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初中科学“情境”问题的创设

2013-04-29钱晓爱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3年7期
关键词:初中科学高效课堂情境

钱晓爱

摘要: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从问题开始。课堂上,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问题、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而科学学科更加贴近生活,更需要创设情境。本文拟从教学过程中巧妙创设情境问题,来激发探索欲望、发展学生思维、点燃探究热情、促进创新思维的生成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实现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科学;情境问题;高效课堂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识矛盾,造成一种心理冲突,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由此可见,问题意识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前提。同时科学学科贴近现实生活,教学中教师应设法创设一些的情境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本能和欲望,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探究。而情境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气氛”,它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由地去想象、去思考、去探索、去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并可伴随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果能创设好“情境问题”,就能为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奠定基础。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问题”,实现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探索欲望

科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许多科学知识的引入都是从生活情境中开始的。新课标指出:“科学教学是科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科学教学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引各种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科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的欲望,以及学好科学的愿望。”所以,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生活化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激发探索欲望。

案例一:在学习《汽化》一课时,笔者先巧问“平时生活中,大家有什么办法使洗过的衣服尽快晾干呢?” 这是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问题,所以很多学生争着回答具体的方法。这时,笔者从讲台桌下拿出一件湿衣服,笑着说:“谁愿意上来试试看。”衣服一拿出来,教室里气氛活跃,学生们多愿意试试,这个小小的生活化问题,为本节课的新知识的传授,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学生也很快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角色。又如在学习《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课时,笔者先列举有待解释的生活现象,如在北美的草原上生活着一种犬鼠,它生活在地下的洞穴中,科学家在考察中发现,草原犬鼠生活在洞穴有两个出口,其中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有隆起的圆形土地,草原犬鼠为什么这样做呢?然后让学生去想。这样,很自然地就将学生引入到与所学内容相关联的问题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在科学教学中,巧引生活化问题,充分了体现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教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还原科学知识的生活背景,把书本上的科学知识放到生活中来学习,把书本上的科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以此达到课堂教学的实效。

二、创设故事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它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是中学生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巧引故事化问题,使学生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案例二:在学习《升华和凝华》一课引入时,教师先讲述以下的故事:1779年冬,在俄国彼得堡的一个寒夜,市中心一个大厅里灯火辉煌,热闹非凡。六千支燃烧着的巨型蜡烛,把大厅里的气氛烘托得更加热气腾腾。原来这里正在举行盛大的舞会,夫人小姐、名流雅士拥满大厅,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有的人还淌着汗水。正当大家跳得如痴如狂时,一位小姐突然晕倒在地,旁边的人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有人喊道:“快快打开窗户。”当人们打开窗户后,刺骨的寒风通入大厅,这时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大厅里竟然飘起雪花。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面面相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大厅里的雪花从何而来呢?大家能解释这些问题吗?这样的引入就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创设这样的情境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寻找与此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点,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让学生去体验甚至顿悟当然,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产生巨大的诱惑力,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去拓宽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地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创设矛盾情境 调动积极思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时机巧引矛盾化问题情境,使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构成学生认识活动的内部矛盾,形成强烈的解决问题的内部动机,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案例三:如在学习《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师:你们知道大气层的气温随高度会怎样变化?

生:高度越高,气温越低。

师:是的,在海拔高度为3000米时,气温约为—2℃,当海拔为6000米时,气温约为—24℃,当海拔接近10000米左右时,气温降到—50℃以下,那么当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时,空调要将机舱外的新鲜空气引入舱内,应当对空气进行加温还是降温呢?

生:外面的气温那么低,当然要加温了。

师:但事实却是,飞机上的空调实际上要对空气进行降温,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样就很自然地将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引导出来。

教学实践表明,矛盾化的问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活动,诱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使学生一直处于高度积极的思维状态,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四、创设活动情境 点燃探究热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所要学习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与一定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经历、亲自探究、体验新知识的获得,这不仅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且也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

案例四: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活动的平台:先给学生发一个凸镜和一张纸,然后让学生在纸上写个人字,再让学生在不同距离通过凸镜观察人字,最后在问学生看到什么?这时学生可能回答说:倒立的缩小的人字,倒立放大的人字,正立放大的人字等等。针对这些,同学们有什么问题要问的有没有。于是学生们可能会提出很多的问题:1.像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2.到底什么原因会引起像的变化呢?3.像与物距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这样的活动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积极状态下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中;而且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就连平时不太爱学习的学生,也正因为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物品作为探究的对象而变得积极主动,激发出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探究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效果。

五、创设悬念情境 诱发自主探究

所谓悬念,就是“悬而未解 ”的问题。悬念巧引得当,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诱发学生自觉探究。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重难点和探究顺序,巧引一些有悬念的问题情境,贯穿其中,让学生带着迫切要求和解决问题的愿望积极主动探究,造成一种解决问题的积极状态。

案例五:为了使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学习也体现出“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景:(情景1:据说波曼尔死亡谷探险之后,回来编写了《波曼尔历险记》,竟然畅销全国。假如那次你也参加来了探险活动,你有什么办法从山谷中取出一瓶洞内气体带回学校让老师检验?情景2:波曼尔很庆幸自己还活着,于是就进了一家客栈,买了几瓶白酒来庆祝。谁知他喝多了,抽烟时不慎点燃了酒精 ,在桌子上烧了起来,他吓得叫救命,幸亏老板及时赶到,拿着一只东西朝火喷了几下,就灭了火。波曼尔问老板:“究竟喷出的是什么,这么快就使火熄灭了?”情景3:波曼尔不敢再喝酒了,就向老板要了一瓶雪碧。当他一拧开瓶盖,瓶内突然冒出了很多气泡。咦,怎么会这样?波曼尔仔细一看,“碳酸饮料”?设问:碳酸是什么?放出的气体是什么?如何证明?如何设计实验?),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课外相互交流探讨,发现新的问题,甚至对新问题进行再探究,因为学生对某一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自己的实验体验中,而不可能只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讲授、演示就能完全建立的,所以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作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从而使“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的思想方法,即“思考什么,怎样思考,遇到困难时怎么解决”,从而达到培养科学思维方式的目的。

六、创设学习情境 营造探究氛围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与探究内容相应的教学情境,以境生情,分散教学难点。利用活泼可爱的动画形象,声画并茂等效果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催化启动学生的内驱力系统,燃起学生学习科学兴趣的火花,诱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参与意识。

案例六:在《科学》第三册“气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探究活动中。根据学生普遍喜爱足球运动和电脑游戏的实际情况,首先分小组在大屏幕前进行“罚直接任意球” 电脑游戏赛。让学生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去感受“球被踢的位置”和“球飞行的弧线”间的联系。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

创设情境,激起导入,课堂气氛被渲染起来了,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的兴趣。因此,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努力创设轻松、生动的教学情境,给学生科学探究提供了良好的氛围,让学生用心去感悟、去积累、去体会、去探究。

七、创设想象情境 促进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要比知识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应巧引想象化问题,让学生在某一情境下,展开想象的翅膀,身临其境,综合所学知识,学以致用,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提出一些想象化问题。例:假如世界没有摩擦力,或者地球没有引力,世界将怎样?假若记忆可以嫁接,人类的智慧将怎样?假若克隆人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将怎样对待?从而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激发了学生奇异的联想,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生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巧引一个简单的问题,就可引发学生无穷的想象,激发学生去创造,这对学生创新思维的生成极为重要,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也极为重要。

总之,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之一。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深入地分析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巧设各种的问题情境。孩子们就能在情境中,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表达出来,再通过教师机智的引领,课堂就可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佘玉春.新课改背景下的情境教学[J].上海教育科研,2011(7).

[2]陈莎莎.浅谈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广西教育,2010(5).

[3]余文森.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J].教育发展研究,2007(7-8).

[4]王小燕.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初中科学高效课堂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护患情境会话
微课不微
浙教版初中科学“阅读材料”教学对策初探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