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几点体会
2013-04-29王飞
王飞
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是整个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批改作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结构,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一、教师应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
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数学知识的掌握、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项基本活动。而长期以来,学生的作业就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加强版。这种作业形式单一、陈旧,缺乏应用意识的题型。教师设计作业要针对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1.童趣性作业
进行作业设计时,可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后,可设计一些如“找门牌号”“小熊猫闯关”“小壁虎找尾巴”等带有童趣味的游戏性作业,把一道道计算题融合在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2.游戏性作业
游戏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载体。游戏作业带有“玩”的色彩,设计游戏类作业要考虑与所学习的数学内容有关系,此类作业主要用于低中年级。
如学习《认位置》后,布置学生回家和邻居的小朋友一起做左手、右手的游戏;学习《认识物体》后,让学生做一个认识物体的游戏。
3.创作性作业
数学创作可以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增强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可以是数学设计、数学小论文和数学故事等不同形式。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后,可让学生做一次装修设计师:如果班级的地面要进行重新装修,你能为老师提供一份装修建议表吗?
4.实践性作业
这类作业可结合某一教学单元某个研究专题进行,根据具体内容,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采取多人合作的形式。
如学习《年、月、日》后,可以请同学们根据课上学到的知识,做一个你需要的年历。在学习了比例尺知识后,结合学校校园建设的实际,让学生利用几天时间,分小组测量、计算,用合适的比例尺画出学校的平面图。
5.探究性作业
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
如学习“轴对称图形”后,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请你观察一些蜻蜓、蝴蝶等平面图形的形状,有什么发现?对具有这种特征的图形你有什么感觉?又如数学活动课“节约用水”教学后,可让学生调查家里或学校每月的用水情况,根据调查的结果,写一份合理用水的建议书。再如学习“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后,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家中消毒液的说明书自己配置一些消毒药水给厨房用品消毒。在学习“比例尺”后,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家里的客厅制作一个平面图,并思考:你认为客厅的设计和摆设合理吗?你有什么改进的措施?为什么?
6.合作性作业
长期以来,“独立完成作业”一直是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求,但片面强调“独立”会否定合作的重要性,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可适当安排需通过学生合作才能完成或合作之后便轻而易举完成的任务,如教学“统计”时,要求调查统计某路段各种车辆的出入情况,如果单凭一人就难以统计好,让几个学生分组进行合作统计,既简单又高效。这种做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合作的力量,更提高了与人交流、相互合作的能力。
7.分层性作业
教师可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基础、中、难三个层次,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会做哪个就做哪个,想做哪个就做哪个。此种设计会增加教师的负担,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广泛收集教材外的题型设计。
8.优化作业评价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不能填写单一的“优良差”等级或打分,而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其导向、调控和激励等功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教师应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批阅学生的每次作业,用等级加简语来评价描述学生的作业水平,重视学生的作业过程。
二、进行作业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情境的简约性与导向性
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我们往往创设一定的情景,对作业进行包装,使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设计之时我们会发现,过分多样的信息使学生注意力分散,忽视了对题目本身知识点的反映。所以作业中的情境创设设计,不仅要关注情境的趣味性,更要关注情境的简约性与导向性。
2.合理设置合作型作业
“合作型作业”打破了传统作业“独立作战”的形式,变个体型为合作型,学生采用互动协作完成作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学到知识,又调动了积极性,同时还学会了交流和合作,知识、技能和情感都得到了发展,是一种值得倡导的作业方式。但合作型作业也有其特殊性,如果应用不当,盲目合作,反而弊大于利,弱化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得不偿失。正确的方法是教师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总结、思考和梳理,将知识真正消化和吸收。
教师合理而科学地设计数学作业,不是让学生单一地做数学题,而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和动手能力融入作业中,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践作业,让作业内容丰富起来,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