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央企引领美丽中国

2013-04-29郝幸田

企业文明 2013年7期
关键词:绿色

郝幸田

中国中央企业遵循行业发展规律,高度注重生态环保,走绿色发展之路,充分发挥了作为大型央企和行业排头兵企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为构建两型社会及美丽生态中国作出了积极贡献,无愧于国有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典范。

绿色发展看央企,春风过处满眼绿。近年来,中央企业保持了健康发展、绿色发展的好势头,规模总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日益优化,外向度不断提高,许多企业积极响应国资委号召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有利时机,不断拓展业务面,先后承建了众多的建设项目,为建设“美丽中国”助力,已成为全国主体经济,推动了全国经济的绿色发展。中央企业在加快企业发展过程中始终注重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认真推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严格遵循“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发展”的原则,取得了显著成绩,充分展示了负责任的国企形象。

中国华电——抢占绿色发展制高点

超前布局分布式能源,开启水电流域梯级开发的历史,风电产业从零起步,新增装机中清洁能源比重不断增加。成立于2002年的中国华电集团顺势而起,坚持绿色发展,打开了企业持续向前的广阔空间。

在广州大学城里,空气清新、碧水环绕,师生们工作生活中所用到的供冷、供热、供电都来源于一座分布式能源站。这里通过能量的梯级利用,使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可以达到78%,远高于传统的火电厂和热电厂。而且,这座能源站的环保效益相当明显,二氧化硫和固体废弃物排放几乎为零。

这座全国最大的分布式能源站是华电集团布局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重要一环。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指冷、热、电系统以小规模、小容量、分散式的方式布置在用户附近,利用燃气轮机等方式发电,通过对做功后的余热进一步回收,用来制冷、供暖和提供生活热水,从而实现对能源的梯级利用。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总体水平还不高,且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时期,发展分布式能源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2012年11月4日,由中国华电集团投资建设的我国首座智能化生态电厂在山东莱州投产发电。该项目采用三维数字化设计运营,单机容量最大,设计煤耗全国领先,不占耕地资源和淡水资源,废水实现零排放,是国内首座智能化火电厂。华电莱州一期工程全部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环保理念建设。厂区建设在海边滩涂盐碱地,完全不占耕地和农田;电厂供水采用海水淡化技术和城市中水,不占用当地淡水资源;设计发电煤耗仅为每千瓦时268.5克,试运期间各项经济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内百万机组先进水平。同时,电厂采用圆形封闭煤场,实现“零污染、零损耗”;高效静电除尘器效率达99.7%,脱硫效率达98.3%,灰渣及脱硫石膏全部实现综合利用;厂内污水和废水经处理回用,实现污水“零排放”。最特别的是在循环经济利用方面,机组循环水排水口设计改装为水轮发电机房,每年可多发电700万度,相当于在火电厂里建起了水电站。

中化集团——以高环保标准大做“绿色”生意

在全球环保标准不断提高之时,中国的化工企业对“绿色”生意的投入水涨船高。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从2006年至今,科技投入年均增速超过50%。绿色的新一代制冷剂技术研发获得突破,预计产品3年后投放市场。在不破坏臭氧层的同时,新一代制冷剂的温室气体效应将大为降低。可令臭氧层免遭破坏、制冷效果好的HFC-134a,被视为氟利昂的很好替代品。加入旨在保护臭氧层的《蒙特利尔公约》后,中国强制汽车等行业的生产商停止使用对臭氧层造成破坏的氟利昂、改用HFC-134a。

在汽车、空调、冰箱年产量动辄达数千万甚至上亿台的中国,对HFC-134a的需求惊人。但其生产技术一度被垄断在西方公司手中,中国需要为此支付一笔不小的开支。花费近10年时间后,中化集团研发出了制造HFC-134a的关键——高活性长效氟化催化剂及其制造方法。从试验到量产,再到与国外产品竞争,成功完成了这一化工产品的自主研发。完全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得以改观,进口到中国的制冷剂价格迅速缩水一半。中化集团作为该项技术的所有者,也获得了回报——自投产至今已获利10亿多元人民币。如今,中化集团的HFC-134a产能已超过3万吨,成为亚洲最大、全球第三大生产商。占据中国汽车制冷剂40%市场份额的同时,每年还对外出口1.5万吨这种世界公认的高效环保制冷剂。除新一代制冷剂之外,中化集团的绿色生意越做越大。它的绿色农药、环保型肥料生意同样做得有声有色。

中国国电——绿色转型正当时

由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所属龙源环保工程公司设计的国内最大(30万千瓦等级)的电厂氨法脱硫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江苏宿迁电厂多年的难题。该系统脱硫吸收剂用合成氨替换了传统的石灰石。一场“神奇”的化学变革,不但从根本上解决了“石膏”涨价的问题,还带来了可年产2万吨的硫酸铵以及“额外”近千万元的硫酸铵销售收入。一旦该系统得以广泛推广,将有效解决高硫地区火电厂的烟气治理及脱硫成本难题。

近年来,由于火电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传统的以单一火电为主的经营和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加快转型升级,深入挖潜增效才是根本出路。国电龙源江苏如东15万千瓦海上(潮间带)示范风电场工程于2012年11月23日全部投产发电,标志着我国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场。该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可达到182 MW,年总上网电量约4.55亿千万时,约可供19万户城市居民1年的生活用电,可利用小时数超过2 500小时,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与常规火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3.6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7万吨,节约用水94万吨,社会效益、环保效益显著。

国电龙源电力在国内最早发展风电产业,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探路者。其牢牢把握住自主创新这个关键点,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开创了国内高海拔、低风速风电场先河;建成国内首个海上潮间带示范风电项目,为我国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作出了积极探索。

中国华能——清洁能源促绿色转型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火电厂脱碳项目——华能上海石洞口二厂二氧化碳捕集工程,采用华能所属西安热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捕集技术,全部设备国产化,每小时处理锅炉烟气量66 000标准立方米,年产二氧化碳12万吨,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显著。

华能集团清洁能源促绿色转型同样取得不俗成效。走进华能天津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示范电站,映入眼帘的是洁净的厂区。与传统燃煤电厂相比,这里看不到粉尘,也不见煤灰的踪影,更闻不到呛人的气味。

作为一家践行绿色理念的发电央企,华能集团在全国率先开展清洁煤发电技术研究,借鉴引进国外先进的IGCC发电系统的建设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吸收和再创新,建成我国首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GCC示范电站,也是世界第6座IGCC电站,标志着我国洁净煤发电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也由此掀开了我国洁净煤发电新篇章,将使我国清洁煤电技术跻身国际前沿,对于我国节能减排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

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是公认的最具发展前景的洁净煤发电技术之一,不仅单位煤耗低,而且环保性能好,污染物排放量约为常规燃煤电站的10%,脱硫效率可达99%,氮氧化物排放量只有常规电站的15%~20%。同时,IGCC能够同二氧化碳捕集、封存技术相结合,有望实现二氧化碳的近零排放。我国多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特点,决定了电力工业以煤炭发电为主的格局在相当长时间里不会改变。大力发展清洁煤发电,煤的清洁利用比开拓清洁能源发电更具现实意义。长期以来,华能集团在不断开拓洁净煤发电技术的同时,还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发电,实现绿色转型。截至2012年年底,公司低碳清洁能源装机达到2 830万千瓦,占总装机比重突破20%。

中国建材——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目前在中国近400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中,99%属高能耗建筑,再加上建材生产的能耗,用于建筑的能耗已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0%。中国建材北新集团创新的新型房屋却极好地诠释了“节能省地型住宅与公共建筑”的内涵。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镇的花园村项目采用了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新型轻钢结构体系作为主体结构,结构部分在生产线上预制加工成后,再到现场进行配装。这种房屋节能上采用的是外墙外保温技术,外门窗采用的是双层真空玻璃,节能效率大大提高。

与传统砖混体系房屋相比较,这种新型房屋使用的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少;在建造过程中节水、节材、节约能量;使用过程中节能保温,节约能耗60%~90%,寿命期达到后90%的材料可回收利用。这种新型房屋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建筑体系,可实现最高达90%的建筑节能效率。新型节能房屋对传统住宅的建造施工方式做出了颠覆性的变革,其工业化的内涵将“住宅建造”引向了“住宅制造”的全新境界,也对现有住宅产品的种种质量通病予以根除,是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

北新建材自主创新掌握的烟气脱硫石膏为原料替代天然石膏资源生产石膏板的成套技术,不仅避免了大量天然石膏矿产资源的开采,而且大量消纳所在地燃煤电厂所产生的工业固废。除此之外,北新建材还积极推动发展消纳钢厂高炉矿渣的矿棉板业务,消纳电厂粉煤灰的外墙板业务,成为资源综合利用的典范实践。

中国建材巨石集团通过创新型循环经济方案有效处理“三废”,昔日无处堆放的玻纤废丝如今成为公司的生产原料;原来被排弃的窑炉余热,如今被有效回收利用自制蒸汽;蒸汽冷凝水回收使用;中水回用实现污水零排放,等等,都显示出绿色企业和清洁工厂的价值所在。

中国国新——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近年来,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国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节能减排的各项政策和要求,采取多种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中国国新所属国星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年底投入使用水沙分离技术,在选矿厂投资建设水沙分离系统设备,生产尾水经过水沙分离设备处理,尾水和沙子分离,尾水入尾沙库沉淀处理,粗砂直接分离拉运至制砖厂循环利用,泥水经过专用设备处理后,清水达标排放,彻底解决了尾沙堆积占用尾矿库库容问题,确保了尾矿库的安全。

中国国新所属中国印刷集团公司持续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提升节能减排效果。一是淘汰了原来企业的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陈旧落后设备,整合了优良设备,积极引进新设备提高产能和质量,同时又能达到绿色、低耗要求;二是在主要原辅材料的选择上严格控制,根据不同印件的情况,尽量采用环保纸张、油墨和版材,从源头上有力地保障印品的绿色环保;三是建立实施废物管理制度,对废物进行分类处理,有效回收资源。中国国新将继续以加快节能减排技术进步为基础,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有效的机制和管理体制,推广先进的经验和做法,更加扎实地推进节能减排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绿色生产”,创建“节约型企业”。

中国黄金——打造绿色矿山典范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西藏甲玛项目环保投入占总投资的比例远远超出国家标准3%的规定,高达13.6%。其中,仅公路绿化就投入资金270万余元,矿山厂区绿化、植被覆盖投入180万元。选矿厂尾矿采取压滤干堆式排放、废水循环利用等国际上领先的工艺,真正实现了零排放,使矿区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在开发甲玛过程中,企业始终秉承绿色发展与民族团结和谐的理念,高度重视生态保护、绿化美化,全力建设花园式矿山。很多人担心,高原开矿会对本就脆弱的环境造成不可弥补的破坏。按照“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思路,中国黄金集团先后投入4 700多万元用于尾矿治理、污水处理、土地复垦和绿化美化。通过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设备,甲玛项目实现了工业废水的“零排放”,并大大减小了尾矿体积;选矿厂循环利用回水率达94.4%,为国内有色多金属矿山先进指标。项目开发中,企业还将原矿运输由地表窄轨改为地下平硐,减少了对地表的破坏;对并购之前企业所造成的重金属污水,投入2 700万元进行治理,保障了矿区人畜饮水的安全。

绝大多数矿山的粗矿石一般都是露天堆放,而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的乌山铜钼矿,在粗选工序建了一座世界最大的封闭式储矿堆。但考虑到满洲里雨量少、气候干燥、风大,尽管在经济上并不划算,但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扬尘污染,乌山铜钼矿还是把粗碎矿石搬进了室内。

在选矿工序,乌山铜钼矿大胆采用SABC碎磨工艺。这是世界普遍采用的先进工艺,却因为多年前的一次失败尝试,而止步于中国矿业。为了将污染降到最低,中国黄金集团决定冒险再试。结果,选矿工序最大的尘源——破碎车间和筛分车间被一台球磨机取代,不仅几乎消灭了粉尘污染,而且至少省去了8条传送皮带,节省了耗能、人力成本和土地使用面积。此外,乌山铜钼矿的生产用水,全部来自满洲里城市中水。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把城市中水用于有色矿山生产,不仅为在缺水地区发展矿业提供了借鉴经验,而且也解决了城市的中水排放问题。

大多数矿山的尾矿都是20%的固体加上80%的液体,如果直接排放,不仅可能因为液体渗漏而影响地下水,而且如果遇上极端天气,还可能导致泥石流或山体滑坡。乌山铜钼矿的膏体处理工艺将矿渣压成膏体,使大部分水得以回收再利用。膏体尾矿不扬尘、不渗漏,而且还会板结,消除了泥石流隐患,极大提高了尾矿库安全环保等级。目前,这项技术已被国家安监总局列为推广技术。现在世界平均水平是生产1吨矿石用水3.5吨左右,而乌山铜钼矿生产1吨矿石的新增用水量只有0.4吨,创了个世界新低。成功采用这些先进工艺,为中国矿业的绿色发展探了一条新路。

鞍钢——绿色制造成为核心竞争力

鞍钢长期以来致力于环境保护,珍惜地球资源,以一个社会责任承担者身份,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工艺设备,实践生态文明,创建“绿色鞍钢”,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能力,已成为鞍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鞍钢力求借助鲅鱼圈新厂,在节能减排、绿色制造等全球钢铁发展方向上作出表率。新厂通过对生产废弃物回收,实现了负能炼钢,吨钢耗新水全国最低、自发电量达到全部用电需求的70%以上,成为世界上第一座没有自备燃煤电厂的钢铁项目。同时积极开发海水淡化应用、沿海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前沿清洁能源技术,研发强度高、韧性好、质量轻、寿命长的新一代绿色钢铁产品。

在搞好生产经营的同时,鞍钢一直十分重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创建生态优美、环境友好型厂区。近几年来,鞍钢坚持打造生态型钢铁企业,引进专业绿化人员对厂区绿化进行科学规划,以厂区主干道为轴适地适树。截至2012年年底,鞍钢共栽种乔木538万株、灌木1 525万株、藤本植物272万株,铺设草坪360万平方米,冶金厂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鞍钢建湿地公园为主厂区“润肺”,鞍钢新规划建设的擢秀园位于鞍钢主厂区西侧,占地45万平方米,其中湖面面积8万平方米。按照规划,3年后这片空地将成为集湿地景观、核心水景、亲水平台、近水景观于一体的景观公园。擢秀园建成后,不仅为鞍钢主厂区内增加一个大型园林景观,对降低粉尘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取向硅钢产品质量、降低设备损耗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中煤平朔——走特色生态恢复重建路

中煤平朔公司建矿伊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企业经济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增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走出了一条具有平朔特色的生态恢复重建之路。

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于1982年。中煤平朔公司首创露井联采模式,是我国最大的露井联采企业,树起了中国煤炭工业的新标杆。

中煤平朔公司始终坚持企业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生态环保措施,露天矿区及周边区域实现了按计划复垦绿化,井工塌陷区得到了有效治理,矿区、生活区域实现了集中供热,所有废水得到复用或达标排放,煤矸石、煤泥得到有效利用,经济、社会、生态、环保综合效益显著,先后荣获山西省环保生态奖、山西省造林绿化先进企业等称号。2004年,公司通过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10年由国家环保部和发改委组织的全国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现场会在平朔矿区召开,与会的环保部和国家能源局领导及其他代表对平朔矿区的生态治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山东电建一公司——新能源项目注入绿色发展理念

中国山东电建一公司近年来注重发挥电建铁军品牌优势,大力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积极进军新能源产业,不断拓展业务面,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有利时机,先后承建了华能辛店、黄台、南京等电厂脱硝改造以及聊城垃圾电站建设项目,为建设“美丽中国”助力。

在承揽的华能辛店电厂两台30万千瓦机组5号~6号脱硝改造工程建设之初,该公司就制订出一系列环保施工细则,将项目定位为“给业主改造成一个绿色家园式电厂”。为减少污染,降低排放,他们精心选派业务精、素质强的队伍进行施工,大力开展文明施工管理,设备到达现场及时悬挂明显的警示标识;油漆、涂料等分类摆放;加强对老厂设备保护,签订环保施工协议书,保证不乱扔、乱烧垃圾,切实防止二次污染;同时增加反应器,加强废液收集,采用氨气进行脱硝的工艺流程,使之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对空气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净化了空气,减少了烟气污染,为绿色电力、绿色环保提供了保障。如今辛店项目施工人员正用自身的点滴行动诠释着企业绿色发展理念。

2012年9月5日,该公司中标承揽的聊城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安装工程垃圾处理量为600 t/d,焚烧线为2×300 t/d,汽轮发电机组为2×7.5 MW。这是该公司中标的首个生活垃圾发电新能源项目,该电站的建成,将对促进当地绿色环保、保持江北水城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发挥重大作用。

在生物质发电方面,公司先后承建了河南浚县、山东高唐、江苏射阳、浚县、固镇、吴桥、安阳、临沂、寿县、上蔡、平原等10余个发电项目,是电建企业承揽生物质项目最多、品质最好的施工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一台30 MW生物质发电项目可相当于每年节约煤6.5万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万多吨,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有毒有害气体2 400多吨、烟尘60多吨,减少灰渣排放量约1.84万吨,对有效缓解雾霾天气,还城市一片蓝天,给百姓一片绿地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

上海电力——打造发电企业减排新样本

2012年,中电投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率先在全国燃煤电厂开展PM2.5细微颗粒治理、湿式除尘和布袋式除尘、汞排放检测试点等先进环保技术应用。单单是细微颗粒收集装置,就可降低PM2.5的排放浓度30%,烟尘排放浓度20%。公司全年烟尘减排752吨,同比下降17.2%;二氧化硫减排9 305吨,同比下降47.1%;氮氧化物减排13 390吨,同比下降29.9%。

在上海电力下属的漕泾发电有限公司,紧邻杭州湾的卸煤码头,有着长达2公里的封闭传送带,传送带的尽头是2个直径120米的圆形封闭煤场。厂区里整洁干净,和人们想象中的污染严重的燃煤发电企业大为不同。

环保问题本身也是一个经济成本问题。有些新技术上的投资,可以靠工程减排节约下来的燃料成本消纳,有些则是要靠管理减排来解决。上海电力为了提高公司管理减排的水平,从2011年开始,就把原来设在生产部门的安全与环保职能独立出来,在集团公司、电厂等多个层级都设立了安全与环境保护监察部门,主要负责对节能减排和生产安全的监督管理,通过管理提升对减排的效果监测和成本控制。

在社会用电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多发一度新能源电力,就能少发一度火电。通过调整电源结构,也可以达到减排的目的。这就是结构减排。上海电力在结构减排方面也正积极运作。除了上马新能源、建设大机组,关停小机组也是上海电力的发力点之一。“十一五”期间,上海电力关停的小机组容量占到上海市关停总量的80%,关停数量和容量最大、单位能耗下降最大、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也最大。

结构减排需要企业布局,也需要政府的节能调度。优先调度能耗低、排放低的发电资源,让效率高的发电企业多发电,也是一种结构减排。上海电力正是利用工程减排、管理减排和结构减排,这三种“利器”,调动各方面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大庆油田——黑色油田的“绿色希望”

近年来,大庆油田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依靠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探索出一条生产和环保并进、经济和生态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黑色油田展现“绿色希望”。

如何克服油田快速开发过程中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努力延长油田的寿命,尽可能多产优质原油,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成为摆在大庆油田人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经过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油田人逐渐认识到:“黑老粗”的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必须立足长远,从黑色向绿色转型,由高产快速开发方式向清洁、节约、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

大庆油田把“环保优先”确立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企业总体规划、生产管理和组织安排等各个环节,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原油开采对环境造成影响。在总体规划上,制订实施《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纲要》,坚持环保规划优于油田开发和地面建设规划,可能带来重大环境影响的区域和资源浪费严重的项目一律不开发。在生产管理和组织实施上,明确建设百年油田、绿色油田是“一把手工程”,牢固树立“不环保的油一吨不要,不绿色的效益分文不取”的环保理念。

油田生产每年产生含油污水4亿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此,大庆油田牢牢锁定含聚污水的处理、含油污水的利用、含油污泥的资源化、施工作业现场油水回收等环节的关键技术,以推进重大科技专项为龙头,全面整合各类科研项目,集中力量开展科技攻关,一大批高新技术支撑起全新的绿色油田。大庆油田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将含油污水处理达标后,在密闭状态下全部安全回注地下,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将含油污泥经悬浮、乳化处理后,用作深度调剖剂的成分之一,再回注到地层中,不仅解决了污油泥污染环境问题,还大大降低了深度调剖剂的费用。

为了实现绿色环保,大庆油田详细制订了“不让一滴油落到地上”和“油田开发到哪,绿色作业到那,生态建设到那”的生产规程,构建了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环境管理制度体系,突出了“管理、奖罚、考核、持续改进”的主导思想,对勘探、钻井、井下作业、油气集输、化工生产、地面建设等环节,都作出了严格的管理规定。大庆油田绿色转型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只有坚持科技兴油、绿色采油,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才能续写大庆辉煌。

燕山石化——环保是企业生存大事

燕山石化把环境保护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大事,深入开展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全面完成政府下达的各项环保减排任务。

燕山石化实施装置升级改造,为社会供给清洁油品。1973年,燕山石化建成我国第一套30万吨/年乙烯装置,在之后的20年里,乙烯生产能力从30万吨/年提高到45万吨/年,再到目前的71万吨/年。

燕山石化注重开发高新实用技术,把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实施循环经济战略。2002年采用自主开发的炼油污水深度处理净化回用成套技术,投资1 600万元建成了西区污水回用装置。

燕山石化公司不断加强污染治理投入,对生产过程中“三废”进行科学有效管理及治理。近年来,公司先后完成装油站台密闭化改造、苯酚丙酮装置氧化尾气处理、催化再生烟气脱硫除尘、动力锅炉脱硫除尘脱氮、SBS装置尾气处理、炼油系统恶臭气体治理等治理项目。公司具有完善的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燕山石化产生的各类污水全部实施有效的收集和处理,实现有效回用和达标排放。

齐鲁石化——受人尊重先从环保做起

近一段时间以来,部分省份反复出现的雾霾天气引起了广泛关注。齐鲁石化公司通过增加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不断地向社会供应清洁环保产品,率先生产出了被称做当今世界最清洁环保的98号京标Ⅴ汽油。和普通汽油比,98号京标Ⅴ汽油主要特点就是硫含量低,从源头上减少汽车燃烧过程中硫化物的排放。2012年,齐鲁石化清洁环保汽油比例超过40%,和两年前相比增加了近6倍。

齐鲁石化炼油厂为把治污工作延伸至原油入厂的第一道关――从原油的电脱盐、脱水开始,就全过程严格控制污水和COD的排放指标。橡胶厂在原有污水处理系统的基础上,新建一套污水深度处理装置,扩大污水处理能力,满足橡胶厂每年40万吨橡胶的生产能力。2012年,齐鲁石化工业废水同比减排178万吨,减排幅度为11.3%,COD排放量同比减排153吨,减排幅度为19.7%。此外,齐鲁石化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帮助地方47家企业处理污水。

为了营造良好的大气环境,齐鲁石化高度重视低硫煤炭采购工作,将硫含量列为煤炭采购的重点指标。在2012年8月份,齐鲁石化明确提出煤炭平均硫含量要控制在1%以内,杜绝硫含量大于2%的煤炭进厂。同时,还实施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来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该厂的一位安全环保工程师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登录地方政府环保监测网,采集前一天环保指标情况,计算排放总量和减排量,并根据减排情况调整生产负荷。目前,这种“环保减排天天算”的做法已经在齐鲁石化得到推广。2012年,齐鲁石化二氧化硫排放同比减排1 425吨,减排幅度为11.1%。

既要抓好地上排的,更要消灭空中飘的。2012年,齐鲁石化加大化工异味治理力度,使用最为先进的便携式挥发性有机物检测仪,对生产装置无组织泄漏废气情况进行了两轮滚动监测,共检测修复点位61 474个,有效降低了装置无组织泄漏污染,作业场所的空气质量显著改善。每天乘坐公交车路过齐鲁石化装置区的当地百姓反映,已经闻不到“臭鸡蛋味儿”,齐鲁石化的职工们也纷纷表示,“空气好,我们心情也舒畅。”

上海石化——没有异味的绿色工厂

一走进上海石化芳烃部厂区,光靠鼻子已分辨不出自己正置身庞大的石化工厂。经过一年多的试点攻坚,这个传统的异味“重灾区”,已成为上海石化“无异味示范区”。有异味,说明生产运行系统存在物料泄漏。泄漏,不仅影响经济效益,不利于员工身心健康,而且对安全生产也是一种威胁。公司领导认为,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企业理应自我加压让环境更加友好。从精细管理入手,上海石化总结出一套“堵疏结合”的战术。开展地毯式检查,对排污阀加装“丝堵”,含油污水井加盖密封,地漏以石棉布铺底并加盖,再压上小沙袋。在堵的同时,首创并应用含油污水密闭排放系统,对异味进行疏导。

作为中国最大的炼油化工一体化综合企业之一,“十一五”期间,上海石化开展了一系列“绿色行动”,投入10亿元用于环保治理。2012年1—5月份,上海石化工业废水达标率100%,化学耗氧量排放量同比减少12.89%。蒸汽跑冒产生的“小白龙”,在石化企业并不少见。据统计,蒸汽消耗,占到上海石化燃动能耗的23%。通过优化运行,上海石化将多余的蒸汽回收,吃干用尽。2010年,上海石化被授予“中华环境友好企业”称号。从2009年开始,上海石化还全面打响了“消灭火炬”战役。通过装置消缺、精细管理、设施改造等措施,当年就回收利用火炬气20 595吨,相当于节约了27 950吨标煤。结构调整是转变增长方式、实现能源节约的一项重要措施。

江汉油建——打造绿色管道大动脉

中缅油气管道(国内段)沿途经过云贵地区多个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以及怒江、澜沧江等国际河流,不仅施工艰难,而且对环保要求极高,这是我国管道建设史上首个生态文明工程。这条管道将成为我国水土保持标准最高、生态环保要求最严的管道建设工程。把环保当作第一要务,守护美丽中国,为云贵留住青山绿水,成为中缅管道建设中的高度共识。建设中推行“一次性通过”施工理念,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与管道工程建设同时进行、同时完成。

千里管道线路穿过横断山脉的一道道山梁、一条条沟壑,为了不影响沿线村民的生产生活,减少对地质结构和植被的影响,管道施工队伍都尽可能不实施爆破,而是用液压镐一点点破碎掘进。整个工程就像在云南的大山里做了一个微创手术。为了减少工程作业面,江汉油建公司在并行管道施工时通过调整施工流程减少作业宽度,最大程度地减轻对工地植被的损害。管道回填后虽然不能在上面种植深根植物,但施工单位撒下草籽进行绿化,而埋设管道的田地上也可以复耕栽种庄稼。

按照不发生一起环境污染事件、水土流失事件,实现“零污染”的要求,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国内段在全国石化行业首创了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目标,严格落实环境、水土保护管理措施,将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成一条“绿色管道长城”。在对管道工程采取传统水保监理的基础上,他们率先在全国重大工程建设中实施了专业环境监理和水土保持监理。同时,在管道沿线安装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确保了管道沿线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的顺利推进。

为了保护松山抗战遗址,管道工程改线绕行了2公里;为了不影响芒市遮放镇贡米的种植,管道经过贡米产地时,特意避开大春种植期抓紧施工,准时将地貌恢复、复垦合格的农田交还给农户;滇黔两省81%是山地和丘陵,耕地稀少,土贵如金。为保护管道经过的表层耕植土,施工中要把表层土全部收集起来,并用编织带罩住,以防止因下雨造成水土流失。待管道修建好后,把袋装耕植土回填,留待后期地表恢复,甚至要专门购买细土回填……并按要求进行水土保持,栽树种草,再造秀美山川。

兵装长安——新能源汽车正在驶入快车道

自2002年开始,长安汽车积极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成为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探索新能源的“先行者”。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刻苦研发和产业化发展,长安汽车不仅实现了中国第一辆混合动力轿车产业化上市,E30纯电动汽车还创造了中国纯电动车“带电第一撞”,并摘得五星安全的最好成绩。

在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领域,长安汽车目前已掌握整车控制、电机控制、动力电池管理三大核心技术,具备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水平。同时,长安汽车已取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资格认证,建立了9大类55项纯电动汽车专有试验评价体系,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先进的纯电动整车和核心动力系统测试评价能力。而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未来几年,长安纯电动专职研发团队将超过1 500人,形成以海外专家为领军人物、高级工程师和博士为骨干的自主研发团队,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目前,长安新能源汽车在重庆、杭州、昆明、南昌等13个国家十城千辆城市区域中广泛开展示范运行。至今,长安汽车已累计销售900多辆新能源汽车,涉及政府机关公务用车、出租车行业,累计行程突破4 000万公里,排名中国汽车行业第一,是“运行区域最广、示范运行行业最多、示范运行数量最大”的汽车企业。在重庆两江新区鱼嘴基地,长安汽车将重点打造国内最大的绿色小排量发动机基地,未来也将建成全国重要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检测、回收、使用基地。

长安汽车的“十二五”规划,将节能减排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要务,积极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加强传统技术的优化升级,使平均油耗在五年之内降低30%,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5%,进一步推动传统技术绿色升级,为国家节能减排战略作出更大贡献。在新能源领域,长安汽车将在微车领域全面使用弱混技术,其节油效果达到15%。在不久的将来,长安汽车将通过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太阳能等系统的技术解决方案,努力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丰富、绿色的交通工具。

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中央企业将把绿色发展作为履责的重中之重,将乘着国家新一轮生态建设的东风,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围绕打造美丽家园这一宗旨,着力在节能减排、生态环保、制度流程完善、技术创新优化等方面下功夫,顺势而为,凝心聚力,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做生态的保护者;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做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调优科学发展新航向,奋力书写加速生态腾飞的新篇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座座绿色环保工厂定会拔地而起,为千家万户送去清洁干净的能源,为众多企业送去发展的动力,助推着美丽中国梦的最终实现。

(责任编辑:江 山)

猜你喜欢

绿色
节俭绿色
绿色低碳
绿色环保
绿色环保
绿色环保
绿色环保
绿色环保
绿色环保
绿色环保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