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视野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2013-04-29杜亚梅

黑河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状态思维

杜亚梅

课堂上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与之密切关联的是教师教什么、怎么教,这也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和着眼点。换言之,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意在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接受知识的形态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其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应当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聚焦点,并由此去审视其他两个方面的利弊与得失。

一、学生的学习状态

参与状态。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过程;观察一些学生的见解是否对其他学生有所启发和帮助。

交往状态。一看课堂上是否有多边、丰富的信息联系和信息反馈;二看课堂上是否呈现良好的合作氛围。

思维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二看所提问题与发表的见解是否具有挑战性与独创性。

情绪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二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和调节学习情感。

生成状态。一看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并学有所得,感到踏实和满足;二看学生是否对后继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

二、学生接受知识的形态

基本性。一看是否揭示了以某一内容为基础知识的结构本身的逻辑规律性,二看是否为学生主动探索新知提供了必要的生长点。

基础性。主要是从学生的认识与经验背景去看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是否能与其已有的观念、经验乃至整个精神世界相互作用,从而使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过程性。主要看是否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操作和独立思考的活动或机会,通过学生群体讲座与交流加深理解和体验。

策略性。看学生是否获得关于怎样学习、怎样记忆、怎样思维的经历与感悟,从而增强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

实践性。看所接受的知识是否具有应用价值,是否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教师的教学行为

组织能力。包括教材的组织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即一般意义上的驾驭课堂活动能力。

注意中心。看教师在课堂的注意中心能否从自己的思想或教案转移到学生的思维上去。

教学机制。看教师是否具备敏捷快速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是否能灵活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教学发展的进程。

教学态度。看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是否充分尊重与信任学生,是否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表现出应有的热情与宽容,是否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是否对学生表现出来的独特性与创造性给予应有的赞赏,是否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负责。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状态思维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