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城乡的一种发展新路径
2013-04-29顾萌苏宝莉
顾萌 苏宝莉
摘要:中国以令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创造了经济增长和国家崛起的神话,然而片面追求增速的发展模式所造成的弊病也日益凸显:资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千域一面、文脉丢失、城市中的人生活不堪重负……而着眼于保持城市特色、提高生活品质等的“慢城”,其思想内核与宜居、低碳、可持续等不谋而合,成为建设美丽城乡的一种新路径。本文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梳理,主要回顾了国内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进程,结合中国特色,分析了慢城的适用范围、慢城与其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式的耦合关系、慢城旅游、慢城对于中国启示与意义等,最后对中国的慢城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慢城;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进程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7-0035-03
1.前言
慢城(Ciftaslow)是一个由许多在全球化大背景下选择保持自身特色,追求生活品质的小城市(镇)所组成的国际化网络组织。其在1999年由意大利四个小城以及慢食运动组织(Slow Food AssoCiation)发起创立。它们采取了一种不以牺牲本地特色和生态环境等资源为代价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珍视本地的传统文化、食品、工艺、产业以及其它地方特色,通过绿色产业、高品质的旅游等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并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生活质量。到2012年11月,已有25个国家的167个城市加入了这一联盟。
2.国内理论与实践研究概述
国内最早以通讯的形式对慢城进行介绍的是栾习芹(2008),其从“慢城先驱”之一的意大利奥维托市的城市生活谈起,简洁明了的介绍了慢城的起源与在各地拓展的情况;邢晓春(2010)翻译了德国空间规划专家克劳斯-昆兹曼的《慢行城市》一文,此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慢城的目标、成为慢域所要遵循的原则等,并以奥维托所取得的效益等证明慢城对于小城战略提升的价值和意义。此时慢城在国内尚未被广泛关注。
2010年12月,国际慢城会议授予南京市高淳县的桠溪“国际慢城”称号,从而使之成为中国首个也是至今为止唯一的国际慢城,引起了国内媒体的普遍关注,同时也促成了慢城研究的热潮。朱晓清、甄峰等(2011)对慢城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并结合国外实践案例探讨了其对中国城市建设的一些启示,成为目前国内慢城研究方面被引频次最高的学术论文。针对慢城理论,文章特别以辩证的角度阐释了慢城对于全球化的态度,即吸收“良性”,抵制“恶性”,同时还分析了慢城运动与慢食运动的源流关系等。王立(2012)回溯了国外慢城市研究的缘起、较为明了地阐释清了慢城市联盟框准则、特点等,还将慢城理念的实质归结为一种以“适度、人本、多元、包容”等为特质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张明斗等(2012)对国外研究从慢城内涵、作用、以及慢城与慢食、慢旅行以及全球化的互动关系进行了述评,提出已有研究中缺乏对慢城理论的经济学阐释及研究,也缺少针对中国城乡建设的方法探讨。
在理论的影响下,国内对国外慢城案例也进行了一些介绍和探讨。朱晓清、甄峰等(2011)介绍了意大利、英国、德国慢城的发展概况和特色,并以其中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举例说明慢城结合本地情况后虽进行了相应调整,但均遵守了同样的守则和目标:敬重自然、遵循传统、品质生活。崇婧等(2012)则从旅游规划的角度,除分析介绍了欧洲的几个慢城之外,还将视角转向了亚洲的韩国和新加坡,并从交通方式、发展方式、产业特色等对案例进行了简单总结。赵四东等则从大量国外案例的研究中总结出慢城类型:从发展模式上来说可分为自然发展型、自下而上的组织联盟型、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和综合发展型;从加入慢城的目的来说又可分为发展特色旅游型、保护本土文化型、追求持续发展型等。
总体来说,国内对国外慢城的研究已经较为清晰地理出了慢城产生的背景、基本内涵和目标、主要的发展模式、经验等。但国外如何保证慢城活力、如何解决旅游开发与原住民慢生活的矛盾以及慢城的局限、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还有待更多的关注以便为国内的慢城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实践基础。
3.慢城的适用范围
由于申请加入慢城的城市人口须在5万人以下,且其主要目的也是推动有特色的小城市(镇)立足于全球一体化的浪潮。然而应用于中国人口与城镇发展现状,这显然使得其适用范围非常局限。对此,国内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慢城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适于所有规模的城市,一旦超过规模要求也就失去了成为慢城的机会,其对于大城市、特大城市的适用价值也就更有待商榷了,在中国应只适用于符合要求的小城镇;另一种则认为慢城作为新兴事物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内涵在保留普适性精髓同时可以通过各国实践产生合理外延。在中国,城市病在大城市体现的更为明显,更需要“慢”。因而不仅是小城镇,大城市的局部片区也可以以慢街区、慢社区、慢行系统等的形式应用慢城理论。甚至有学者认为,应从区域背景下探讨慢城,将以点为主的慢城拓展为多层次、整体性的慢城体系。
对此,笔者认为,虽然慢城理论还在不断探索、延伸的过程之中,但其核心、原则等应予以完整保留,否则就可能与历史文化保护、城镇特色建设等混淆,使慢城理念过于泛化,甚至沦为规划的噱头,失去其本意。慢城最适宜中国小城镇,基于合理人口容量和城镇功能的慢街区亦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更需关注研究相关配套政策。而慢的哲学则在城市生活中有着更广阔的适用空间。
4.慢城与其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式的耦合关系
由于慢城对于理想人居环境的创造理念与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实践的其他可持续城市类型,如低碳城市、宜居城市、生态城市等具有诸多共通之处,与其之间的耦合关系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朱晓清等(2012)从慢城与宜居城市的各自的内涵、发展动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比较,分析出其两者在起源、基础理念、人口规模、行动重点、参与主体上的不同以及终极目标、基本原则、可建设性等方面的一致性。并认为慢城是适应于小城镇的一种较高级别的宜居城市,可以为宜居城市提供理论的丰富与行动的指导。张明斗等(2012)认为低碳、宜居的慢城可以规避资源型经济建设,并为城市的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以及均衡型城市化提供新模式。王立(2012)则认为慢城市、低碳城市、绿色城市、社会城市、人文城市等城市发展理念最终都落在提升城市各阶层生活品质上,现阶段应通过城市设计、公共空间场所营造等改善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伴随公共生活空间的公平性缺失的问题。
5.慢城旅游
国外案例实证,旅游业通常是慢城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中国那些符合慢城地方特色浓厚、自然环境优美等要求的小城镇,往往城市化水平较低,与国外进入城镇化后期的国外慢城相比,经济落后,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也很不健全,其发展旅游、带动经济的目标显然更加迫切,在模式上也就更多地体现为政府主导。加之慢城的居民对快节奏生活的矛盾并没有较深的体会,也往往谈不上高品质生活的回归。结合国内多家权威媒体对桠溪的报道,中国的慢城,往往会因为谋发展而“慢了游客,快了居民”。但从城市发展的多元化、差异化特点来说,这也可能正是慢城理念在中国的突破,是一种初级阶段的慢城模式。同时,桠溪旅游项目的严格生态要求、控制大规模团队游、鼓励小规模自助游、突出特色游等做法也是为维持住“慢”而值得借鉴的。
除现象的分析外,一些学者也对慢城旅游理论开展了探讨。张骏等(2011)通过对桠溪的实证调研,构建起了一个基于美学视角,包括自然生态、城市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慢城旅游吸引力系统模型并从吸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如推广绿色产品、加快城市现代化步伐等提升慢城旅游引力的建议。
随着桠溪慢城的一炮而红以及强调旅游体验和环境意识的“漫游”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如广东从化、平远、合肥巢湖半岛、四川乐山等都提出“打造”慢城,重点均在发展旅游休闲产业。这固然丰富了国内慢城的实践,但如果在规划时抛弃了对慢城本源的思索与原则的把握,更多地把慢城当做城市建设的政绩工程和吸引眼球的单纯概念,则就是本末倒置、作茧自缚。
6.慢城对于中国的启示与应用
从城乡建设的各层次来说,慢城为小城镇的战略转型提供新途径成为了学者们的首要共识。中国小城镇基数巨大,在发展中往往因为资源与机遇的缺失,只能廉价地牺牲环境与土地来谋求经济的发展,小城镇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朱晓清等(2012)认为除慢城对小城镇可以在保护城镇原有文化风貌、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利用慢城品牌实现城市营销,但必须警惕“慢”的盲目跟风和炒作。陶特立等(2012)在常州市湟里小镇规划中运用慢城理念,结合其地域特征和文化背景组织了传统型、现代型和康体型三个慢性核,同时通过滨水绿道、古街整治等构建慢行的公共活动空间。
而严玉蕾(2012)则在小城镇中实践慢社区理念,除良好的社区功能外还重点打造核心的慢行系统,搭建地方传统手工艺、美食以及风俗展示的交流空间,借此为大城市应用慢城理念提供新思路。赵四东等(2012)则构建了在城市和乡村背景下内涵结构基本一致、由网络化的慢行系统联系慢核、慢城、慢区三个层次体系构成的“慢城系统”,并在晋北中部城镇群规划中进行了应用,结合塞外风光、晋北文化打造出了区域范围上“慢”旅游的网络。丁海茹(2012)则更重视慢行系统对慢生活的意义,其综合新城市主义、步行城市等的观点,在新疆拜城构建了以自然生态为特色的慢行街区、慢行系统以及绿色网络空间。
从城乡建设管理、城市空间设计的角度,慢城则能给予更多的启发。吴小洁等(2012)还总结各国慢城策略,归结出慢城理念下的休闲城镇设计要素:缓功能、慢交通、静空间、全配套、闲体验等,较为简洁而深刻地体现出慢城的一些理念精髓。笔者则总结慢城对美丽城乡的建设启示为:挖掘城市个性、优化地方风貌;保护传统,支持地方产品;加强人居环境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置;注重空间环境品质,营造人性化的公共空间;打造绿色交通体系,降低城市机动化程度;强调生活品质,提倡健康饮食;推崇慢哲学理念、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活、心理状态等。
7.结语
中国传统的生活哲学中本来就有着“慢”的渊源,如今在成都的巷子中、鼓浪屿的别墅前、北京的胡同里,依然能够随处找到悠然生活的痕迹。但“慢”虽包含了对传统恬淡生活的向往,却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技术基础之上,“慢”也不是单纯的生活状态,而是包含着对人与自然、文化与传统的一种关怀和尊重。慢城是动态发展、不断完善的一种新型、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方式,对于美丽城乡的建设有着理论与实践维度上多层次的应用价值,在我国还有着广阔的研究、发展空间,其理念也必将在中国特色的实践中有所突破和外延。
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应更加注重慢城理念的深刻把握,避免使慢城的概念过于泛化,其只适用于特定类型和规模的城乡类型。同时更要控制慢城旅游功能的过分强化,毕竟,慢城最终应是指城中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而非完全沦为大城市的“疗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