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为枯燥的数学课堂带来一阵春风
2013-04-29张观强
张观强
数学课,带给学生更多的是“一本正经”的严肃与紧张,较之其他学科更易产生疲倦。所以,在课堂上恰当地使用幽默语言有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减轻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同时也会赢得学生的期待和掌声。作为数学教师的我认为,教学语言的幽默除了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外,还有如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幽默,能让数学课堂活跃起来
我认为与数、形打交道的数学课堂必须注重课堂气氛,不应该死气沉沉,必须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而幽默为数学课堂注入了一脉新鲜血液,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乐园。有了它,数学课堂将更精彩。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更能积极地参与教学,课堂上的笑声能制造出活跃的气氛,使“教”与“学”变得轻松而有效,而良好的教学幽默具有情绪感染力,恰能让学生有发自内心的笑声。比如:当我提问时如果没人举手回答,我会笑着说:今天怎么了?咋没人捧我的场呢?给个面子吧,答错了我不怪你们。还有,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可以先讲解十八世纪瑞士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系的过程:有一次,欧拉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如何确定事物的位置,这时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地爬过去把它捉住。欧拉恍然大悟:“啊!可以像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啊。”然后引入正题——如何用网格来表示位置。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致被大大地调动起来了。
幽默式结束同样能收到好的效果,我常使每一节课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常说“要知详情,请听下节分解。啪!黑板擦拍在讲台上——下课。”师生在会心一笑中完成整个课堂教学。
二、幽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首先利用实物投影给学生展示“美丽的蝴蝶、五角星”等一些美丽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这些图片的美丽,然后话锋一转,“这些图片真美啊!就跟你们一样的美。你知道这些图片为什么这么美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直觉产生的美感加上教师启发式的语言导入,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其自然地产生了一种学习的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又如:解分式方程时,我故意出了一道有增根的分式方程,我让学生把解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中,学生发现这个值使分母为零,很奇怪:没有意义怎么办呀?我顺势引导:哎呀!今天这个“0”怎么跑到地下室(分母)去了?它从哪里跑下去的呢?学生迅速检查解方程的每一步,经分析讨论他们得出了结论:就是去分母这一步出现的。既然是“0”不能跑到地下室,我们就叫这个未知数的值为增根。学生高兴地说:“新增加的,名字不错。”这样利用风趣的语言解答,远比不断强调的效果要好得多。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师的讲课变得有趣、诙谐,具有一定的教学智慧。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幽默,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愉快的教学方式,笑声贯穿其中的课堂是学生所期望的。幽默正是这样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艺术,它会使枯燥变生动;它会使被动变主动;它会使我们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它会使我们的课改更具生命力。更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之门,提高思维的质量。
在讲“鸡兔同笼”的问题时:鸡兔同笼有84个头,190只脚,请你算一算,共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学生看完题目,议论纷纷,有的用心算,有的用笔算,但始终算不出结果。有的学生说,要是鸡和兔的腿数一样就好办了。于是,我说:“下边我们叫兔子提起前脚,用两条腿站好,让兔子学点人样吧。” 全班学生哄堂大笑,个个睁大眼睛惊奇地看着我。“现在,鸡和兔子的腿一样多了,上面有84个头,下面有多少条腿呢?”“84×2=168条。”学生回答。“和原来的条件相比,少了多少条腿呢?”“少了190-168=22条。”学生马上作出回答。“这22条腿到哪里去了呢?”“被兔子提起来了。” “那么现在你们知道有多少只兔子了吧?”“有11只兔子。”许多学生欢叫着。“鸡兔同笼”的这一解题方法,应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我采用幽默的语言,使之形象化,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很快找到了正确的解决方法。
责任编辑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