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公牍文简论
2013-04-29仲秋融
仲秋融
摘 要:三国公牍文既是公务与文学的完美结合,也具鼓煽文风、影响政局的一面,曹魏陈琳之辈的檄文、孙吴陆逊、薛综的上疏、蜀汉诸葛亮的教文等程度不同地在精神上起到鼓舞、号召效果,在军事上有着谋断、指导作用,在文化上发挥养成、教育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魏檄;吴疏;蜀教;公牍文
中图分类号:I0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203-02
褚斌杰先生曾定义公牍文为:“古代朝廷、官府通常所使用的公事文,亦简称‘公文。公文,一般可分为上行公文与下行公文两大类,上行公文主要是指臣下给帝王的上书;下行公文主要是指帝王给臣民的旨令。”[1]公牍文在秦汉时期走上规范化道路,汉代行政“皆成于令史”,文牍较前代而言数量大增,也不乏名篇,时至汉末三国,臣工公牍文在军事谋略上显示出独特的风采,幕僚工作的场所也是文学创作的舞台,其时文牍数量不少,佳作迭出,尤其在精神上起到鼓舞、号召效果,在军事上有着谋断、指导作用,在文化上发挥养成、教育意义,值得进一步探究,本文将选论其时较有代表性的臣僚公文,以窥得一斑。
一
三国中,曹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建设方面开展得最好,百家涌动争鸣,现存文牍上千篇,其主曹操本身就是公文创作大家,手下的幕僚群体也很有实力。军事参谋荀■“领典枢机”,文牍有《迎驾都许议》、《散斋得宴乐议》等,主簿蒋济创作有《为毕轨击鲜卑失利表》等多篇公文,另如华歆《谏伐蜀疏》、王朗《劝育民省刑疏》、王肃《论秘书丞郎表》、钟会《移蜀将吏士民檄》等都是优秀之作。其中以陈琳檄文最为出色,《文心雕龙·檄移》曰:“檄者,■也。宣露于外,■然明白也。……故其植义■辞,务在刚健:插羽以示迅,不可使辞缓……故檄移为用,事兼文武,其在金革,则逆党用檄,顺命资移,所以洗濯民心,坚同符契,意用小异而体义大同,与檄参伍,故不重论也。”[2]檄乃宣战告示,优秀的檄文能抓住敌方要害,震敌于战前,具有强烈的鼓舞、号召力量。陈琳素以擅写文牍著称,在未归附曹操前曾是大将军何进主簿,所做《为袁绍檄豫州文》历数曹操罪状,毫不留情。官渡战后,陈琳为曹军所俘,曹操既往不咎,收于麾下,陈琳为曹魏的策反工作写下的《檄吴将校部曲文》很好地反映了魏文牍企图在精神上起到鼓舞、号召的效果,其文起篇就劝诱孙吴将校部曲弃暗投明,做出明智判断,切勿为孙权蒙蔽,后指出:“是以大雅君子,于安思危,以远咎悔;小人临祸怀佚,以待死亡,二者之量,不亦殊乎?”[3]此番言论目的在于“订信慎之心”[2],使招降工作首先具有道义和事实两方面的合理性,立之以义。威逼利诱也成了该檄从精神层面击垮对手的伎俩:“丞相衔奉国威,为民除害,元恶大憝,必当枭夷。至于枝附叶从,皆非诏书所特禽疾,故每破灭强敌,未尝不务在先降后诛,拔将取才,各尽其用。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翘足引领,望风■应。昔袁术僭逆,王诛将加,则庐江大守刘勋,先举其郡,还归国家;吕布作乱,师临下邳,张辽、侯成,率众出降;还讨眭固,薛洪、■尚,开城就化;官渡之役,则张■、高奂,举事立功;后讨袁尚,则都督将军马延、故豫州刺史阴夔、射声校尉郭昭,临阵来降;围守业城,则将军苏游,反为内应,审配兄子,开门入兵;既诛袁谭,则幽州大将焦触,攻逐袁熙,举事来服。凡此之辈数百人,皆忠壮果烈,有智有策,折冲讨难,芟敌搴旗,静安海内,岂轻举措也哉!”[3]为了加强号召力量,陈琳更是不惜耗费笔墨具体举出刘勋、张辽、薛洪、张■、马延等一系列“有智有策”之人,说明“识时务”于各方皆有利无害之事实,随势而下,“审邪正之津,明可否之分,勇不虚死,节不苟立,屈伸变化,唯道所存”[3],一气贯注,使读者在心灵上收到极大震撼,精神上产生认同。作为权力博弈的政治文书而言,由于曹魏灭吴的主客观条件均未成熟,结果无人来降,《檄吴》终成“一纸空文”。但作为文学作品而言,《檄吴》是成功的,在当时就受到曹操激赏,提升了军中士气,千载之下读之仍令人热血沸腾。
二
孙吴现存文牍约有二百余篇,大部分是幕僚所作,较出色的有薛综《上疏谏亲征公孙渊》、诸葛恪《谏齐王孙奋疏》、陆逊《陈时事疏》等。孙吴秘书文牍的整体创作水平相对较低,乏陈琳般惊世之才,却也非毫无智谋之见,尤以上疏文可窥得:“疏者,布也。布置物类,撮题近意,故小券短书,号为疏也。”[2]“表者,明也,标也,如物之标表。言标著事序,使之明白,以晓主上,得尽其忠曰表。”[4]表与书(疏)功能大同小异,关系密切,表继承了前代的书、疏体。陆逊表文在孙吴有一定特色,“孙权为将军,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5],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曰:“伯言(陆逊)蹇蹇,以道佐世,出能勤功,入能献替。谋宁社稷,解纷挫锐,正以招疑,忠而获戾。”[6]陆逊一入仕便掌管人事工作,作为孙权统治集团的重要幕僚,经常出谋划策,上表疏发表意见。安境保民是陆逊军事思想中重要的一点,其文不仅是秘书具有军事先见谋略之作,也折射出孙吴整体的偏安战略,如其在建安十一年的《建议平山寇》曰:“夫腹心未平,难以图远。”[3]黄龙二年,《请勿取夷洲及朱崖疏》道:“今江东见众,自足图事,但当畜力而后动耳。”[3]特别夷陵一战,陆逊《上疏请缓攻刘备》在军事上有着谋断、指导的作用:“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荆州可忧。今日争之,当令必谐。备干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臣虽不材,凭奉威灵,以顺讨逆,破坏在近。”[3]全文对防线关键性有精准的见解,对战略、战术亦详加分析,起到稳定士气、民心的效果。同为信守吴国“攘外必先安内”的上疏文,薛综上疏孙权,屈尽了征伐辽东其中利害关系:“卒闻大军之至,自度不敌,鸟惊兽骇,长驱奔窜,一人匹马,不可得见,虽获空地,守之无益,此不可一也。加又洪流□漾,有成山之难,海行无常,风波难免,倏忽之间,人船异势。虽有尧舜之德,智无所施,贲、育之勇,力不得设,此不可二也。加以郁雾冥其上,咸水蒸其下,善生流肿,转相污染,凡行海者,稀无斯患,此不可三也。”[3]当时吴主孙权贸然做出亲征辽东的决策,薛综从孙吴实际情况出发极力劝阻,提出冒险征辽东在战略上不可取,有理有据地指出“中国一平,辽东自弊”,条陈要害以启王心。
三
乱世更显人才宝贵,赵翼《廿二史札记》言三国用人特点:“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而其用人亦各有不同者”,“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7]。曹操选才但求“为我所用”,置陈琳为记室;孙权以“意气”拉拢江东大族,任陆氏以要职;刘备卒后,诸葛亮位居“高参”,更是左右兼顾,苦心经营。三国中,蜀国各方实力均难与魏、吴相抗,传世文牍亦仅存百余篇,但如马超《立汉中王上言汉帝》、许靖《奔孔■由自表》、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与群下教》、《街亭之败自贬疏》等也常为人所称道。“三国词彩之丽无逾魏都,至于文奏忠挚深切,有典诰之遗,则唯蜀之诸葛亮。”[8]其中尤以诸葛亮的公牍文最为感染人心,在文化上发挥养成、教育的意义,影响深远。教文是一种下行公文,刘勰《文心雕龙·诏策》述“教”渊源曰:“教者,效也。出言而民效也。契敷五教,故王侯称教。昔郑弘之守南阳,条教为后所述,乃事绪明也。孔融之守北海,文教丽而罕于理,乃治体乖也。若诸葛孔明之详约,庾稚恭之明断,并理得而辞中,教之善也。”[2]清人王兆芳《文体通释》云:“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诲也。古天子用教,汉以后惟王侯大臣■教。主于施文训诲,俾知法度。源出伏羲《十言之教》,流有《神农之教》、《周先王之教》及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汉张敞《告絮舜教》、朱博《出教主簿》。孔融、蜀武侯多教文,《文选》列教。”[9]教作为一种文体源出伏羲,是上施下效具有极大权威性的公文,上文提及蜀武侯诸葛亮之教文“详约”,从现存《答蒋琬教》、《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罢来敏教》等来看确实如此,严可均《全三国文》中辑录亮教有八篇,另《诸葛亮集》收亮教十七篇,在这些教文中传达出诸葛亮鞠躬尽瘁、教民治国的理念与信仰,如《与群下教》:“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敝■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此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反,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10]《劝将士勤攻己阙教》:“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校变通之道于将来;若不能然者,虽兵多何益!自今以后,诸有忠虑于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成,贼可死,功可■足而待矣。”[10]刘备卒后,诸葛亮肩荷多职,协调内外利益矛盾,其教疏文深刻反映出武侯经营蜀国的良苦用心。亮教循循善诱、情理并茂,远使能者来降;步步为营、忠心可鉴,近抚新旧势力。文字传达教化力量,文牍流淌忠信血液,使得千万年后人们还能想见孔明当年舌战群儒、誓师北伐时的滔滔风姿。
当然,三国公牍佳篇远不止这些,魏檄、吴疏、蜀教只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部分,它们既是公务与文学的完美结合,也具鼓煽文风、影响政局的一面。三国特殊的政治环境与其时幕僚那种运笔帷幄的军事谋略、行云流水之文学造诣,成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及公牍文,曹魏陈琳之辈的檄文、孙吴陆逊、薛综的上疏、蜀汉诸葛亮的教文等程度不同地在精神上起到鼓舞、号召的效果,在军事上有着谋断、指导的作用,在文化上发挥养成、教育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刘勰,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3]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4]萧统.李善: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
[5]陈寿,裴松之.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袁宏.钦定四库全书会要[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
[7]赵翼,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4.
[8]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18.
[9]王兆芳.文体通释[M].北京:中华印刷局,1925.
[10]诸葛亮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