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2013-04-29刘尧
刘尧
令人震惊的“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虽然已经过去几个月了,但是社会舆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此事的追问与反思:大学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从1995年、1997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起铊盐投毒事件,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事件,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铊盐投毒事件,2009年吉林农业大学郭力维尖刀扎死室友事件,到2013年4月接连发生在复旦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南昌航空大学和沙洲职业工学院的四起校园惨案,确实不断地对大学生造成精神创伤,一些大学毕业生也在网上发起感激昔日室友“不杀之恩”的倡仪。大学校园惨案为什么一幕幕上演?社会舆论在痛定思痛之时,重重地把板子打在了大学教育身上,认为大学教育功利化,过多重视学生专业学习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品德修养与精神成长。也有人认为,大学校园惨案只不过是“极端个案”,无需人人自危与恐慌,仅仅指望反思来减少罪行并不现实。笔者认为,尽管此类校园惨案是大学教育不能承受之重,反思也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正视并理性探求其背后的复杂成因,就有可能预防与减少校园惨案发生的概率。
一、大学转变评价理念是和谐舍友关系的基础
“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引起社会对大学宿舍舍友关系的高度关注。2013年4月22日《新快报》报道,针对广州大学的1500份学生抽样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对宿舍内部人际关系不满意。这并不是广州大学一所学校所独有,宿舍已成为大学生矛盾的集中爆发地。有半数大学生不满舍友关系,表面上看有一堆客观理由,如虽然同居一室,但学生来自不同地域,家庭经济条件等存在诸多差异;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宽容和谦让;学生在宿舍天天面对电脑,舍友之间情感交流很少……但由表及里,我们不难发现舍友关系难处的根源是高利害评价使然。
北京大学饶毅教授认为,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以总分为唯一挑选和奖励学生的评价标准,孩子很小就意识到自己永远在跟别人排名,跟自己越近的人越是自己的竞争对手甚至是“敌人”,因而造成了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离你越近的人你越要打败他,离你越近的人你越恨他。其实,评价绝不仅仅是通过排名鼓励竞争,更重要的是通过诊断促进发展。所以,高校要摒弃习以为常的导致过度竞争的高利害评价,逐步转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发展性评价。
二、大学生活礼仪教育比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效
人们普遍认为,大学校园惨案令人震惊的残忍,是当事人心理畸形的结果。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一项调查显示,40%的大学新生、50%的大学毕业生有一定的心理问题。有媒体分析认为,受家庭、社会、网络环境等不良因素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丛生,甚至往往为一己私利,不惜伤害他人生命。有学者认为,大学教育往往强调学生如何成才,不重视心理问题甚至将其视为思想道德问题,建议大学教育扭转功利化的办学导向,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的全过程中。这样的调查结果与反思不无道理,但并没有涉及心理疾患的成因。
我们不难发现,近年发生的校园惨案的起因都是一些琐事。大学生因琐事杀人看似令人难以理解,但吴澧先生认为,虽是生活琐事,天天折磨你神经的累积效果,也是很吓人的。事实上,我国高校不仅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而且还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救助,却没有注意到会酿成校园惨案的琐事。笔者赞成吴澧先生的观点,这类琐事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做好了,大学校园可减少大量的“同室操戈”。大学可进行以如何做好琐事为内容的“生活礼仪”之类的教育,会比现行空洞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效。
三、大学教育教人成人比教人成才更有价值
“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发生后,教育问题再次被社会高频提及。近年,在就业率等重重压力下,一些大学确实越来越注重专业技能的教育,而人文教育荒芜甚至缺失。泛滥的教育功利化使学校万事分数最大,为了分数其他一切都可以排除,家庭把“望子成龙”演绎为“别的全是假的,分数才是真的”。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陷入了只育“才”不育“人”的教育误区。雅斯贝尔斯反复强调,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教育确实是需要触及灵魂的,包括对生命内涵的领悟、对生命的敬畏、责任使命的承担、大爱和宽容等。
然而,教育对人的价值迷失,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只能产生功利的价值观——以就业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而不看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行、精神境界。蔡元培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够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就是说,教育教人成人比教人成才更有价值。因此,高等教育必须扭转功利化趋向,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的同时,要加强“做人”的教育。
四、大学创设道德养成环境比道德说教更重要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曾说:“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对个人、对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如果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不重视德性培养,那么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有学者认为,令人遗憾的是,大学道德教育存在着重“外部灌输”轻“主体自觉”、重“课堂宣讲”轻“生活体验”、重“耳提面命”轻“启发诱导”、重“显性教育”轻“渗透教育”等问题,不能激发出学生的内在自觉性和主动性。因此,道德问题在大学生中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和普遍。也有人认为,该指责的不应只是大学道德教育,而应涵盖整个漫长的儿童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从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哪一环节都不能缺失。
事实上,当今社会普遍出现沉迷于对财富的过度追逐现象,家庭除为孩子投入重金换回分数外,并没有投入多少精力到孩子的品德养成上,基础教育看重“升学率”而轻视道德教育,这些只是我国社会转型期暂时的道德现象。根据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主张,“我们称作学校的社会机构的首要职责,就在于提供一个简化的环境”。当前,大学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不仅要直接向学生宣讲道德理论,更要追随着中华传统道德现代革新的脚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道德养成环境,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形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习惯。
五、大学引领社会价值取向比被动适应更珍贵
在社会因“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把板子打在大学教育身上时,有学者认为,大学作为社会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封闭的象牙塔,社会价值取向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从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来看,物欲的恣意横行、道德的渐行渐远、理想主义的消解、信念信仰的虚无、主流价值的迷失、知识分子精神的缺失等给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先天营养缺失的土壤,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各种媒体,到处充斥着虚荣、享乐、拜金的幻象,金钱、权力、功名成为流行的价值取向。
《新周刊》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是一个物质丰盛、诗意寡淡的时代,一个盛产亿万富翁、欠缺生活家的时代,一个“有一种毒药叫成功”、而人人饮鸩止渴的时代,一个集体沉迷于高速工作、功利社交、名牌消费的时代。扭曲的价值观甚嚣尘上,无时无刻不在熏染着大学生,这应该引起大学的高度警惕。尽管大学必然受到社会的影响,但大学作为负有社会批判责任的机构,理应担当起引领社会价值取向的使命。因此,大学要通过价值观教育,不仅召唤学生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且要引领社会扭转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六、如何让人心里的魔鬼沉睡更值得思考
校园惨案往往源于当事人心里的魔鬼。美国电影《偷天换日》里有一句台词:我相信每一个人,我只是不相信他们心里的魔鬼。其实,人人心里都有一个魔鬼,在隐蔽的角落里沉睡着,无声无息,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它根本不存在。但遇到一种合适的环境它就会苏醒,当有人心里那个魔鬼醒来时,他看一定的人群就不再是同类,而是草芥、蝼蚁甚至是不该存在的病毒,欲除之而后快,再无任何恻隐之心。正如顾骏教授所言,自古以来,不管采取何种“人文主义”的教育方式,又有哪个时代没有个人的极端行为?纵观世界,不管奉行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又有哪个国家不会发生远比投毒更加恶性的事件?
更值得反思的还有如曹林先生所言,除了反思和“新闻连锁效应”,还会让官僚体系运作起来:某部门发通知要求大学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某部门要求辅导员要积极干预宿舍关系,各大学以此事件为教训讨论人格教育,个别大学还会借此新闻效应弄个制度创新。可是,这种触动效应不会持续太久,一轮热闹之后,除留下一堆通知和文件外,问题并没有得到切实解决。其实,天灾之外的人祸往往都源于人心里的魔鬼。当一个人出现不正常的行为时,有可能是魔鬼苏醒的征兆,我们就该警惕了。我们强调反思的必要性,并不是进行简单的归因或炒作新闻热点,而是切实寻求遏制人心里魔鬼苏醒的机制。
责编:赵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