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越剧芳更浓
2013-04-29金敖生
金敖生
越剧曲调清悠婉转,优美动听,长于抒情,其绵软的唱腔、曼妙的曲调极富江南灵秀之气,彰显吴越文化艺术特色。越剧这朵奇葩历经百年,不断发展,如今作为我国第二大剧种,在大江南北艳丽绽放,其缕缕馨香飘逸海内外。
5月上旬开始,为期一个多月的江浙沪经典越剧大展演在绍兴举行。
一年一度的越剧大展演今年已是第11届。每年初夏时节,全国各地甚至香港、台湾等地的戏迷,会像候鸟一样专程赶至绍兴观看越剧,也想瞅个机会与自己心仪的明星合影留念。
戏迷们像过节似的,一场场地看下去,甚是享受。
方亚芬、李敏、陈飞、赵志刚、谢群英、陈辉玲、陈雪萍、张小君、吴素英、王杭娟、张学芬、陈湜、吴春燕……这些戏迷耳熟能详的越剧“梅花奖”得主和优秀演员,在首场演出中轮番上场,演出了《西厢记·断肠人》《红楼梦·焚稿》《何文秀·算命》《情探·阳告》《梁祝·回十八》《九斤姑娘·十只桶》等10段越剧经典折子戏。
这次展演将上演30多场越剧大戏。5月17日举办的越剧名家票友折子戏专场,来自美国洛杉矶、华盛顿和北京、上海、湖北、福建、浙江、江苏等地的戏迷与越剧名角同登一个台,共唱一台戏,喜煞了广大戏迷。
越剧这朵奇葩,历经百年,不断变革,在大江南北鲜艳盛放,其缕缕馨香飘逸海内外。
越剧来自绍兴嵊州的小山村
百年越剧原始于田间地头。1906年3月27日,在浙东的一个普通小山村—嵊州甘霖镇东王村,当地的唱书艺人李世泉、高炳火等人,在用4只稻桶和几块门板搭成的“戏台”上,演出《双金花》等戏文,婉转柔美的曲调、跌宕起伏的唱腔,如明澈的溪水在山村流淌。村民们陶醉了,喝彩连连。
这次有本子、分角色的演出,无意间催生了越剧。
在此之前,越剧其实已在嵊州农村滥觞。大约在1852年,嵊州农民金其炳在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新的曲调——“四工合调”,在每句唱腔的后面带上“四工合上尺”的衬字拖腔。他的新唱法,不少农民学着唱,还“沿门唱书”,赚取米钱,这便是越剧的前身。
越剧诞生之初,因乐器非常简单,只有尺板、笃鼓两样,称为“的笃班”。与绍兴流行的大班相区别,也称“小歌班”。
越剧诞生后,很快向四周的绍兴、宁波、杭州等地流布。1917年,一批艺人还肩扛手提一堆道具,大胆闯进大上海演出。
尽管开始时,越剧传播迅速,但也不是一帆风顺。开始进上海时,因演出简单,表演不够丰富,观众甚少,前几批进沪的艺人皆郁郁而归。
但起于田间的越剧一如田野的青草,不怕挫折,自有其旺盛的生命力。1920年始,艺人们编了几出顺应当时追求男女平等新思潮的戏,如《孟丽君》《碧玉簪》等。他们成立了专业乐队,调集当时的许多优秀演员参加演出,受到社会各界欢迎。从此,越剧在戏剧竞争激烈的大上海站稳了脚跟。
越剧开始时,有男班、女班之分。1938年始,众多女班竞相进沪,正式改称越剧。到了1941年,在上海的女班有36个之多,且囊括了几乎当时所有的知名女演员。越剧“阴盛阳衰”,最终女班取代男班,从此一霸天下。
变革让越剧破茧化蝶
在女子越剧兴起过程中,以姚水娟为代表的艺人对越剧进行变革,大量编演新剧目,丰富表演内容,人称“改良文戏”。20世纪30年代,涌现出“三花一娟”(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等名伶。
越剧曲调清悠婉转,优美动听,主要有尺调、四工调、弦下调三大类,其中尺调又分慢板、中板、连板、散板、嚣板、二凡、流水板等。越剧的角色行当分为小旦、小生、老生、小丑、老旦、大面六大类,其中小旦又分为悲旦、花旦、闺门旦、花衫、正旦、武旦六种;小生又分为书生、穷生、官生、武生四种;老生又分为正生、老外两种;小丑又分为长衫丑、官丑、短衫丑、女丑四种。
1942年开始,在袁雪芬等知名人士倡导下,越剧一方面吸收话剧、电影的表演方法,真实、细致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一方面学习昆曲、京剧优美的舞蹈身段和表演程式,使外部动作更细致、更具节奏感。这两方面有机结合,形成了越剧表演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独特艺术风格。许多越剧团纷纷跟进,他们在编、导、演、乐、美工等方面创新,还在管理制度、经营方式上改革,从而使越剧来了一次质的飞跃。
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徐玉兰、傅全香、竺水招、筱丹桂、张桂凤、吴小楼、徐天红“越剧十姐妹”联袂义演《山河恋》,轰动大上海,特别是《祥林嫂》的演出,在百年越剧史上留下了闪光一页。
越剧有不少为人熟知的优秀剧目,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林嫂》《西厢记》《追鱼》《情探》《盘夫索夫》《柳毅传书》《碧玉簪》《三看御妹》《打金枝》《玉堂春》《琵琶记》《孔雀东南飞》等。
舞台美术也是越剧中极具特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越剧就开始采用带有中国画特色的立体布景,五彩灯光、音响和油彩化妆、服装样式结合剧情进行设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古代仕女画,款式清新自然,色彩、质料柔和淡雅,对传统戏曲服装作了很好的发展。
美丽的蝴蝶博采众长,
以至华彩绚丽
新中国成立后,越剧由浙江、上海走向了全国各地,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开展,以其典型的东方艺术特征在国际上赢得了美好而热烈的赞誉。上世纪60年代,全国21个省市建起了越剧团,通过会演、电影、广播等形式的广泛传播,越剧在华夏大地影响越来越大,成了全国第二大剧种。据统计,各省、市越剧专业艺术院团最多时达280多个。《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胭脂》等一批优秀剧目广为演出、传唱,越剧步入了辉煌盛期。
20世纪80年代,以浙江组建“小百花越剧团”为标志,越剧又出现一波新的改革。表演题材拓宽、思想内涵深化,新编越剧《孔乙己》红极一时。舞台上大量应用声光电现代手法,使越剧更显时代特色,添加了几许靓丽与璀璨。
据不完全统计,1906年诞生至20世纪末,越剧上演的剧目达6000多个。
越剧像一只美丽的蝴蝶从田间飞来,一路博采众艺之长,不断丰富内涵,以至华彩多姿、绚丽辉煌。
2006年3月27日,浙江召开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庆典活动还包括越剧百年纪念碑揭幕仪式暨浙江小百花艺术中心奠基仪式;中国越剧百年高峰论坛;精品剧目招待演出和部分优秀剧目展演;“越剧百年·越剧故乡行”系列活动;“越剧百年·经典越剧影片回放”活动;“越剧百年·群众文化”活动等。整个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10月份在绍兴举办的“中国越剧艺术节”。期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等献演了经典剧目。
2006年5月20日,越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早期的越剧曲调比较单一,吸收了兄弟剧种、曲种的音乐,渐至丰富,优美婉转,长于抒情。后来,不少优秀演员结合自己的基本条件,在曲调和唱法上形成了鲜明特色乃至流派唱腔。袁雪芬细腻婉转、傅全香活泼跌宕、王文娟清新流畅、徐玉兰激越奔放、戚雅仙幽咽如诉……这些流派唱腔现在师徒相传,至今在越剧舞台上竞放异彩。
越剧的舞台美术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就大胆进行幕景、服装改革。演化至今,绚丽浪漫。一些从未看过越剧的年轻人看了演出后,也往往发出感叹:“哇,好美、好诗意啊!”
越剧是吴越文化的戏剧代表,历经百年发展,如今根深叶茂,生机盎然,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前两年绍兴市演出公司编排了明星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几乎囊括了全国顶级越剧演员参演,此剧在全国各省市巡演,成了中国戏剧史上的壮举。在雪域高原拉萨演出,开始怕越剧首次进藏观众不会多,结果却观者如云,且都看得津津有味。明星版“梁祝”还远赴法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演出,柔情婉转的越调,让外国观众感受到了中国戏曲的美丽。
进入新的世纪,作为越剧的故乡,每年举办江浙沪经典越剧展演,这被评为中国戏曲市场的十件大事之一。这个展演成了戏剧界举足轻重的文化品牌,已经成为检阅越剧成就,推动越剧创新、繁荣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