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质存在的问题

2013-04-29廖珊珊

师道·教研 2013年7期
关键词:技术学校幼师职校

廖珊珊

近年来,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迅速,同时,各地私立幼儿园的普及极大地促进了职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在这种繁荣的背后,却突现出一些问题,值得人深思。

一、学前教育专业门槛偏低,生源良莠不齐,形成了幼师素质低下的局面

职业技术学校的入学模式在最大程度降低了入学门槛,接纳了不适应或不愿适应在普通中学就读高中的学生。同时,为了保护生源,又在最大限度上放宽了学业要求。学生们在职业技术学校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进行学习。他们来自于不同的环境,又组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新环境。职业技术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班级无一例外地也是如此的组合。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班级里,我们虽然不乏看见勤奋上进的学生,但也看得到不少不思进取的学生,还有些一只脚迫不及待地跨进社会的学生。处于青春期的他们绝大多数喜欢以自己的意愿安排自己的学习或生活。在学校里,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时,教师们面对学生的较为强硬的自我态度往往有些纠结。我们不得不承认,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表现出来的极度自尊的现象是无处不在的。这其中包括无视别人的善意的劝告,逃避责任和义务,缺乏自我挑战的务实的处事态度等等。

在学习基础和能力上学生们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职校学生中,聪明的孩子比比皆是,但是综合素质强的学生很少见。他们或是擅长于某一方面的学习,或是感兴趣于某个课程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的判断容易走极端。有些学生过高估计自己的学习能力,在某些课程上表现得出色些,就会以此沾沾自喜;有些学生看不到自己的优势,缺乏自信心,妄自菲薄,也很让人担心。在学前教育的班级里,对专业课的学习的兴趣比对文化课的兴趣强;对美术手工课的兴趣比对舞蹈钢琴声乐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取决于课程的趣味性和个体接受程度。学生们的这种表现,其原因应该归结于学生们的非智力因素存在着问题。

我们职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走上就职岗位,在较好的幼儿园都要进行职业培训。他们对录用的学生最不放心的就是个人素质问题。有些幼儿园招聘学生时,公然地说:“我们看中的是学生本来的外在素质。其他的技能我们可以培训。”这说明了招聘单位对职校学生的素质是不放心的,对她们的在校学习情况持有怀疑的态度。但是,岗位缺工现象的严重性迫使他们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录用决定。幼师的素质偏低已经是公认的社会现象。有一位做教师的家长对我说:“我不指望孩子在幼儿园学的多好,我只希望老师对我的孩子好一些就行了。”在一家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中,一些家长对该园的年轻教师进行严厉的指责,原因是该园的教师们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粗俗和幼稚行为让在场的家长们忍无可忍。

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未来职业价值取向不明确,普遍存在不作为的学习态度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灵活性和随意性较强。在学生当中,认为幼师工作为首选的学生并不在多数。我们学校创办幼师专业近十年,2004至2008届的学生尚坚持在幼教岗位上的屈指可数。她们将就业的工作范围扩大到文员及服务行业,甚至早早相夫教子。她们就读学前教育专业的目标很模糊。选择专业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家长的选择,有些是逃避自己畏惧的课程,有些是认为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好玩,好混。所以,对待课程学习,学生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她们大多数只是关心是否能通过检测,而忽视体验学习带来的愉悦。故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在校学习缺乏专注性,普遍存在被动地、不作为的学习态度,也不难理解了。

在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并不因为头顶上带着“教育”的光环而显得与众不同。松散应付、消极倦怠的不良学习情绪非常普遍,勤学苦练的学生显得凤毛麟角。心情好点就学点,不想学就不学。在这种学风下,能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及学习要求的学生已经是很让人欣慰的了。笔者在担任学前教育专业班的班主任时,曾要求学生开卷有益,经过强制执行才勉强走上正轨。教师带学生参加技能比赛就很有体会,教师要坚持不懈地鼓励学生,督促学生,才能将比赛任务完成。我身边的同事为了组织学生参赛,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才知道。学生们的学习态度也决定了学生们对老师的态度。一些对学生极为友善甚至纵容的教师往往会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而对学生严格要求的教师可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方能得到肯定。

三、幼儿园办学模式的商业化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学习生活态度带来了影响

幼儿园办学模式的商业化给学前教育的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办幼儿园成了暴利行业。高收费、高强度,低工资、低素质造成了这个行业的恶性循环。即便在高投入的私立幼儿园,每学期动辄上万的学杂费,也没有相应地提高教师的待遇。这类幼儿园对教师的录用可能在形象上有所要求,但在业务素质上并未做出更高要求。在普通私立幼儿园,学费水涨船高,幼师的待遇却很不尽人意。面对不用发愁的生源,有些幼儿园甚至低薪聘请没有专业水平的阿姨充当教师。入园工作的门槛一降低,幼师的价值也相应降低了。我们惊讶地看到很多在校期间表现很一般或者很不好的学生进入幼儿园工作后,表现得很积极很努力受到园方的赞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职校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强,另一方面也是幼儿园对幼师素质要求偏低,由此产生的默契。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这种就业情况下,很多学生都是以走一走看一看的心态,摇摆不定地进入这个行业。他们对自己工作的待遇感到无奈,对自己的工作性质缺乏理解。在职校学习时,老师们从敬业的角度教导学生,督促学生,而学生们却把对知识的掌握的要求放在进入行业后的需求上。学生和教师打了个擦边球。同样的技能学习,做人修养的培养,有些学生在校期间不好好学,工作后花大价钱去恶补,以适应就职的需求。

这样的状况,对我们的学前教育事业的影响是什么?对我们职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起到了怎样的心理暗示呢?读书期间不好好学技能,不好好学做人,都不会影响将来的就业。只要社会上有这样的职位需求,就不愁没有饭碗。当发达国家的孩子在幼儿园学会微笑,学会说谢谢,我们的幼师还要重新进行职业培训,开始学习微笑,开始学习说谢谢,这是不是职业教育与社会文明的脱节?我们希望的是职校学前教育专业能培养较高素质的幼师,同时,也希望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竞争获得满意的工酬。在两者的平衡中创造和谐,创造质量。不要耽误了孩子。

责任编辑 潘孟良

猜你喜欢

技术学校幼师职校
长春职业技术学校简介
CLASS STRUGGLES
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
幼师之歌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我的职校我的梦
我骄傲,我是毕节幼师人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