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实施体验学习的探索
2013-04-29甘耀明
甘耀明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是真正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包括关注学生的内部认知过程、操作过程和相关能力与素养的养成。
一、课前生活体验,形成学习感知
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学生的课前体验,让学生处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并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家长、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促进他们的课堂学习。例如,小学五年级《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贺卡》的教学案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在PowerPoint中制作出图文并茂的贺卡。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对贺卡进行合理布局。随着母亲节的临近,课前布置让学生到文具用店等地方去找一些有关母亲节的贺卡,思考贺卡版面设计的元素,并请同学们根据贺卡制作的要素,自行准备好一些相应的素材。他们或用数码相机捕捉生活中母子互动的镜头;或将自己要对母亲表达的一些心声录成带有感情的音、视频;或写出一段文字表达对母爱的感恩……。学生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生活实际,主动地为自身的课堂学习准备了个性化的信息资源。通过学生的课前体验,学生基本了解到贺卡的要素包括:文字、图片、背景、声音等。新课开始前,教师安排同学对自己收集整理的素材作汇报交流,在学生汇报成果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并针对个别同学还没掌握录音的方法问题,教师对汇报演示的同学进行提问:你能快速演示一下你的录音方法吗?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充当一下“小老师”,让他们尝试角色的转变,既增进学生间的友情,又能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都能得到一定的发挥,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课中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体验,促进问题解决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体验氛围,以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促进学生积极进取,把单调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个充满乐趣、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实践体验过程。例如:四年级上册《认识键盘》,本课是小学阶段键盘指法学习的开门篇,核心内容是键盘指法训练。它是下一单元汉字录入的基础,也是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自学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引导学生去认识、了解和熟悉键盘的相关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安排的探究体验活动如下。
自主体验活动一:体验键盘。教师出示练习内容(10个数字、26个字母键),学生在课件“卡通键盘小导游”的带领下,自主尝试,熟悉键盘,在“金山打字通”上体验击键要领。教师通过表扬法把正确的坐姿和击键方法渗透给学生,总结击键要领。
自主体验活动二:引导体验学习Caps Lock键。师:请同学们击一下这个键,观察键盘上的Caps lock指示灯又有什么变化?生:键盘右上方的一个指示灯亮了,再敲又灭了。师:请同学们再击字母键A,你发现了屏幕上有什么变化?生:我发现灯亮后,我再输入我名字的拼音字母都是大写字母。师:那你能再把字母再变回小写吗?试试看!学生尝试、交流。生:Caps lock指示灯灭后,我输入的字母又回到了小写的状态。
自主体验活动三:引导体验学习Shift键。师:Shift 键,我们叫它换档键或上档键!我们一起来试试吧!用小指按住shift 不放,再敲击数字键1到9,你发现了什么? 请继续按住shift 键不放,再敲击字母键A到G,你又有什么新发现?学生尝试shift键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小组交流结果。生1:我们组发现Shift键除了对双字符键输入上面字符外,还可以输入大写字母。生2:我发现Shift键有两个,作用是一样的。
自主体验活动四:打字母闯关行动。教师组织学生间运用金山打字通进行字符输入竞赛。在整个学习体验过程,师生间有着融洽的沟通、启发、交流和互动,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究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