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

2013-04-29白洁

黑河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榜样道德

白洁

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书而忽视育人是脱离实际的教学,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我们重视情感的作用,原因在于它能使知识转化为思想,进而以思想指导行动、推动行动。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呢?

一、了解学生各方面的需要,并努力满足其合理的需要

人的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因而也是产生情感的根源。彼得罗夫斯基认为,人的情感根源在于各种需要,当已激起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反之,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所以,我们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需要,并从实际条件出发,满足其合理的需要,纠正不合理的要求,培养积极情感。

二、在对学生进行道德认识教育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情感

人的情感有感染性和敏感性的特点,学校应有计划地利用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和教师的情感去以情动情,以情感人,促进学生思想感情的积极变化。比如,讲勇敢、诚实、维护集体利益的行为时,用充满赞赏的语言和表情,引发尊敬、羡慕的感情;讲欺骗、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时,伴以不满、指责或否定的表情和语言,激发学生愤慨、厌恶的情感。

三、提供榜样的具体形象和生动事例,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青少年正处于积极探索人生之路、寻找自己榜样的时期,这需要我们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进行模仿,而英雄是社会道德准则的典范,具有生动性和感染性,可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选择具有时代特征的英雄人物,组织学生开展学习英雄的活动,这有助于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黄继光、白求恩、雷锋、张海迪等英雄人物的形象和事迹对青少年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以及自我牺牲精神等。具体的道德形象往往使人难以忘怀,因而与这种形象联系的情感便成为一个人经常产生类似道德行为的强大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有道德教育意义的各种文艺作品,经常有意识地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和这些人物进行对照、体验,这对于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以境育情,以行言情,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环境中,使其处处受到积极情感的陶冶。

四、激发和保持学生健康的道德情感,预防和消除不健康的情感

对他人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为集体或自己的成绩激动兴奋,面对挫折失败难过伤心等,这些都是健康的情感。嫉贤妒能、得意忘形、幸灾乐祸,遇到一点儿困难就灰心丧气等,这些是不健康的情感。作为教师,应该在学校教育中帮助学生分清这两类情感的不同性质和后果,引导他们以健康的道德情感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他人、自己和周围的事。

总之,作为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学校教育在益智的同时,让学生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在情感上引导学生成为优秀的人。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榜样道德
什么叫美好的道德教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