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解救刘少奇之女刘爱琴真相
2013-04-29倪良端
倪良端
1938年春,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国民党政府的大本营从南京迁到了武汉。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为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统一战线工作,亦随迁武汉。
一天,一名黄包车夫拉车来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门前停住,取出烟袋吸着烟,静静地等候。
不多时,周恩来从门内走出来,车夫上前问讯:“先生,去哪?”说着,坐在车把手上,将烟斗往鞋底上磕了几下。原来,这位“车夫”是中共秘密党员。烟斗往鞋底上磕,是和周恩来接头的暗号。接上头后,周恩来走到黄包车前微笑着向“车夫”点点头,从容地坐上车,挥挥手,说:“坐好了,走呀!”“车夫”掌稳车把迈开脚步,绕过大街,向偏僻街巷走去。
到了小巷深处,“车夫”放慢脚步,扭头轻声说:“您交给我的任务完成了——找到刘少奇的女儿了!”周恩来一听,不由得喜出望外。
来到潜伏的据点,“车夫”请周恩来下车,沏上茶,将寻找孩子的经过向周恩来做了汇报。
原来,大革命失败后,刘少奇与夫人何宝珍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不得不与3个儿女骨肉分离。何宝珍不幸牺牲后,刘少奇与女儿刘爱琴完全失去了联系,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下,他也无法去寻找女儿。抗战全面爆发后,国共合作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国内政治局势趋于缓和,刘少奇终于可以寻找失散多年的女儿的下落了,他将这件事托付给了前往国统区工作的周恩来。
之前,党组织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寄养刘爱琴的那家工人的住址,周恩来立刻将寻找刘爱琴的任务交给了“车夫”。按照那个地址,“车夫”比较顺利地找到那处房屋。经了解,其房屋已换了主人。现住户告诉他:那家工人已搬到靠江边的棚户区去了。于是,“车夫”沿江边挨家挨户地寻找。经一个多星期的打听查访,终于找到了寄养孩子的这家工人。
哪知,一提起是来接孩子的,孩子的养母便号啕大哭起来。经解释劝导和安慰,养母才说:“家境困难,孩子又多,实在无法养活她。为让孩子能有个活路,已将孩子卖给汉口一殷实小康人家,做了那家的童养媳了,听说对她还好。”
“车夫”心里一惊,二话没说,立即让孩子的养母带他去找那户人家,见见孩子,了解情况。
到了孩子所在那户人家,刚进院子,就看见一个身材瘦小的女孩在水井边打水。一挑木桶有她半人高,瘦弱的她挑起水桶摇摆不定,水桶里不断泼出水来,孩子的裤管被水浇得湿淋淋的。当时寒冬腊月,孩子穿着单裤单鞋,两手冻得通红,手上、耳垂上长了许多冻疮……
孩子愣愣地望着来人,当认出她的养母时,立即“噗通”丢下水桶,跑过来扑进养母的怀里。养母抚摸着她蓬乱的头发,说:“跟你‘舅舅走吧!他是来接你的。”可说什么孩子也不跟“车夫”走,怯怯地说:“我不认识他,我不跟他走!我要跟你回去。”在这样的场合,养母也不便把话挑明,便抹去孩子脸上的泪水说:“不跟他走,也行。” “车夫”和孩子养母商量了一下,决定见见这家人的家长。
见面后,养母对这家主妇说:“孩子他‘舅舅还未见过这孩子,我们想接她回去住几天。几天后,我们送她回来。”主妇说:“孩子是我家花钱买来作儿媳妇的,看在‘舅舅的面上,就回去耍几天吧。一定要送回来哟,有些活还等着她干呢。”
这样,刘爱琴被平安地带回了养母家。
“车夫”向周恩来汇报后请示:让孩子在养母家住一段时间?还是带来?
周恩来当即表示:不能留在养母家。沉默了一会儿,周恩来说:“孩子从人家家里接出来了,如果养母和养母家人泄漏情况,会引来社会的关注。如果孩子在养母家住久了,收养童养媳那家的家长前来要人、或要钱,发生纠纷会惊动当局。若查询,容易暴露其身份。万一国民党当局知道了,对孩子、对抚养过孩子的工人夫妇都不利。”最后,周恩来指示“车夫”:“你一定想办法尽快安全地将孩子接来办事处。”
几天后,“车夫”又来到孩子的养母家,说明要按组织的要求带走孩子。同时,代表组织和孩子的亲人向工人夫妇表示感谢,还送上微薄的一点现金作为对工人夫妇的补偿费。
临行时,养母才告诉孩子:“你名叫刘爱琴,这个名字,是你生身母亲为你取的。”
刘少奇散失多年的女儿——刘爱琴,终于回到到了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
刘爱琴的到来,让邓颖超十分高兴,亲手为她洗脸、洗澡、梳头。 周恩来抽空来看望时,邓颖超让她叫“周爸爸。”刘爱琴爽快甜蜜地喊:“周爸爸。”周恩来抱起刘爱琴,仔细地端详着,亲吻着说:“真像你的妈妈啊!”见孩子穿着不合身的补丁衣裤,周恩来让通讯员找来小号军装为刘爱琴穿上。军装虽然不完全合体,但是穿上军装的小姑娘显得英姿飒爽!
不几天,刘爱琴和邓颖超十分熟悉了,常常问这问那。有时她问邓颖超:“我的妈妈呢?她在哪儿?我还没见过她呢!”邓颖超一下把刘爱琴搂进怀里,动情地告诉她:你的妈妈为革命牺牲了。她是你的好妈妈,我们的好姐妹,更是党的好女儿!党组织千方百计寻找你,让你回到亲人身边,这不仅是你父亲的愿望,也是你母亲的愿望,还是大家的愿望。我们送你去延安上学,你的父亲在那里……
有时,周恩来会亲切地问刘爱琴:“你记得你爸爸、妈妈啥样吗?”刘爱琴茫然地摇摇头。周恩来告诉刘爱琴:“你还有哥哥和弟弟呢!”他叹了口气:“已经打听到了你哥哥的下落了,他在你父亲的老家当放牛娃。我已经派人去接他了,不久就来到这里。可是,你的弟弟,现在还没有查寻到下落……”刘爱琴知道自己不仅有爸爸,还有哥哥和弟弟,感到分外高兴、幸福。
见孩子很懂事,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工作之余,就向刘爱琴讲述何宝珍革命的故事。
刘爱琴的妈妈何宝珍,小的时候因家境贫寒,10多岁就被卖给地主的一个女佣人当童养媳。地主家办有私塾,何宝珍借伺候女佣人的儿子读书的机会旁听。1918年,16岁的何宝珍坚定地和地主及那个女佣人解除关系,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她半工半读,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6月因参加揭发校长欧阳俊贪污腐化丑行的何宝珍,被校方监禁。后经衡阳党组织营救离校。无家可归的何宝珍经张秋之帮助,来到长沙借宿在时任中共湖南支部书记毛泽东的家里。在这里,何宝珍得到毛泽东的悉心指导,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久,何宝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了党的何宝珍同杨开慧一起,帮助毛泽东整理文件、资料。
后来,从苏联学习回国的刘少奇,来到毛泽东家里接受任务,经毛泽东介绍认识了何宝珍。端庄秀丽、朝气蓬勃的何宝珍,让时年24岁的刘少奇心中顿生好感。观察入微的毛泽东把他们相互流露的爱慕之情,记在心里。
1922年9月,毛泽东派刘少奇、何宝珍赴安源同李立三一起领导工人运动。两人在革命斗争中增进了相互了解,加深了感情。1923年4月一对有情人在安源喜结良缘。
婚后,何宝珍与刘少奇相互关心、爱护。大革命失败后,何宝珍将1岁的女儿刘爱琴寄养在汉口一个同情革命的工人家里。化名“王芳芬”的何宝珍随刘少奇到了上海,在白色恐怖中,何宝珍以教师的公开身份做联络员。1932年,刘少奇、周恩来等撤离上海到中央苏区工作。党组织见何宝珍未暴露身份,就安排她带着小儿子刘允若在上海坚持斗争。1933年3月的一天,她在街上行走,不料被叛徒认出,她设法摆脱了叛徒的跟踪。可是,她刚回到家收拾东西,准备带着儿子转移时,便衣特务就包围了她的住处。何宝珍知道难逃敌人魔爪,实在不忍心让幼小的儿子遭到不幸,她急中生智,将儿子推进站在一边不知如何是好的房东太太怀里,低声说:“以后会有人来接孩子的,请你帮我照管几天……拜托了。”随后,国民党宪兵冲进来抓捕了何宝珍。
1934年秋,何宝珍英勇就义于雨花台。
妈妈的英雄故事让刘爱琴泪流不断,妈妈的牺牲让她伤感,但妈妈的英勇不屈又让她自豪!
又过了几天,八路军办事处有人去延安,周恩来让他们将刘爱琴带去延安,交给刘少奇。此时,刘爱琴依靠在邓颖超怀里,不愿意离开刚认识的亲人。周恩来为刘爱琴抚去腮边的泪珠,说:“你爸爸在那儿,到那里更安全。”他还千叮咛、万嘱咐护送人员:从武汉到延安,一路都是抗日战场,十分危险,千万注意安全!刘爱琴含泪告别周恩来、邓颖超,随同办事处工作人员赴延安,终于同父亲刘少奇团聚。
(责任编辑:徐 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