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一生,已开始摩拳擦掌

2013-04-29覃柳笛

影视圈 2013年7期
关键词:表演系电影学院艺校

覃柳笛

面前的这个帅气男孩是一米八几的瘦高个儿,他刚刚完成本学期最后一门课的考试。这个暑假过后,他就要升大二了。

没错,这个叫祝向阳的男孩只是北电表演系的大一学生,在他的脸上还看不到毕业生的沧桑和焦虑。但是从师兄师姐那里,他也闻到了一丝现实的冷酷气息——并非所有人毕业后都能去拍戏,也有没戏上的师兄师姐,快毕业了还在跟着老师上课。

他和同班同学有时也会聊到毕业后的想法,“大部分同学还是想拍戏,但也有四分之一的同学想先找一份类似大学教师的工作,稳定下来再找机会接戏,或者是考研、出国”。

当然,在他看来,能考上电影学院表演系的人没有不想当演员的,为了毕业以后能“顺理成章地接戏,养活自己”,他和同学从进入北电的第一天起,就树立起了实践意识。一方面,必须在实践中磨练表演功力,另一方面,需要在实践中建立起广泛的人脉。所以,一有进剧组的机会,他总会跟同学成群结队去应征。“无论谁上都可以,我们不会把同学当做竞争对手,一个班好的话,每一个人才会好;一个班不好的话,大家都不会好。”他的冷静和成熟出人意料。

祝向阳承认,他是班里实践机会相对多的一个。这个大一生已经拥有了一长串耀眼的履历,他曾在《建党伟业》、《拯救》等剧组历练,因为有演唱特长,商演机会也颇多。他总结道,倒不是因为自己的家庭背景更厉害、外型更出众或者天分更足,其实他父母的职业都跟文艺不搭界,所以“每个机会都是靠自己争取得来”,一脚踏进这个圈子后,随着人脉的积累,再慢慢把雪球滚大。

进入北电之前,他已在怀柔某艺校打表演基础。那时他已很有实践意识,会就近在怀柔影视基地找戏拍。“刚开始我会在网上找信息,但没少上当受骗。”他说,“后来老师告诉我们,只要交钱的就是骗人的。”

在海量信息中,偶尔运气好也能碰到正规的剧组。《建党伟业》就是他进的第一个剧组。第一次拍戏,他很兴奋,虽然他的角色甚至无台词。但慢慢地,这种兴奋的心情又被漫长的等待消磨殆尽,“每天必须等,整天都在等”。

亲身体验以后,他发现演员的工作体会跟他想象的不一样。虽然预见了演员光鲜的背后必须面对的等待、劳苦和漂泊,但他的表演梦依然笃定。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这个需要别人先打开话匣子才能跟人熟络起来的孩子慢慢学会了“适当推销自己”,“完全不自我推销,别人就看不到你的光彩了”。

祝向阳本来会走一条循规蹈矩的道路,但是骨子里的文艺基因让他没法安分,他从小就是舞台上的活跃分子,在已进入普通高中就读之后萌生了转学的想法,虽经历与父母激烈争执、甚至赌气出走的过程,但最终是父母妥协了。“改上艺校,感觉选对了。我不想像普通人一样过朝九晚五的生活,觉得那样的人生有点单调。别人只敢想不敢做,我是只要敢想就敢做,让自己不后悔。”

如今,祝向阳初步取得的成绩让父母重新定位了对他的期待,“他们现在一说话就问我什么时候火,什么时候能在电视上看见我,给我挺大压力的,同时也是动力。”

与他熟识的经纪人王路告诉记者,祝向阳的梦想很大,他的楷模是陈道明。电影学院是他梦开始的地方,他在加速奔跑,奔向三年后的自己。而终点是怎样的风景?一切还未可知。

猜你喜欢

表演系电影学院艺校
“旧小世界”的停服
锦州银河艺校作品展示
如果大马不是马?
艺考战役
对艺术院校就业情况的思考
廉进则腐退
“插班生”的选择
艺术学院与美国纽约电影学院签署人才培养协议
曼彻斯特电影学院里的学徒工
对于周星驰的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