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课堂促进文言文阅读的策略分析

2013-04-29庞良冰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范仲淹文言文文章

庞良冰

文言文传承着我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精髓,语言简约、朗朗上口,意蕴深远。初中阶段阅读文言文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其丰富的内涵还可以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传统道德的回归,另外对写作水平也有所裨益。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的文言文阅读提出明确的要求,更为注重文言文的理解和积累。然而目前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大多“谈古色变”,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在以往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经验中发现,很多教师更关注文言文的识记,而忽略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陈旧,学生阅读兴趣不高;局限于教材和课堂,知识延伸不足;古今结合不够紧密。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几点意见,以期促进初中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提高教学质量。

1.巩固阅读基础,重视阅读能力

“授人以渔”——要引导学生阅读而不是主导,牢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凡老师可以放手的地方,尽量放手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参与、自求理解,教师的分析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先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含义,掌握基本的语言结构,正确断句,简单理解和翻译文言文,然后针对字里行间的疑难点,联系语言环境,由学生自行猜想和讨论,以学生有组织有步骤的自主阅读为主,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对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进行适度点拨,进行学法的指导渗透,以求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灵活掌握方法,并通过课堂训练趁热打铁。

文言文讲究音律美,适合朗读,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通过不断的诵读,感受文言文之美。可采用教师范读、组与组赛读、生与生比读、前后接力读、分角色对话读等多种方式诵读,同时要科学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另外,要指导学生对文言作品进行适当的鉴赏评析,入景悟情明理,形成对文章内容、结构等全面深刻的认识,学习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写作知识,同时要能通过复读揣摩作者的见解,提高自己的认识,并能够提出更新更深的感悟。

2.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阅读兴趣

文言文教学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侧重于写景的文章,可以利用多媒体插入精美的图片,配合优美的音乐进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联想,比如在《三峡》一文中,为了使学生直观感受三峡的壮阔奇景,可以展示长江三峡的图片、播放录像片,将直插云霄、连绵不绝的山峰,湍流不息、势如奔马的江水,一泻千里、银银闪亮的瀑布,矗立山巅、婀娜多姿的松柏等画面呈现出来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感,同时通过阅读文章,体会作者所用语言的精妙之处。

对于侧重于叙事的文章,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编写故事,并根据情节进行文章场景再现,带领学生进入文章设定的特殊时空。这样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迅速、准确地理解课文。

3.古今结合,促进阅读理解

文言文由于年代久远,文字和说话习惯都不同于我们如今使用和接触的语言,学生较为陌生,阅读时对课文内容难以理解,文章大意不好把握。因此应当将文言文阅读尽量贴近学生生活,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感,让学生自己去阅读、理解和感悟,既要理解文言文中的人和事,还要联系如今的人和事,完成古人和今人对话,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觉得文言文中的人和事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与当今社会息息相关的,使文言文与时代紧密联系,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例如教《塞翁失马》,可让学生举例谈谈生活中祸与福之间发生转化的人或事,教育学生看问题要从多种角度出发,这样就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遇到挫折不要灰心丧气,遇到好事不要得意忘形。

4.进行知识迁移与延伸,拓展阅读的深度与广度

在讲解文言文时,首先对学生提出来的问题进行点拨、讲解,指导学生进行辨析,总结规律,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可以向学生交代古代的一些文化常识,如,古代地名人名、风俗习惯、典章制度、天文历法等,为开展阅读课外文言文提供参考。应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文言文,拓展阅读的深度与广度。

比如在阅读和教学《岳阳楼记》之后,可以引入范仲淹所作的同名答文《灵乌赋》,“彼希声之凤皇,亦见讥于楚狂;彼不世之麒麟,亦见伤于鲁人。凤岂以讥而不灵,麟岂以伤而不仁?故割而可卷,孰为神兵;焚而可变,孰为英琼。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此文为范仲淹同欧阳修、余靖等因言事被贬谪时所作。由于范仲淹多次因谏被贬谪,当时梅尧臣以《灵乌赋》力劝范仲淹要少说话,少管闲事,自己逍遥就行,然而范仲淹强调“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彰显了古代士大夫为民请命的凛然大节。

(责任编辑 韦淑红)

猜你喜欢

范仲淹文言文文章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范仲淹词的传播与接受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范仲淹苦读轶事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关于范仲淹的称谓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