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课程构筑学生卓越发展平台
2013-04-29汪振义
汪振义
卓越教育是以追求学生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并且能够创造幸福人生为目标的教育,是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体验生命快乐并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我校明确了“创办卓越教育,成就幸福人生”的办学思想,在“立足基础—传承创新—多元开放—多维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追求进取。
在卓越教育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我校德育建设工程着力打造并践行着“一二三四五六”模式,即坚持一个德育理念—卓越品质成就卓越人生,落实两个德育目标—培养良好习惯、铸就卓越品格,认真践行三条德育实践路线—主题化、课程化、活动化,打造四种有效德育途径—活动育人、习惯育人、心灵育人、环境育人”,逐步丰富完善“传统文化教育、良好习惯教育、感恩教育、国防与时事教育、生命时空教育”五方面内容的德育课程体系,全方位、多元式突显“小、近、实、细、艺、情”的德育工作特点。
卓越教育观下的德育建设工程的核心是多元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其宗旨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拒绝平庸、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人生信念和“身心健康—享受成功—造福社会”的价值追求,从而为学生成为卓越人才提供多元文化给养。
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民族文化精髓
为弘扬国学经典中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学校开设了“走进国学”特色课程。百善孝为先,通过传唱《跪羊图》,使师生领悟“孝”的深刻内涵,读懂父母恩;诵读《弟子规》《论语》《菜根谭》等国学经典,则荡涤、净化、升华了师生的心灵,使师生成为有国家意识、文化归属感的人,从本质上提升了人文品味。传统文化课程帮助学生以“听、诵、唱、悟”等形式去传承传统文化,去品味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宝贵价值。此外,结合我国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以“铭记、弘扬、传承”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好习惯铸就卓越人生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从小事着手,从细节抓起。学校开发了“如何搜集、整理学习资料”“如何预习与复习”“如何质疑”“如何读书”等学习习惯训练课,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视角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姿与三善”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礼仪课旨在培养学生日常的文明礼仪习惯。学生通过一系列好习惯微型训练课的规范与强化,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经历、思考和内化,提高修养,努力成为言善、视善、行善之人。
实践中,学校将核心校园文化融入到班级的文化建设中,打造一班一精品。孝文化、感恩文化、乐文化、制度文化、责任文化等文化品牌不断生成,这种“无声的规范、有形的熏陶”,使班级文化成为每个学生的精神家园。
“感恩”活动课程拨动学生的情感心弦
学校将母亲节、教师节、感恩节系列活动作为感恩教育的重要载体,设计实施了“给妈妈的一封信”“老师,我想对您说”“给妈妈洗脚”等活动,将传统的说教变成触及心灵的感动。
主题为“迎新、畅想、立志”的迎新一课与“感恩、祝福、传承”的毕业一课,让学生在美好憧憬中学会了齐心协力,树立了迎接更大挑战的信心和勇气,在振奋人心中完成了使命的传承。
“与你同行,爱在心中”校园义卖会,是师生向他人、向社会表达爱心的平台,如今,“让爱心传递充满七中的校园”已经成为校园义卖会的知名品牌。多种系列化、整体化,具有艺术性、实效性、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果,“爱”正在为学生的卓越人生增添光彩。
批判性思维让卓越人生有方向
国防与时事教育课程将“爱国、研学、励志”融为一体,为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了基础。
“走进军营”实践课程中,学生亲身体验军旅生活,磨练了个人的意志力,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学校还开设了“卓越大讲坛”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各行业精英人士围绕习惯养成、家庭教育、青春励志、军事科技及社会文化等话题与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学会了多角度看问题,将视野由校园扩展至全社会,甚至是全世界,个体卓越发展所需的综合素养在日复一日的熏陶与感染中得到提升。
学校—社区—海内外,为造福社会奠基
假期是学生自主开展综合性研究活动的大好时机,每年暑假学校都会组织开展八大主题(地理、历史、生物、政治、历史、音体、美术、信息技术)的课题研究,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对身边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开展调查与研究。
“神奇、丰厚、精彩、美丽的大连”系列春秋游活动中,学校精心设计了实践活动的路线,深挖大连地区的历史、地理、政治、生物等资源,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拉近了与家乡的心理距离,更将传承家乡文化的神圣使命深深地烙在了学生的心中。
综合实践活动的多元整合,让学生有机会走出国门。我校师生先后访问了英国、美国、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友谊校,在交流中开阔了眼界,认识了自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少年强则国强”的深远意义。
多元德育课程的开发既要关注学生当下成长的需要,更要关注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既体现“每个孩子都重要”的教育思想,又高度关注孩子的个性差异。我们将不断完善多元德育课程体系,努力实现“为学生的终身卓越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