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大败局
2013-04-29王思远
王思远
截至2月底,包括工行、农行、中行等在内的9家债权银行对尚德的本外币授信余额折合人民币已达到71亿元。无锡市政府对尚德紧急介入,无锡国联或将最终接盘,如何分食尚德,人们仍不得而知。施正荣个人亦处于最危急的边缘。
3月15日是尚德在五年前发行的5.41亿美元的可转债到期之日。即便尚德在3月11日发出公告,称已与超过60%的可转债持有人签订了延期两个月的偿还债务协议。“公司没有完成债券的偿付计划……会继续与债券的持有人就债务重组的条款进行磋商。”尚德在3月14日的公告中写道——其股价仍大跌超过50%。
这家曾登顶至全球第一的光伏制造商正面临最危急的时刻,更戏剧性的是,一手打造尚德的施正荣已经被董事会驱逐出局。3月4日晚,尚德电力贴出一条公告,Susan Wang接替施正荣出任尚德董事长。3月5日,施正荣在声明中称,“董事会废除我的职务是错误且非法的”。施正荣和董事会的矛盾彻底暴露在公众中。
事实上,矛盾早在半年前即开始发酵。2012年8月,施正荣接到董事会的电话,要求其辞去CEO职务,施未同意。随后,董事会按照流程让五位成员进行投票,除施正荣外的四位董事都投票给时任CFO的金纬,最终施正荣以1:4的票数惨败,金纬当选CEO。
“金纬是施正荣亲自招进来的,施本以为金纬至少会投他一票,没想到却取代了他的位子。”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2008年金融危机未爆发时,尚德炙手可热。因其组件销售过于紧俏,政府官员们甚至亲自批条到尚德拿货都拿不到。一家唐山的能源企业老总找到这位熟悉施正荣的研究员,提出要“研究、破解、打败施正荣”。
截至2月底,包括工行、农行、中行等在内的9家债权银行对尚德的本外币授信余额折合人民币已达到71亿元。无锡市政府对尚德紧急介入,无锡国联或将最终接盘,如何分食尚德,人们仍不得而知。施正荣个人亦处于最危急的边缘。
施正荣13年前从澳大利亚回国创业时,或许未曾想到期间的经历竟会如此跌宕起伏。他仅用了五年的时间就将尚德带到纽交所上市,成为名噪一时的中国首富,其财富效应也吸引了大量资本投入到光伏业中,如此收尾令人唏嘘。
自肥失信?
施正荣缘何失去投资人及董事会的信任?最重要原因或在于施正荣被指自尚德上市以来,其将数十亿美元通过关联交易输送至自己的私人企业,并中饱私囊。
围绕此展开的指责不断——过去五年间,尚德向亚洲硅业提供了15亿美元的无条件支付合约、近7000万美元预付款和1000万美元的无息贷款。同时,尚德亦向辉煌硅业提供1080万美元现金存款,签订价值3亿美元的供应条约和2.3亿美元的现金预付款项以及提供贷款。除此之外,尚德还被指责花费1.44亿美元购买了辉煌硅业的股份。
令施莫口难辨的是,亚洲硅业和辉煌硅业的实际控制人正是施正荣及其妻子、好友、同乡。
如此行事触碰了投资人和董事会的红线,引发了对施本人的巨大质疑。
关联交易增加私人财富,加之施正荣拒绝以个人股份为尚德提供担保而失去银行新增贷款——上述种种“劣迹”备受诟病。不过亦有支持者站在施正荣这边。“中国对资本家的包容土壤还不够充分。一个资本家通过处置个人资产不断积累财富,这是很正常的。只要是合理合法合规,作为外人来说就没有必要评价。”施的一位支持者称。
知情者称引发董事会罢免施正荣的直接导火索是GSF反担保欺诈案。去年7月30日,尚德发出公告,称可能卷入一桩金额达5.6亿欧元的欺诈案。欺诈案的主角是尚德参股的环球太阳能基金(GSF)。2010年GSF在意大利南部投资兴建的一个145兆瓦光伏电站项目。这个项目融资由作为GSF,股东之一的尚德出面担保,国开行向这一项目提供了一笔金额为5.54亿欧元的贷款。而为了对冲该项目失败可能给尚德带来的风险,GSF则需要以一笔价值5.6亿欧元的德国政府债券为尚德提供反担保。
“外聘顾问的尽职调查发现基金管理公司相关方为尚德提供的反担保有可能存在瑕疵。”尚德亦在公告如此描述。
“尚德跟GSF之前其实有利益矛盾。”一位熟悉尚德和GSF的知情者称。彼时,施正荣正筹措资金以偿还2013年3月到期的5.41亿美元可转债,因此希望GSF能够出售一些电站资产。而GSF的管理人哈维尔·罗梅罗则认为在当时的时间节点电站资产的估值太低,不愿意出售。
“施正荣想让哈维尔离开这个角色,问题是哈维尔又不同意,哈维尔这个人是很有个性的,后来想的解决办法就是找到融资项目的瑕疵后逼迫哈维尔离开。”一位知情人士说。“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个公告是很含糊的,就是找个理由让哈维尔离开GSF。”
后面的态势发展证实了,施正荣通过寻找GSF融资瑕疵逼迫哈维尔离开的决策完全错误。哈维尔不仅没有引咎辞职,反而引发了投资人、无锡政府对尚德的诚信及内部管理问题更加质疑。
这个决策亦令金纬获益,后来跟哈维尔谈判的正是金纬,金纬在处理GSF问题上最终获得了董事会的信任。
金纬曾担任华特迪斯尼幻想工程(WaltDisney Imagineering,WDI)的财务和运营副总裁,之前还曾担任全球性工程、施工及项目管理公司贝克特尔集团公司亚太地区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赴美工作多年的金纬因而能与华尔街投资人的秉性相合。
CSF事件后,董事会通过投票让金纬接替了施正荣CEO的职务。金纬上位的原因在于其能代表海外投资人的利益。
上市公司最大的资产即是无锡尚德部分。据一位接近尚德的人士介绍,尚德电力的海外投资人认为其已经是一个烂摊子,如果不破产会影响到上市公司,因此希望无锡尚德破产,若以有限责任清算,其优质资产还可被重组。
对于施正荣而言,当然不希望无锡尚德破产。“我相信施正荣对尚德肯定是有很深感情的。”一位施正荣的好友说。另一位接近尚德的人士却认为,施正荣惧怕的乃是破产后关联交易被资产清算。
衰落之谜
尚德的崛起在于其抓住全球光伏产业发展的大势,且赶在国内竞争对手之前,以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快速抢占欧美、日本光伏企业已经占领的市场。一位在尚德时曾在一线工作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几年前非洲、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中,光伏户用系统市场几乎都被日本和欧美公司把持。尚德则自己设计系统,并以低于日本和欧美企业20%至30%的价格快速占领市场。
2007年,尚德进入印尼,一年后就以超过1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2008年,尚德进入菲律宾,一年后就以超过30%的市场份额成为菲律宾光伏市场最大供应商。2009年,尚德大举进军印度和泰国这两个东南亚最大的并网市场,市场份额都在前两位。就连孟加拉国和蒙古国,尚德的离网系统市场占有率也在30%左右。而在南非,尚德亦如执牛耳。“很难得有这样的中国光伏企业,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其销售和市场团队。”这位已经离开尚德的员工惋惜地说。
与此同时,尚德国内的竞争对手亦开始快速成长,而且成本低于尚德。“同样的产能,尚德的运营成本是国内另外一家一线光伏企业的2至3倍。”一位在尚德和该光伏企业工作过的人士说。
知情者称尚德由盛转衰的拐点发生在2009年10月,尚德在杭州西溪某度假村召开高管会议。在那次会议上,施正荣确定下来组织结构调整方案,海外空降兵开始担任尚德核心职务。那次会议后,跟着施正荣一起创业的元老后来亦悉数离职。
会议由时任尚德欧洲区负责人David Hogg主持,后者找来一家德国咨询公司为尚德梳理战略流程。“最后的结果是我们这些人的位置都做了好多调整。”一位尚德离职高管说。当时尚德正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的艰难时刻,到2009~7月后其业绩才开始回暖,施正荣希望对尚德的结构、人员进行调整,以适应尚德更国际化的需要。
2010年,施正荣将David Hogg晋升为首席运营官,原全球产品战略副总裁Andrew Beebe晋升为首席商务官,并负责全球销售。如此,尚德最核心的位置被施正荣提拔的海外空降兵占据。
伴随海外空降兵晋升的是创业元老的悉数离职。其中包括从施正荣秘书做起的副总裁邵华纤、首席财务官张怡、高级副总裁张光春等。
2010年,尚德做出将产能从1GW扩产到2GW的产能翻番决策。一位2010年毕业的新员工曾在5月进入尚德P3电池车间,当时这里还只有两条电池产线(其中一条产线相当于扩产后四条产线的产能),后来扩产到8条。2010年8月,施正荣曾亲自到P3车间查看扩产情况。这也是他在尚德两年内唯一一次见到施正荣。
“现在来看,这个决策对尚德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后来尚德的产能远远大于需求。”该员工说。疯狂的产能扩张也导致尚德债务剧增。
导致尚德现金流捉襟现肘的另一个原因是太多的投资失误。2009年,尚德在四川成都启动碲化镉薄膜电池项目并投入数亿元研发费用,但其在转化率方面一直未能有所突破,最终以失败告终。在四川研发碲化镉薄膜电池之时,施正荣还在上海投入3亿美金建造50MW非晶硅薄膜电池工厂。但最终投产的3MW薄膜电池在市场毫无竞争力,最终导致整条产线完全关闭。类似的失败投资比比皆是。
数据或说明这一切。2011年,尚德与5年前和硅片供应商MEMC公司签订了长单解约,与MEMC的合作让尚德损失了至少2.12亿美元。耗资1.0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日本MSK公司三分之二的股权,却未能让尚德在日本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
“2011年尚德在投资上的损失就高达10亿美元,若拿出其中一半就可以解决现在可转债危机。”一位接近尚德的人士遗憾地说。
上述投资的决策者正是施正荣。而他也正为其糟糕的商业决策买单。
拯救者
尚德急需钢铁侠式的拯救者。“尚德没有施正荣,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其他人越解决越有问题。这么大的公司,涉及到那么多东西,这么大的体系,不是哪个人都能解决的。投资人指望着金纬,但金纬所谓的专业是不是就适合尚德?我觉得不一定。”知情者说。
施正荣显然知道症结何在,但遗憾的是因其决策错误,投资人和董事会已对其失去了信任。而代表投资人利益的金纬出任CEO后则开始缩减产能、降低成本。
在熟悉尚德的人士看来,金纬绝非理想人选。“金纬使用公司邮件系统向下属发出的指令屈指可数;他喜爱使用纸质文件阅读和批示,所有文件都很少留存电子版;他与高管们、下属们交流,多为面谈,极少邮件和电话;他几乎从来不在重大场合代表公司出现,甚至政府部门、各家银行、行业专家等领导来访无锡尚德时,他都避而不见。”尚德员工公开信中如此描述金纬。
金纬担任CEO后,开始痛下杀手,将P2的几十条生产线关停,仅留一条生产线。而在传统光伏市场欧洲和美国均对中国发起双反调查,对中国光伏出口设置壁垒时,中国市场正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竞争者英利、晶科等均拼尽全力祭出价格牌。但金纬担任CEO之后,却死死咬住销售价格不松口,在国内大项目投标均价低于3.9元/瓦时,金纬只允许尚德国内事业部以4.1元/瓦的价格出货,如此导致尚德2012年下半年的最大订单——与苏美达公司签订的100兆瓦光伏组件供应战略协议最终泡汤。
令人扼腕的是尚德国内事业部曾在其副总裁雷霆治下占据中国3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金纬对销售价格的管控,使得一年之内,尚德的国内市场份额缩至10%以下。
金纬如此决策的出发点在于其财务逻辑——中国市场销售价格低,账期长,实在不适合尚德的财务状况。但这一决策并不合时宜。2012年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的英利亦被人评价为亏本以退为进,其创始人苗连生在内部讲话时亦坦言,“(亏损增加出货量)也是非常危险的一步棋,也是在资金链能承受的情况下这么做。”
遗憾的是债台高筑的尚德无力跟进,已失掉了最大新兴市场份额的它亦无力翻盘。
政府或亦不如以往那样力挺尚德。知情者透露2012年无锡市政府召开全省经济座谈会时,无锡市委对江苏省某领导提出“要救一下尚德”——无锡国联注资已颇为困难,银行贷款和融资也遭遇瓶颈,无锡方面曾希望省委协调注资。结果该省委领导阅过汇报材料后致电无锡市委称:“这个公司在我们江苏看来就是一个中小企业嘛,这有什么好救的。”
一位接近尚德的知情者告称无锡国联的接盘方案可能是收购尚德全电动化电池厂P4的资产,但其品牌命运却多舛。“尚德的品牌未来怎么办?其实尚德最有价值的资产是品牌,比P4有价值得多。”
四面楚歌的施正荣或许正尽力挽救其花费12年时间打造的光伏帝国,但被逐出局的他已不在舞台中央。“现在大家没有信任,没有同仇敌忾解决问题的基础,尚德内部及周边的环境,都没有信任。对于未来,我偏悲观。”一位熟悉尚德的人士称。
(据《环球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