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2013-04-29方红德
方红德
“学案”是经教师个人编写、集体研讨,再修改完善的过程而形成的,是以课程标准和现行教材为主要依据、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促进发展的学习方案。“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式,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学案的编写
学案导学的前提是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份优质的学案,而优质学案不是一蹴而就能完成的,是经过教师们认真思考,充分酝酿,集体研讨,反复修改而成的,它是备课组甚至是学科组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影响优质学案的因素很多,本文重点从三个方面对学案的编写进行了论述。
1. 学案的组成
学案内容一般包括:学习目标、课前导学、课堂学习(课堂探究)、达标测评、巩固训练、课后反思六个部分。“学习目标”就是选用学科组统一分解确定的课时目标,学案后续内容的安排、材料的选取、学法指导等都是围绕达成学习目标服务和展开的。“课前导学”就是将学习内容问题化处理,引导学生根据学习问题进行主动学习——即预习;“课前导学”是一个学习前置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是当前“先学后教”教学思想中“先学”的行动体现。“课堂学习(探究)”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解决预习中未能解决的学习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师生在课堂内重点着力的部分,是学案的核心。“达标测评”是根据学习目标要求,选择一些有针对性、典型性、递进性的习题,检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的完成情况。达标测评有两个作用,其一是通过做达标测评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其二是通过测评,了解学生达标情况,为后续作业布置和个性化辅导提供原始材料。“巩固训练”是根据课堂反馈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课后反思”是引导学生每一次学习之后,简单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课后反思内容有助于学生今后复习时,突出复习重点和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2. 学案的选材
编写学案的教师在叙述学习目标时,必须使用经过学科组分解后达成的具体的、可操作的课时学习目标,而且要真正理解和吃透学习目标的内涵,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学习目标的导向、激励、调控和监控作用;然后再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学习内容的难度、学情的实际等选择合适的材料、例题、习题、测评题、拓展题等。在选择课本以外题例时,科组要求做到三选:先从网络或教辅资料选取基本符合要求的习题(海选),然后从海选的习题中删去不太好的习题(筛选),再从剩下的习题中,选择符合要求的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习题(精选)。由于基础较差学生学习物理的整体能力不是很强,所以选题时,教师对那些综合性很强的难题、偏题、怪题、旧题等基本上不要选,主要选择能服务于学习目标的、与课本难度相近或稍微大一点的习题,或选择题干条件变化时又能产生新问题情境的习题,或选择题目有多个设问,且设问难度逐渐递进的习题等。
3. 学案的形成
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按下面三个程序编写学案:第一阶段是备课组长提前一周安排好下一周学案编写任务,各课时学案编写教师根据学案编写要求,先进行独立思考,结合学习目标、教材、教辅、网络资源等材料,编写学案初稿,提前发给成员教师。各成员教师对学案进行分析和研究,做好集体备课时交流研讨的准备。第二个阶段是集中研讨阶段。由于各教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尽相同,个人编写的学案难免有不足之处,需要集体研讨进一步完善。具体做法是:在规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内,先由学案编写教师重点讲述:①学案编写和设计的意图。②如何根据学习目标,组织、选择和使用相关资源。③编写学案时遇到什么困惑。④学案、课本教辅等的综合使用建议等内容。再由其他教师根据自己对本课时内容的理解,提出学案修改的建议,再由学案编写教师根据讨论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定稿,印发给教师和学生。第三阶段是各成员教师拿到定稿后的学案,再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对学案进行个性化的增、删、变、改等的处理,形成适合自己个性的具有本班特色的优秀学案。
二、学案的使用
没有有效使用的学案,即使学习目标再明确,学案编写得再好,也不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学案必须通过有效使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 学案的课前使用
一般在上课前两天将学案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学案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和设置的问题,开始预习,完成学案导学部分的要求,阅读教材,思考学案提出的问题,并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在学案上。课代表第二天将学案收集上交给教师检查。以学案为载体引导学生预习,改变了学生以前不愿预习、不会预习的不良习惯,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学案的课堂使用
教师在检查学生学案的基础上,基本上了解学生对学案内容掌握的整体情况,课堂教学中就能集中精力和学生一起解决学案中未能解决的重难点问题。解决重难点问题时,一般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如果不是很难理解的内容,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再进行适当的点拨;如果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可考虑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来解决问题;如果是很抽象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播放视频和flash动画等方式,展现物理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有关内容。如在学习“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时,学生解答小船过河的问题总是出错,为此,教师在课堂上播放了小船过河的flash动画给学生观看:何时位移最短、何时时间最短,当水流速度增大时,船的速度如何变化等,再让学生思考或讨论相关的问题,就能较好的解决此类问题。利用学案解决重难点或疑点问题时,教师要尽量引导和指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课堂达标测评要限时完成,尽量当堂反馈测评结果,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效果,为后续弥补未能达标内容和课后个别辅导提供第一手材料。
3. 学案的课后使用
学生课后可以继续利用学案研究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整理课堂学习要点,记录在学案上,便于今后复习使用;可以在学案反思栏目记录本课时学习的收获、困惑等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及学案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增强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由于学案内容是根据学生实际精编而成,有很强的实用性,在期末复习、甚至是高考备考复习时,都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要求学生把学案整理成册,妥善保管。为了加大学生对学案保管的重视程度,每次单元测验和阶段测验,都要有不少于30%的试题直接来源于学案的经典例题或习题,以督促学生保管好学好,并鼓励学生课后经常复习学案,真正理解和掌握学案的内容。
责任编辑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