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初探
2013-04-29曹登
曹登
摘 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让学生在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提高学生总体信息素养。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表达能力
新课程实验体现了对人基本素质培养的重视,立足于为“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夯实基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和主动高效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服务。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同时,努力将教育心理学理论、教学设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实践进行整合。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信息技术教学面临新的挑战,结合教学实践,下面谈谈我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转变观念,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实验强调的十分重要的能力。阅读是当今世界人类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技能,阅读习惯、方法直接决定了学生知识掌握的质量。信息技术作为人终身学习的重要工具,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要培养人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品质。在教育教学中,我们特别要重视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和提供的信息材料习惯的培养。纵观近年来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践,似乎存在着一个普遍的教育教学模式,即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练习来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完成教学目标要求。这种教育教学模式,让我们在近年的信息教育教学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教,学生不会,学生严重地依赖于教师。
二、精讲善练,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消化
任何技能的掌握都离不开动手实践和亲身体会。信息技术各项操作技能的获得更是如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教师讲得太多,学生操作的时间很少。因此,信息学科理论要注重精讲善练,把实践操作的时间还给学生。对教材中讲解详细的,教师通过任务,让学生对照书本,进行自我探索,对学生在探索中遇到的有共性的问题或内容,教师加强点拨指导。我们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优势,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自信心,加强自我动手能力。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我建议,初中信息技术课实行两节连课排课制度,使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把时间还给学生,同时也要注意学生心理情感的需要。通过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形式,不断给予多种良性刺激,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加强交流,培养学生表达的语言能力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仅重视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作用。因为它对人的认识过程起着直接制约的作用,是认识活动的动力系统。其中,交流表达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任何学科最终的目标是培养人进行交流活动的能力。但是,由于计算机的出现,出现了一种极不和谐的现象,人与机器的交流增强了,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却弱化了。同时,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教师最容易忽视的是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我们知道,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有不少专门的术语,如果不通过加强语言交流表达学生是难以掌握和理解的。
因此,教师要积极提倡、引导组织好学生进行小组间、师生间、组与组间的语言交流,培养交流的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在学习的教程中通过多方面的交流得到和谐的发展。实践证明,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体验,才能真正培养和提高他们应用计算机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只有经过自身探索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做到深刻理解,扎实掌握。而任务式教学,正是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学科特有的优势。
综上所述,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作为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学生共同成长。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科学、灵活地把握教材,不断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 福建省石狮市凤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