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与世界梦

2013-04-29

商周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金砖非洲能源

3月22日,新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始了为期9天的首次出访,前往俄罗斯和非洲三国,并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此次出访因传递出有关新一届国家领导人的外交风格与思维的信息,以及今后中国与俄罗斯,中国与非洲等国经贸之间的合作而备受关注。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多次发表重要演讲。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在出访坦桑尼亚首都时谈到中国梦、非洲梦和世界梦的关系,并强调中国梦要与非洲梦联合起来一起实现,共同为实现世界梦做出新贡献。

中俄,天然的合作伙伴

3月22日,莫斯科时间中午11时55分许,一架来自中国北京的专机缓缓地停靠在跑道上,挽手走下舷梯的是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他的夫人——中国人最为熟悉的歌唱家彭丽媛。在他们的身后是中国新一届的外交团队。

此行,是习近平接任中国国家领导人后的第一次出访。而选择俄罗斯作为首访目的地,不仅是出于中俄地域相邻的考量,更多的原因或许正是源自中俄已经维系了12年之久的战略伙伴关系。自2001年签订《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来,中俄两国的关系一直以一种稳步前进的良好态势呈现在世界面前。

在访俄行程的40多个小时里,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进行了小范围和大范围会谈,共同出席了两国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用习主席的话说:“我与普京先生共同工作了7个多小时”。

在小范围和大范围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邦声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亚研究部主任陈玉荣称,“这一声明堪称今后一个时期中俄关系发展的‘路线图,它确定了两国关系发展方向和重点合作领域,预示着一系列新变化和新亮点。”此外,两国还签署了30多项涉及政治、经济、人文、高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协议。

其中,中俄能源合作尤为引人注目。

能源领域的合作一直是能源需求大国中国和能源出口大国俄罗斯的谈判重点。去年12月5日,中俄能源谈判代表就在莫斯科举行了第九次会晤,今年2月2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中方主席王岐山在北京与俄罗斯副总理、俄方主席德沃尔科维奇及俄罗斯总统能源发展战略和生态安全委员会秘书长谢钦举行了会晤。按官方媒体表述,这两次会面都取得了“不菲的成果”。

此次习近平访问俄罗斯,双方在不到4个月时间内第三次在能源领域取得了进展。这其中,就包括谈判期超过10年的中俄天然气谈判。

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两国的电力公司就扩大中俄电力——能源合作项目的技术经济论证签订协议,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就通过东线管道向中国提供天然气项目签署谅解备忘录。

此外,在原油出口方面,中俄双方亦有重大突破。俄罗斯头号石油巨头俄罗斯石油公司3月22日与中国签署了一项协议,未来将把对中国的石油出口量提升至三倍,由此中国将成为俄罗斯原油最大进口国。而俄罗斯石油公司将获得来自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一笔20亿美元的25年期贷款。

俄罗斯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原油生产国,而中国则是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因此在能源方面,中俄是天然的合作伙伴。

对中国来说,目前80%左右的进口原油需要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因此打造东北方向的能源进口渠道是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的重要一环,而俄罗斯就是这一方向最主要的供应方。

对俄罗斯来说,近年来也希望摆脱能源出口过多依赖欧洲市场的局面,拟稳步提高面向亚洲地区的原油出口量。今年俄出口石油的15%是面向中国和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因此,中俄在各自能源战略格局调整过程中找到了共同利益。

一个细节是,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一道出席了协议的签署现场,普京甚至称,“这是一次有历史意义的访问,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俄罗斯前副总理、俄石油总裁伊戈尔·谢钦也说:“目前,我们每年的出口量为1500万吨,将这一数字提高到5000万吨并不是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

对此,外媒评论称,俄罗斯希望使自己的能源市场多样化,摆脱主要向欧洲出口的局面,法新社3月22日更称,该协议“具有突破性”。

另据新华社报道,“如今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石油和天然气,还涉及核能、煤炭、电力和新能源。双方开展能源合作旨在实现互利双赢。”

中俄贸易领域的合作除体现在实体行业范围之外,在服务、人文等领域的合作也正在加深。而随着习近平的出访,中俄务实合作开始加速——在全球视野中,这种合作是对大国战略平衡的有力推动。

中非,不可或缺的支撑

结束了对俄罗斯的访问后,3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飞抵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开始了对非洲三国的国事访问。

在此期间,中方与坦桑尼亚计划签署巴加莫约港开发项目合作备忘录。据悉,这一基建项目预算达到100亿美元。除巴加莫约港的投资项目之外,中坦两国签署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合作备忘录有十余个。而在习近平访问南非期间,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与南非标准银行在比勒陀利亚签署《关于就提供能源融资开展合作的协议》,融资额度10亿美元。

北大经济学教授夏业良认为,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共和国在习近平主席的首次出访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显示出中国愿同非洲进一步扩大交流与合作。同时他还表示,中国同这些国家的经济合作有一定的渊源。自1950年以来,中非贸易额已扩大1万多倍,中国在非洲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方面,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蓬勃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制造业,需要大量能源、矿产和其他自然资源,而庞大的制造业产品、产能和大量的资金,又需要稳定、开放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非洲各国经济严重依赖资源出口,本身则资源丰富,而制造业的匮乏需要输入门类齐全、价格可以负担的工业品,落后的基础设施则需要借助外力兴建,方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后劲。

尤其是最近几年,中国与非洲的“拥抱”越来越紧密。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诞生。北京峰会八项举措、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新八项举措、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加强中非务实合作新举措,非洲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双方贸易额由2000年的106亿美元飙升至2012年的近2000亿美元。如今,中非贸易对非洲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20%;免债、免关税、中非发展基金、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扎实落实。

“从整个经济发展层面来看,非洲要求与中国合作的愿望比任何时候都足,包括劳务合同、工程合同、贸易合同、基础设施合同、走出去的合同等2800份在非投资合同,其中,民营企业占了45%。”商务部前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在“走进非洲——2013中非投资金融论坛”上如此表示。

显然,中非贸易受益方不是单方面的,中国的发展是非洲的机遇,而非洲的发展也是中国的机遇。

目前,中国熟练工人每个月的工资达到了600美元,而在非洲,每个劳动力的成本每个月在200美元以下。在投资回报率方面,一份来自麦肯锡的最新报告显示,投资非洲国家的资本回报率比投资中国、印度、越南等亚洲的回报率,平均要高出60%。这为中国企业带来了机遇。

渣打银行非洲区企业及金融客户部董事总经理辟仕文表示,非洲农村只有1/3的道路得到过修整,只有5%的农业土地有灌溉,非洲的水电只有5%得到了开发。现在到2020年之间,有80%的商业机会都将源自于非资源行业,主要是消费行业,包括农业和基础设施这些行业。

近200亿美元、项目遍及50个非洲国家,最近几年,中国对非洲各类投资累计超过了400亿美元,非洲已经成为中国第四大海外投资目的地。不仅如此,非洲还是中国第二大原油进口来源地,第二大承包工程市场和第四大投资目的地,非洲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海外支撑。

“金砖”银行,含金量会有多大?

近年来中国与金砖国家间的出口增势明显高于中国整体出口速度。以2011年的出口贸易数据为例,中国对巴西出口增长30.2%,对印度出口增长23.5%,对俄罗斯出口增长31.4%,都快于中国整体20.3%的出口增长率。

与此同时,金砖国家从世行获得的贷款额很可观,仅2011年批准的新贷款就超过70亿美元。这几个国家对IMF的出资额也在不断增加。当前金砖国家的外汇储备总量已达4.4万亿美元,不过在全球货币超发的环境下,如何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已成为五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国家主席习近平此次出访行程中,一个重要的行程是参加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峰会。此次峰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金砖国家决定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筹备建立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并成立工商理事会。专家认为,这几项决定,标志着金砖国家的合作从宏观的政治合作走向了经贸方面具体务实的合作。

五国财长就创建1000亿美元应急储备基金正式迈出第一步。中国拟出资410亿美元,占比近半,巴西、俄罗斯、印度分别出资180亿美元,南非50亿美元。

中国社科院金砖国家研究基地研究员宋泓认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有可能成为中国外汇储备投资的新渠道。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则指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外汇储备池可被看作是一个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事实上,外汇储备库对于中国而言并不新鲜。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日本、韩国与东盟就共同推进清迈协议多边化机制,设立了亚洲的外汇储备库,并初具一定规模。

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樊勇明教授介绍,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要解决的是金砖国家之间的外汇融通问题,它的建立有两层意义。首先,它对解决金砖国家的实际困难非常重要。外汇储备库是各个国家各自拿出部分外汇放在一起,当哪个国家遇到外汇支付困难时,就利用这笔资金进行支援,防止因为外汇支付问题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第二,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是对现有国际货币体系一个改革性的推动。

另外,在峰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签署了中巴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1900亿元人民币/600亿巴西雷亚尔,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中国人民银行还将代理南非储备银行投资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这次货币互换协议是中国央行与金砖国家间签署的首个货币互换协议。

有评论认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筹备和成立,有助于从欧美等国夺取金融话语权,减轻对美元和欧元依赖,降低金融风险。中国自身也有望通过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中国社科院世经所研究员张斌表示,在当前全球经贸增长乏力、外汇市场波动加剧、贸易融资萎缩的情况下,货币互换协议的签署,可一定程度上规避美元波动风险,并且由于中国与金砖国家间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中国与金砖国家间货币互换协议的签署,也将便于与金砖国家间经贸活动的更好开展。

(本刊编辑综合整理)

猜你喜欢

金砖非洲能源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非洲鼓,打起来
El nuevo mundo de los BRICS
窑里金砖的演绎
迎金砖会议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金砖”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