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实现共赢

2013-04-29省委党校课题组

群众 2013年7期
关键词:苏南工业园南北

省委党校课题组

开篇的话:南北园区共建是实现江苏统筹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不仅利当代,而且利长远。通过打破行政藩篱,实现区域内地区间优势互补;通过确立“以苏南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实现苏南的优质要素向苏北地区无障碍输送:通过打造“飞地顺风车”,让苏南的传统优势产业向苏北地区转移,加强转移产业在本区域的粘连性;通过苏南派驻主要领导干部,实现以人带项目、以人促发展的“以人为本,,发展模式。从总体来看,南北共建园区正在从初期投入阶段进入到投入产出阶段。当前,应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以更加紧密的利益共享、合作共赢机制充分调动共建双方的合作热情;以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充分发挥高端人才的引领作用;以更加开放的发展理念充分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本期集中推出三个共建园区的样本分析,和读者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苏宿工业园南北共建的生动样本

苏宿工业园是苏州宿迁两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苏北工业化、“重点帮助宿迁实现更大突破”等重大战略所采取的重要举措,是两市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实施联动开发、实现区域优势互补的新试点、新载体。园区自启动以来已经走过6年的发展历程,通过吸收、借鉴、运用苏州工业园区成功经验,在创新共建模式、招商引资、产业结构升级、金融合作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成为南北共建园区的生动样本。

探索南北共建新模式,开创创新实践新局面。苏宿工业园在其建立初期便确立了“苏州为主、封闭运作、帮办服务”的共建模式——即依托苏州工业园组织实施开发、建设和管理,由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宿迁市按照1.5∶1∶0.5的比例出资成立“江苏省苏宿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推进环境整治、征地动迁、场地平整等工作;苏州工业园区通过向苏宿工业园派驻大批干部,将苏州工业园区先进的管理技能和经验输送到苏宿工业园;宿迁市授权园区工委、管委会在园区范围内行使宿迁市相关部门的相应管理权限,允许园区管委会刻制、使用12个部门的2号公章。苏宿工业园由此成为相对独立、封闭运作的“经济特区”。到目前为止,苏宿工业园已经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等开发性资金24.7亿元,完成了12.6平方公里范围内“八通一平”的投资环境建设,园区与周边区域联系更加紧密,人气商气更多更旺。

着力整合亲商思维,深度推进招商选资。苏州工业园区所秉承的“以人为本”、“权限透明”、“一站式服务”的亲商理念在共建园区中也得到了一以贯之的执行。苏宿工业园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确保企业在一个公平竞争、透明高效的平台上实现自身的发展;透明、公开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操作细则使得招商员可以当场决定,不需要请示领导、汇报情况、讨论研究,最后做出决定,大大削减审批事项、压缩审批流程,提高了建设开发效率;园区管理团队“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为企业提供便捷方便的“一站式服务”,提高园区行政效率。与此同时,苏宿工业园利用后发优势,借鉴苏州工业园经验,改变传统招商观念,从依托优惠政策招商转变为依托产业链招商,从无意识的引入企业到有意识的培育产业集群,所引企业从产业链的低端逐渐向中高端延伸,园区的竞争优势由传统的低成本政策优势转变为产业链优势,政府由优惠政策的提供者转变为产业链的催化者。苏宿工业园成立5年多来已累计吸引投资超过158亿元,外资占比达到49%,亩均投资强度已超过301万元。2012年,苏宿工业园在全省南北共建园区综合评比中,继续名列全省第一。

推进产业转移深度,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产业转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内在要求,是不同层次发展区域间合作的内生动力。通过共建园区搭建的飞地经济桥梁,苏南一些大企业集团,正利用投资新建、参股控股、兼并收购、建立生产加工点和生产基地、研发中心等多种方式向苏北地区进行产业转移。通过产业转移,苏南可以延长原有的比较优势和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苏北可以吸收转移过来的高级生产要素,整合内外部软硬件资源,促进转移产业和当地经济的协调发展。苏宿工业园成功引进了台湾可成科技、江阴长电科技等一批中外知名企业;长电科技、尼吉康电子、苏州电瓷厂等企业签约开工。以电子电气、精密机械、新材料和新能源等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产业集群已经基本形成。

坚持环境保护优先,实现可持续发展。共建园区在充分借鉴苏南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坚持“先做环境后做制造业”,积极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园区。苏宿工业园自建设开始,环保意识就被植入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一方面,坚决从源头阻止污染项目的进入。在招商机制上,实行严格的项目准入制度,对能源消耗大、资源消耗高、环境风险大的项目,直接予以“一票否决”;另一方面建设了尾水排放达到一级A类最高标准的污水处理厂。园区的地下污水总管和支管也已贯通可用;苏宿园区环保部门对区域环境要素进行了实时监督,对周边厂矿企业的污染排放也进行实时核查和监控。苏宿工业园还将市场化手段应用到环保管理中,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运用价格杠杆逼迫企业污染减排;严格执行上级节能减排政策,建立专项奖励基金,鼓励企业节能减排;大力推行“绿色信贷”,对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实行“信贷封杀”。绿色园区已成为苏宿工业园的重要优势之一,生态低碳型工业园区雏形初显。

拓展金融合作渠道,提供金融有力支持。园区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苏宿工业园正在积极探索以金融合作推动区域合作的新方式,通过做大融资平台,整合信贷资源,创新融资方式,拓展融资渠道有力保障园区的开发建设。继苏州银行在宿迁市设立宿城支行、洋河支行后,苏州银行宿迁分行正式开业。苏州银行宿城支行坚持立足宿城、服务宿城的原则,强化以园区内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定位,拓宽业务品种,优化业务流程,不断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苏州银行正式进驻苏宿园区生产力中心,将有力拉动园区金融资源及现代服务业的快速集聚,对推动苏宿园区经济繁荣和招商引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苏宿两地经济合作的新窗口和纽带。

无锡新沂工业园实现“飞地”经济新跨越

2006年12月,在无锡新区和新沂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无锡新沂工业园区建设正式启动。园区合作共建以“市场运作、封闭管理、优势互补、合作双赢”为原则,以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规划、高速度推进、高品位布局为工作方针,走工业化、城市化并进的发展道路,力求实现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将工业板块、行政商贸、教育科研、物流等经济要素有效集聚组合。

自启动开发建设以来,园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园区总体规划面积是32.8平方公里,一期开发面积8平方公里。2012年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5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5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45亿元,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亿元,园区已成功从启动阶段过度到跨越发展阶段。园区坚持科学发展为第一责任,以招商引资为第一目标,以项目建设为第一抓手,新材料、新能源、新环保、服务外包等一批新兴产业大项目、好项目云集于此。园区先后开工建设项目38个,建成投产37个,到账注册资本12.07亿元,其中外资到账2700万美元,投资强度达到299.5万元,亩。2012年,华铭智能终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英硕节能材料有限公司、徐州冠宏门窗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电子、机械设备制造、新型建材项目入驻工业园,园区呈现出投资体量较大、产业质态较好、科技含量较高、带动能力较强等特点。

无锡一新沂工业园区着力打造五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机械制造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轻型纺织产业集群和物流加工产业集群,始终坚持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和产业集群跨越发展,保持在全省共建园区前列,先后被省人社厅授予“东陇海留学生创业园”,省发改委授予“低碳经济试点单位”,2009、201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南北共建先进单位”。园区紧紧围绕“打造南北共建第一园”的工作目标,抢抓省委省政府对园区大力支持的契机,坚持把无锡高新区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实践经验与苏北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全力推动“飞地”经济的新跨越。

常泗工业园五年发展谱辉煌

2008年8月,常泗(常熟泗洪)工业园区正式成立,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5年来,常熟与泗洪共同建设共同开发,两地对于共建园区高度重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泗洪县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书记、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小组,每月定期召开会议,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重点问题。常熟市选派一名副处职干部到泗洪挂职县委副书记,一名正科级干部任园区管委会主任,同时选派7名业务骨干到共建园区任职,副职由泗洪县从当地干部中选任,两地共遴选了39名优秀同志到共建园区任职。当地政府负责园区内土地供应、社会事业和公益设施管理,并对园区在规划建设、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授权;园区管委会则全权负责园区的规划建设、招商引资、商业开发等。

共建园区在建设过程中秉承规划先行理念,高标准编制园区整体规划、产业发展详细规划等专业规划。在泗洪县的大力支持下,园区周边区域已实施规划控制,区内道路、给排水管道、污水管网和主城区实现全面对接,提高了园区的承载功能。园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近9亿元,建成和在建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员工公寓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6万平方米、道路33公里,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全部达到“八通一平”标准。

在基础设施完善的同时,园区不忘巧搭“常熟顺风车”,利用常熟工业经济平台推动南北产业转移。每年6月在常熟举行“南北挂钩项目转移推进月”活动,常熟市委、市政府引导相关企业向共建园区转移,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常熟还通过开展上门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电子招商等形式,为共建园区提供企业转移信息、引荐客商、介绍项目。经过共建双方的共同努力,艾格森数控设备、欣润科技、明华制药等一批能耗低、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纷纷落户园区,尤其是浙江玉环县11家生产铜阀门、机床、卫浴、汽车零部件等产品的企业进驻园区,让园区产业特色逐渐鲜明。截至2012年底,园区共引进工业项目7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3个,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4.08亿元,平均投资强度为每亩280万元,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08.49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66亿元,提供就业3.82万人。

专家点评:三个工业园的实践表明,南北共建所带来的成本节约,优势延伸、产业转移和市场扩张不仅可以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而且可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区域内各地区间开展的区域合作有助于处理区域矛盾、促进协调发展,区域内的发展张力和竞争力由此得到进一步提升。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三个工业园仍处在开发和建设初期阶段:苏南三地产业转移外推力仍显不够,转移产业的层次依然相对较低;苏北三地承接产业转移的承接力仍有不足,用地指标、熟练劳动力供给无法满足产业转移的需要:同时,相关体制机制还存在没有理顺的环节,共建园区主要由政府主导,带有帮困、扶贫、输血的性质,存在不同程度的“拉郎配”行为。为此,三个工业园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正确处理共建双方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确处理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首先,正确处理共建双方利益,发挥苏南的主导作用。应当大胆创新体制机制,减少园区所在地政府对共建园区的行政干预,让苏南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招商理念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要树立“用真挚的感情留住人,用精彩的事业吸引人,用艰巨的工作锻炼人,用有效的学习培养人,用合理的制度激励人”的人才理念,形成“吸引人、培养人、留住人”的长效用人机制,从根本上改变共建园区人才植根性不足的问题。

其次,正确定位政府职能,发挥共建园区的产业转移载体作用。产业转移是一个动态过程,其目的在于使某一区域的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优。应当充分尊重市场意愿,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引导有条件有意愿的产业和企业转移到共建园区。同时,为了克服市场机制在产业转移中的滞后性,园区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有效地支持产业转移向园区内未来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进行,从而加速园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完善产权制度,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通过构建公正、透明的市场规则、法律、法规体系和有效的监督机构,保证竞争的公平性。

第三,正确处理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的关系,实现共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共建园区应当既立足于当前,也着眼于长远。立足当前,就是要认真解决目前园区建设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同步。着眼长远,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把目光仅仅局限于GDP的多少、招商引资的多少、基础设施规模的大小上,而应该站在时代前沿,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在科学、民主决策的基础上,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园区发展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

(执笔人:薛莉、叶玲飞、骆飞)

责任编辑:金雯

【资料链接】

早在2001年,江苏省委、省政府便提出“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快速崛起,发挥苏北后发优势”的方针,以南北园区挂钩合作的方式,通过干部交流、对口帮扶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南北经济的协调统筹发展,以园区共建为抓手逐步缩小苏南苏北发展差距,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截至2012年底,南北共建园区已达37家,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达212亿元,累计完成内资项目注册资金471亿元,累计实际到帐外资注册资金22.3亿美元。2012年,全省共建国区完成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702亿元,同比增长89.87%,增幅高于苏北开发区41.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5%,增幅高于苏北开发区16.8个百分点;到帐注册外资同比增长74.5%,增幅高于苏北开发区48.9个百分点。南北共建园区已经初具规模,初见成效。

南北共建园区既是南北两地要素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的良好平台,也是探索实践制度创新的飞地模式,同时对苏南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实现了苏南苏北共建园区的三大共赢。

要素互补实现共赢。在南北共建园区中,苏南提供先进的制度要素,如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优质的政府公共服务、先进的招商理念等,而苏北则提供相对丰富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苏南先进的制度要素与苏北自身的资源要素相结合将对吸引资本要素进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南北两地各自要素发挥比较优势的直接效果。通过优势要素的结合可以降低共建园区相对原苏南园区工业生产成本,进而提高共建园区的产品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实现苏南苏北资源要素互补的共赢。

制度创新实现共赢。在共建园区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共建双方对于园区建设、园区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大胆有益的尝试,实现制度创新的共赢。在园区筹建时,通过组建实体公司负责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融资,并且公司以股份制的形式募集资金进行投资,解决了园区建设资金来源问题;在园区建设中,共建园区严格按照先规划再建设、不规划不建设的原则,以超前眼光、世界眼光,邀请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公司进行规划设计,在建设中不走弯路,高标准打造宜商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在共建园区的发展过程中,创新园区统计制度使共建双方可以全面及时掌握全省共建园区发展信息,并做出相应决策。

产业转移实现共赢。南北共建园区是实现南北错位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苏南地区未来要突出高端化发展,注重原始创新,成为全球知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发展区。而通过南北共建工业园区将苏南地区需要转移的产业引进苏北地区,这样就可以为苏南地区产业升级腾出空间,减少产业升级中的障碍,同时促进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南北发展的共赢。

猜你喜欢

苏南工业园南北
地下工业园
地下工业园
苏南年俗亦动人
游走南北 蕴含古今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苏南发展
苏南傩面具略论
德奥新在安庆建表面处理工业园
云南报销案与晚清同光之际的南北纷争
投资建设海外工业园的前期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