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创新

2013-04-29李宇

师道·教研 2013年7期
关键词:题组动手化学

李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化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合理利用新教材的各个实验,改进实验教学,更好地发挥化学实验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当前中学化学教师的一项新课题。

一、尽可能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

化学教学中,学生的主要动手活动就是化学实验,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实验的动手能力。如“钠的燃烧及与水反应”“SO42-、Fe3+的检验”“苯酚与浓溴水、FeCl3溶液作用”等实验。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二、从实验的内容、原理、药品、仪器、过程改进实验

例如,在学习到硝酸与铜反应时,因为NO、NO2有毒,并且NO容易与O2反应生成NO2影响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该实验装置如何改进呢?实验步骤如何设计呢?学生根据问题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方案,然后让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同一实验习题可能会有不同的实验设计方案,都可以让学生去实践,并相互交流,比较各自方案的优缺点,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在实际实验中应抓住某些侧重点展开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从某些典型的实验探索入手,上升到一般性、规律性的认识,逐步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层次。

三、强化实验方案的设计训练

化学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创新意识,更需要培养审慎清晰的思维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强化实验方案的设计训练就有助于学生形成审慎、条理清晰的思维习惯。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能力中最本质的部分,所以应把这部分实验教学看作是高中阶段的一个系统工程,应分阶段和层次来教学。我在教学时采用了以下教学步骤,收到一定的效果。

1.先熟悉设计实验方案的格式: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含仪器、药品和材料)→实验步骤→结果分析→问题和讨论,包括对实验方案设计的评价及改进意见。此阶段的教学进程:填空式→填表式→模仿、改写式。

2.在教师引导下独立设计阶段:小实验→综合实验。

实验方案设计的核心是实验步骤的设计,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在学习硫酸亚铁铵的制备时,学生感到难度较大,甚至无从入手,为了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结合以上步骤,我采用了题组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先完成下列题组,再设计硫酸亚铁铵制备实验。

题组:1.电子工业中常用FeCl3浓溶液腐蚀附有铜箔的塑料板制成印制电路板,腐蚀后的废液中有多种金属盐,从废液中回收铜并制得FeCl3晶体。

题组:2.设计从明矾分离出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实验流程。

题组:3.某工厂废水中含有较多的FeSO4及少量的Ag+、Na+和部分污泥,为了回收其中的银和制得绿矾并使水质得以净化,现设计了一个回收净化治污的实验方案。

学生通过以上题组训练后,实验设计能力明显提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模仿、改写后,慢慢感悟内化,就逐步能独立设计一些简单实验乃至综合性实验,从而培养学生条理清晰、思维严谨的实验习惯。

四、拓宽实验空间和增加实验时间

1. 适当引进现代教学手段辅助实验教学。

现代教学手段在辅助教学中对于刺激学生的兴趣,突破难点,培养思维具有特有的优势。如在做完氯气制取实验的同时,采用实验和计算机等多种媒体交替使用,从不同角度以多种方式对同一知识信息进行多方位重复强化,有助于学生对信息的及时加工,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地减轻了学生负担,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开拓了空间。

2.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开放实验室的做法,允许学生做想做而未做的实验及通过实验来解决学习过程中有关疑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比如学生若遇到哪种仪器不熟悉、哪种操作不了解、哪种装置原理不理解都可以在课余到实验室动手实验,加深理解。另外有时也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课外家庭实验,如“胶体的丁达尔现象”、“蛋白质的变性”等。

改课内实验向课外延伸——增加做实验的时间,增强学生的自主性。课外活动在时间上比较充裕,形式上比较灵活,还可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特点,增强自主意识。

责任编辑潘孟良

猜你喜欢

题组动手化学
善用变式题组突破二项展开式问题
题组助力学习“光现象”
题组助力学习“声现象”
我也来动手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商榷这道商榷题的修改题组
动手演示找错因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