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同学们谈地理”教学设计(人教版)
2013-04-29吴连霞沈斌杨敬伟徐小红
吴连霞 沈斌 杨敬伟 徐小红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知生活与地理的密切关系,认识到地理的有用性及学习地理对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知道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地理课的学习内容;了解学习地理之目的、意义及地理学的学习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播放新闻、欧洲杯等视频及展示各种图片,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地理,初步具备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能力;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到“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习地理的欲望;通过“泥沙淹没了古文明”、“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等案例分析,产生对亲人、家乡、祖国同胞热爱之心的共鸣,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让学生初步懂得具备地理思维、掌握地理方法、树立地理观念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对地理产生一定兴趣及求知欲。(从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习地理兴趣;了解学习地理目的及意义,能够运用地理思维和方法看待身边事情,更科学地选择、安排生活和生产。)
难点: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资源
新闻及欧洲杯等视频节选、相关图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设计
新 课 导 入
播放视频“印尼爪哇发生里氏7.1级强烈地震发出海啸预警”,出示文字:“印尼爪哇发生里氏7.1级强烈地震发出海啸预警,日本地震海啸核泄漏,泰国泥石流,缅甸地震,2012真的要逼近吗?”地震、海啸、泥石流等属于地质灾害,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其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无处不在。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谈谈地理。
新 课 讲 解
★生活离不开地理(What?什么是地理?地理有哪些内容?)
1.生活中地理丰富多彩
【活动1】地理眼看世界。请同学们结合小学自然课、科学课上所学的知识以及刚才老师给出的概念,说出所看到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教室内。请说出教室内体现的地理现象。学生思考,教师提示:开动大脑,尽量多看,实在不行,就看看上面,看看下面,左看看,右看看……地理现象就在你周围。学生貌似开窍,一个个争先恐后回答举手回答。教师引导,最后师生共同小结:同学们的穿着(气温与气候)、教室内能够看见东西(太阳光)、教室内的时间(地球的运动)、教室内的空气(大气环境)、教室内的水(水圈)、同学和老师(生物圈)……
娱乐时。播放“2012欧洲杯”经典视频(2分钟左右),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放完之后,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分析:①时间(当地开始时间、同学们观看直播时间)——时差(东二区-东八区 晚6个小时);②地点(主办国波兰和乌克兰、参与国)——位置:到地图或地球仪上找;③有人说:“第一轮淘汰亚洲,第二轮淘汰非洲,第三轮淘汰美洲,第四轮欧洲自己玩。”这话有没有一定道理?世界有哪些大洲大洋?它们在地球上如何分布?
生活中。展示如下图片并提问。①衣(穿着):这个暑假你到埃及看金字塔,应该准备怎样的衣服?②食(饮食):正宗的炒饭、砂锅鱼头、拉面、羊肉串应该到哪里去品尝?③住(住宅):为什么南方的房子多是尖顶的,而北方的房子多是平顶的?在寒冷的北极,爱斯基摩人住什么样的房子?④行(交通):山区城市和平原城市相比,哪里的交通条件更方便,为什么?此外,还有什么是属于地理?教师提示学生看地理书后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补充、小结:还有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天文知识、风土人情、文化、人种、经济、动植物等。所以,生活离不开地理。“生活”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衣食住行、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考考你】什么是地理?学生很难立即科学定义,教师继续提示:这个问题也就是问地理包括哪些内容?学生思考,但可能答不上来,教师课件展示: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可见,地理研究的范围非常之广,本学期要学习的海洋和陆地、天气与气候、居民和聚落等都是地理所要研究的方面。
2.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活动2】分组讨论,全班分成四组,每组对应讨论一道题,3分钟后派代表回答,看哪组表现最好。
读图思考:下面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1)沙特阿拉伯的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他们不怕下雨吗?在夏天不怕被蚊虫叮咬吗?第一组学生自主讨论,并派代表回答,教师适当补充。师生共同小结:西亚的沙特阿拉伯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降水稀少,可谓“滴水贵如油”,没有雨水,也就没有蚊虫。人们把旅馆的床位安排在屋顶上,没有被雨淋湿的后顾之忧。这是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的一种特殊人文景观。
(2)日本人为什么爱吃鱼?第二组学生自主讨论,并派代表回答,教师适当补充。师生共同小结: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有发展渔业的良好自然条件。日本的渔获量居世界第一位,销售鱼等各种海产品的市场很多,人们也有喜食海产品的习惯。
(3)为什么中长跑比赛中,来自东非高原选手常能取得好成绩?第三组学生自主讨论,并派代表回答,教师适当补充。师生共同小结:非洲的东部是高原地区。高原地区由于地势高,大气中氧气含量相对较低,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们,适应了缺氧的环境。中长跑运动员需要有较强的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而来自高原地区的人,无氧耐力具有优势,比较适合中长跑运动。这就是他们能取得好成绩的原因。
(4)为什么漂亮的丝绸服装大多出自我国的江浙一带? 第四组学生自主讨论,并派代表回答,教师适当补充。师生共同小结:我国江浙一带气候温暖湿润,地形以丘陵为主,适合桑树的生长。桑叶是蚕的食物,蚕吐的丝经过加工,是纺织丝绸的原料。因此,这一带有植桑养蚕织丝的悠久历史,丝绸工业久负盛名。这些漂亮的丝绸服装为国家换取了很多外汇。
结论:以上四种现象说明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同的资源条件,居住在那里的人们就有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区的人们为了利用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就必须要先了解所在地的自然条件,达到因地制宜,所以各地的风土人情就有很大的区别。如旅游前,就应先了解当地的一些情况,以免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所以学习地理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为什么要学习地理?(Why?为了更好地生活)
1.学习地理目的及意义
通过学习地理,不仅能了解大自然的奥秘,了解一些经济、文化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装上“地理的头脑”,更科学地选择、安排生活和生产。
2.从地理学习中体会如何更好地生活
(1)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整体性)。
题目:阅读课本P3“泥沙掩埋了古文明”,谈谈感受。(滥伐森林、过度放牧、陡坡种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掩埋文明)
题目:泥石流吞噬甘肃舟曲,天灾无常引沉思。大家还记得2010年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吗?其实这已经不是泥石流第一次降临舟曲,对于灾害的预防与预警工作是否得到了足够的重视?
【活动3】各抒己见,讨论下面文字说明了什么问题?
检索媒体五年前的报道,就曾有关于“陇上小江南”舟曲县水土流失严重而导致泥石流频发的警报。在天灾无常的背后,究竟是怎样的人类活动造就了现在的这一切?
死者已逝,有多少人根本就是在睡梦中被泥石流所吞噬。活着的人们,究竟应该有一个怎样的继续?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一个问题。
(2)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域性)。
笑话:到了中国才知道,只生一个好。到了印度才知道,人还得给牛让道。到了新加坡才知道,四周都是水还得管别人要。到了澳大利亚才知道,有袋子的鼠肉也很有味道。
题目:阅读课本P3:“听老家的姑姑说……”这段材料结合上述笑话,请说说你的看法?
(3)综合地分析问题(方法论)。
游戏:竞选市长。将学生按小组分成四组讨论,最后每组派一个代表回答:如果你是一个市长,需要新建一个城市,你将怎样选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 (可参考教材P4插图)
分析:生活中诸如此类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这就决定了在考察时,必须要综合多种因素、全面地分析。
(4)具备可持续发展观念(思想观念)。
题目:“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既是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又是从子孙后代那里借用来的。”应该怎么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其中,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标。这三方面的持续发展都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协调人地关系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如何学地理?地理课有哪些要求?(How?)
学生思考回答:喜欢地理、喜欢地理课、喜欢地理老师;专心上课、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具备地理思维、装上地理的头脑;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课 堂 小 结
通过今天的交谈,大家一起感受到了地理是一门十分有用、有趣的学科。它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你想成为一个料事如神的军事家吗?你想成为一名洞察秋毫的经济学家吗?你想成为一名不负众望的政府干部吗?那你从现在开始就要认真学好地理。
专家点评:本节内容的教学实践,对初中新生两年的地理学习起着启蒙与引领的作用。该设计充分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基本理念。它基于新课程标准,合乎常州市地理学力评价的具体要求,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利用生活中典型地理案例或熟悉地理现象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明确地理课学习内容,感知生活与地理密切关系,认识到地理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该设计通过“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做”(how)突显教学内容的条理性,通过活动、视频、图片、笑话等多样性方式,发挥学生主体性、教师引导性功能,达到对地理产生强烈学习欲望和兴趣的启蒙课目的。更难能可贵的是,该设计注重地理方法、地理思维和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领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地进行学习,有效提升学生地理学力并为后续发展打下扎实基础。(江苏省常州市教育教研室地理教研员 朱志刚)▲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外国语学校(2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