调:“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送给他们所必须的先决条件。”学生们的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一定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知识技能的学习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兴趣并不能像智力因素那样能够直接助力于音乐学习,但它却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巨大动力,不论是演奏、演唱还是音乐欣赏,只要学生喜欢,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形成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在施教过程中充分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授课时要注意讲解曲目中蕴含的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例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是一部故事情节较强的器乐作品,作品以故事中的“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内容,以表现这对男女青年的忠贞爱情和对封建宗法礼教的控诉及反抗。乐曲中的“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草桥结拜”“共读共嬉”“十八里相送”“逼婚抗婚”“楼台会”“投坟”“化蝶”等小标题对于欣赏《梁祝》有极大的帮助,学生如果理解了音乐,自然也就产生了对音乐的兴趣。

2.情感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正所谓“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所以,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参与性。音乐课要上出浓浓的情感味,这是由音乐艺术的特性所决定的。音乐课的魅力来自于师生之间情感的和谐与融洽,以及师生与音乐作品之间的交流。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音乐作品中的情感性,正确把握作品中的情感因素。例如,在学习《黄河大合唱》时,要让学生了解当时歌曲的创作背景,讲述战争故事,让朗诵较好的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曲的内容。通过多种方式把黄河儿女顽强的生存精神、不屈的英雄气概注入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既收获音乐知识,又感悟到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

3.意志

居里夫人如是说,“我之所以能够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长期探索的期待。”意志所体现出的是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和坚强的毅力。巴赫在哥哥坚决反对其学习音乐的情况下,每天晚上借着月光偷抄乐谱,最终成为“十二平均律之父”“音乐之父”,凭借的就是坚强的意志。

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正处于成长时期,心理脆弱,缺少持久的毅力,特别是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作为美育教育之一的音乐教育,就应通过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运用,更好地完善学生的心理品质。

综上所述,加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运用,无疑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智力因素中学因素
解石三大因素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中的体育策略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浅析大学体操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物理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