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2013-04-2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了重大部署,这对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中央企业也进入了做强做优、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发展阶段,形势非常紧迫,任务十分艰巨,迫切需要发挥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为中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主要体现为:
一是贯彻落实文化强国重大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把文化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格局,将“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进一步强化了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这是基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和我国基本国情及文化现状的深刻分析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许多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把企业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许多跨国公司不仅通过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还通过企业形象、产品服务和品牌传播企业及国家的文化,实现了价值观的对外传播和渗透。
中央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强国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多年改革发展,中央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不断壮大。但和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不仅在规模、资本、技术等硬实力方面存在差距,在文化、品牌等软实力方面差距更加明显。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必须把握文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和紧迫要求,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责任。要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知名品牌和较强文化软实力的一流企业,为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做强做优中央企业的迫切需要。当前,中央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更为严峻,市场竞争更趋激烈,调结构、转方式、保增长的任务十分繁重,实现“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核心目标,实施“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国际化经营、人才强企、和谐发展”五大战略,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迫切需要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另外,随着企业股份制改革和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的深化,员工队伍思想观念、利益诉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更加多元多样。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快速发展,使巩固阵地、引导舆论的难度增加,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教育手段受到很大挑战,迫切需要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凝聚共识、促进和谐。
同时,还必须看到,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央企业走上国际舞台,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一些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在海外投资风险管理、跨文化管理、企业形象和声誉管理等方面也遇到不少问题和挑战,用企业文化练好内功、打造品牌、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只有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的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企业的文化实力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积极应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维护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美誉度的现实需要。企业形象和美誉度是人们对企业整体印象的评价,体现了公众对企业的接受和认可度。公众对企业满意不满意,并不是看企业外表光不光鲜,而是对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满不满意,看企业是否真正履行了社会责任,而这又取决于企业基本的价值取向所确立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理念,取决于是否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
这些年来,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企业的形象和美誉度与其地位作用贡献不匹配,与中央的要求和广大员工的期待相比,与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对良好环境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思考。央企形象建设不是个小问题,而是事关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已引起了中央领导和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国企加强正面宣传和形象公关力度,增信释疑,树立良好形象。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转变观念,在加强正面宣传、做好舆论引导的同时,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塑造企业形象的有效途径,通过提高企业的文明程度和员工的道德水平,促进内部和谐;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与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共赢,最终实现企业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和谐统一,不断提升企业的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