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云手稿破解遵义会议之谜

2013-04-29

党史纵览 2013年7期
关键词:总政杨尚昆政治局

一件未署名的文件

长征途中所召开的遵义会议,随着毛泽东的影响日益扩大,政治地位日益提高,对于这个会议的研究也就日益深入。然而,由于在档案中没有找到遵义会议的记录,关于遵义会议的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一份关于遵义会议的手稿的发现,一下子解决了许多历史难题,引起广泛注意。

这份手稿,是1956年中共八大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前往莫斯科,从苏联运回的一批中共档案中的一件。手稿用蓝墨水直行书写,标题便是《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共8页4000余字。一看内容,便可知是当年传达遵义会议情况的提纲,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内中透露许多关于遵义会议的重要而前所未闻的史实。可是,这份手稿显得不完整,首页上标明(乙),显然还有(甲)。(甲)是什么?不得而知。再则,这份手稿是谁写的,没有署名,也不得而知。因此,这份手稿在未得正式确认之前,无法公开发表。

“这是我写的!”

1985年1月,遵义会议50周年纪念日快到了。为了使遵义会议研究深入一步,确定这份手稿的“身份”提到了议事日程上。于是,中共中央档案馆派人把手稿送到遵义会议出席者手中辨认,以弄清是谁写的。

手稿送到了在北京的邓小平、聂荣臻、杨尚昆那里,都认不出是谁的笔迹。

陈云是遵义会议的出席者,而且当年他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不过,他正在杭州。所以,当在北京的邓小平、聂荣臻、杨尚昆认不出是谁的笔迹之后,这份手稿被送往杭州。

当时担任陈云秘书的朱佳木回忆道:“我收到手稿原件,交给了陈云同志。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他叫我,我进了他的办公室。他说,‘这是我写的!……他的夫人于若木同志看了手稿,也说是陈云同志写的字。据陈云同志说,这是遵义会议结束不久,他向部队转达遵义会议时写的传达提纲……”

确定遵义会议召开日期和参加人员

经胡乔木对这份手稿进行考证,认为这份手稿形成于遵义会议后不久从云南省威信县到贵州省仁怀县鸭溪镇的行军途中写成的,因此写作时间为1935年2月11日至3月11日这一段时间内。

陈云手稿的发表,一下子澄清了许多关于遵义会议争执不休的疑案……

陈云手稿指出:遵义会议“经过三天,完成了自己的决议”。由于从周恩来的一份电报中已查明遵义会议是1935年1月15日开始的,“经过三天”,也就是1月17日结束。这样,遵义会议的日期查明了。

陈云手稿指出:“参加这个会议的同志除政治局正式及候补委员外,一、三军团的军团长与政治委员林、聂、彭、杨及五军团的政治委员李卓然、李总政主任及刘参谋长都参加了。”

这一段话,给历史学家们帮了大忙。历史学家们把那些当时不在遵义的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排除在外,一下子就确定了遵义会议出席者名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6人,即毛泽东、朱德、陈云、周恩来、张闻天、博古。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4人,即王稼祥、邓发、刘少奇、凯丰。陈云提及的“林、聂、彭、杨”,即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再加上陈云提及的李卓然,“李总政主任”——李富春,“刘参谋长”——刘伯承。此外,再加上李德和翻译伍修权,还有中共中央秘书长邓小平,总共20位出席者。

转摘自《作家文摘》

猜你喜欢

总政杨尚昆政治局
围绕中心工作面对面问政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河北省邢台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市委书记市长与人大代表“面对面”总政交流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杨尚昆如何评价自己中办主任生涯
中南海“总辅导员”杨尚昆
杨尚昆体内的弹片
总政歌舞团的往事和细节
解密政治局常委会会议
退休常委公开活动需在中办报备
总政大院所在地曾是北京大学旧址
总政干部部老干部局与本刊联合举办“全军离退休干部忆征途征文活动”启事
陈毅没有出席中共中央1948年9月政治局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