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2013-04-29刘严刘醒
刘严 刘醒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内学者认为教育信息化现象已经来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而网络由于几乎具备了以往所有教学媒体的主要功能,因此处于信息化教学的核心位置。
一、网络教学的内涵
网络教学是在先进理念指导下,运用网络资源,在教师指导下,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加强师生交流,加强师生协作研讨,优化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网络教学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教学法,在这一过程中,网络作为知识与信息的载体而存在,可看作为书籍、视听、媒介等教育媒体的自然延伸,所不同的只是网络具有更高的信息容量,也继承了某些教育媒介的特点;不但可代替传统教育媒介而存在,功能与效率方面也更强。(2)网络教学是开发和利用网络知识与信息资源的过程,在此意义上,网络成为学习资源,网络教学则是对此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再生。(3)网络教学还意味着把网络作为教学的一种环境,正如传统的教学发生在教室之内,网络教学则视网络为一个大的教室,只不过这个教室已经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大得能覆盖全球,没有教师与学生之分,没有区域与时间的判别,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任何人学习,你同样也可成为他人的老师,因此网络教学概括起来就是:网络是教学的工具,网络是教学的资源,网络是教学的环境。
二、建构新的教学理念
网络教学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加强师生交流,加强师生协作研讨,资源共享,优化教学过程。这种教育技术的革新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育理念。这就是现代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它是针对我国长期以来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模式而提出来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发现型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上述要求而提出来的,因而很自然地,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就成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三、网络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网络教学有一条主线,那就是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着网络教学的始终,其他一切设计,包括媒体的应用,教师的教学及过程,都是因学生的学习活动而存在、而设计的。在网络教学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即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新的定位,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结构和模式,奠定和创建了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基础。新型的网络教学的模式,称之为“学教并重”的教学模式或“主导——主体”型教学模式或双主教学模式,它将为深化教学改革,为网络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树立长远的主要目标。当然,新的师生关系的确立,新型教学模式的创建决不应轻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问题,这就是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片面强调完全让学生自由探索,而忽视教师的作用,忽视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间的协作学习,这种片面性,必须予以相当的重视,并要极力避免。
网络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按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进度、学习途径以达到自身最佳的学习状态,这些优点是传统教学教师难以达到的,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资源,学生在短时间内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寻找有效利用的网络资源,这就需要有经验,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有效指导,因此,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如何确定自己在网络教学中的位置尤为重要。
(1)教师的主要职能由“教”变为“导”,信息时代,人们很容易从网络等媒介中获得信息和知识,教师已不在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可能通过各种信息途径获取比教师更多、更精确的知识。因此,教师的职责已经不可能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教师的任务更多的体现在“导”上,帮助学生决定适合个体需要和个体实际的学习目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动机,培养健康的兴趣,发展学生认知、判断、选择各种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高尚的道德、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2)教师与学生建立开放型的合作关系。
计算机网络使全球化,支持地理上分离的学校,研究单位和个体间的合作,对每一个教师和学生提供更为公平、开放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其中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大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关系更加开放,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自己的学习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并进行各种问题讨论,在这种环境中相互尊重与信任是合作基础。传统的师道尊严不再存在,在网络环境中他们可以自由地探讨成长过程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合作研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3)教师应在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信息时代里,学科领域间的分界线越来越模糊,教师要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基础,决定孩子们在学校应该学什么,以一系列新技能为基础来改组课程。教师作为课程的主要实施者,积极规划课程的内容,制定教学方法和策略,制定课程的评价方法和手段。
(4)教师要成为一名积极学习者,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成倍加快,面对这一现实,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知识对他们的以后教学是不够用的,必须不断更新和改造自己知识和技术,需要教师成为一名积极的终身学习者,并以这种态度来影响所教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关注所教学科方面的知识,还要注意获取一些其他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动态。
(5)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在网络上,学习的进度难度都要由学生个体选择,这就更要求学习者的自觉,这就需要教师去组织、辅导、帮助学生克服惰性,形成良好的学习系统,发展形成适合自身方面的学习方法习惯等,以不断激励学生向前,保证某个阶段的基本发展要求达标。(作者单位:武警警官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参考文献
[1]周志娜、 叶锡恩、 刘晓,《基于建构主义的信息技术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2]吴秀红《简论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3、4期。
[4]Joyce,Betal著,荆建华等译,《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