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2013-04-29张丽丽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玛蒂尔想象力想象

张丽丽

我国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说:“教育的灵魂便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语文因其特殊的地位贯穿于其他各学科中,也因其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常常在课堂中容易放飞学生的思维。那么如何正确合理地放飞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人们能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和满足,从而产生强烈的创造欲。如在教学《山沟里的孩子》时,为了让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深入透彻地了解文本,我先提问:“每天你们是怎样来学校上学的?”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很多答案,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于是我趁热打铁,追问他们:“那你们猜猜,生活在山里的孩子们每天又是怎样上学的呢?”学生们又开始议论起来。结合现实生活来思考,学生思维发散的空间就更大,想象的东西也越来越丰富。

二、勇于各抒己见

质疑是知识能力等各方面发展的源泉。青少年对外界事物很敏感,在课堂上总喜欢提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疑问能激发他们追根究源的兴趣,主动去探求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让课堂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从他人的答案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步步深入,学生不仅解决了多个“为什么”,也得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我的第一本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课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纷纷提问:这“第一本书”是什么书呢?它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值得写成文章?“我”的第一本书是从哪里来的?作者为什么要写他的第一本书?教师不必马上把答案告诉学生,因为这些问题早已引发学生去读课文的兴趣,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寻找答案。

三、敢于大胆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一次作文教学中,我给学生带去了没有画面只有长达3分钟的鸟鸣声的音频,声音由清晰渐渐变得模糊,由欢快慢慢变得单调,播放两遍后我让学生自己构思,并编出一个故事。学生大胆想象,很多都以鸟儿为主人公,结合生活中的环境污染、过度狩猎、森林破坏严重、人类追求餐桌上的珍奇等现象展开联想和想象,完整地构思出自己的作品。其中有一个学生以自己的一个梦展开想象,着重把人类辉煌及灭亡的瞬间展现出来,以从梦中惊醒,听到渐远的鸟叫声结束作文,想象非常新颖。对于学生而言,生活就是他们最好的老师,敢于大胆地把生活元素借用到语文课堂中来,说明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这样的语文课堂不仅达到了教师所预设的各项知识目标,同时情感目标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最重要的是学生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四、适时给予鼓励

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谓“夸”就是“鼓励”。多给学生表达和认可的机会,学生就会增强自信。在教学莫泊桑的《项链》时,我让学生阅读后围绕对玛蒂尔德夫人这一人物的评价展开讨论。很多学生的意见和大部分读者的一样,都认为莫泊桑花大量的笔墨写玛德尔德夫人苦苦奋斗了十年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资产阶级的虚荣心使她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一个平时难得开口回答问题的学生却说:“玛蒂尔德夫人打扮得漂亮一点去参加舞会,没什么不好,就和我们每天出门总想把最漂亮的一面展现出来一样,只是她那天比较倒霉而已。”一时间,教室里嘲笑、轻蔑、唏嘘声混成一片,那个学生也脸红地低下了头。我打断了学生的争议,极其兴奋地说:“这位同学说得太好了,他的思维与大家的都不一样,说到玛蒂尔德夫人的心里去了,难道同学们爱漂亮都是虚荣心在作怪吗?”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了一片掌声,学生们也对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教师应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让他们微弱的火花燃起熊熊的创造之火,培养其创新能力。

当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结合实际的教学活动,利用其他一些途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想象力的训练。如利用具体的事物或美妙的音乐,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想象,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人物形象;把没有生命的文字对话,变成情感丰富的人物对话语言;把没有色彩的铅字,变成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让学生逐渐掌握灵活想象的本领。

想象力是一种能力,只有在不断的培养和锻炼中才能成为我们自身的一种能力。所以,只有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渗透到语文教学实践当中,才能真正把培养“有素质的人才”这一目的放于首位,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使语文在素质教育中彰显它独特的魅力。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玛蒂尔想象力想象
快乐的想象
看见你的想象力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项 链
读《项链》有感
打开新的想象力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十年蜕变:重读《项链》的思考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