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生语文朗读兴趣的策略探析
2013-04-29戴晓畅
戴晓畅
摘 要:朗读可以提高高中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对高中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但目前高中生的语文朗读能力不理想,学校的教学现状不佳。从高中生语文朗读的现状着手,探析提高高中生语文朗读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语文;朗读兴趣;策略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朗读是一种充满情致的实践活动,它可以让学生认知文字、感受声律、领会情感、发展语感、体味词句等。因此,在课堂上往小的方面说,朗读是形成阅读能力、培养情感;往大的方面说,朗读是教学改革和教师设计水平的重要标志,故应该加强对高中生朗读兴趣的培养。
一、高中生语文朗读的现状
目前,高中生语文朗读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朗读目标不明确,课堂上常见到这样的情景,全班读完后分组读,男生读完了之后女生读,看起来挺有趣的,但学生心中茫然。老师只是轻描淡写的说某某将此文有感情的读一遍,但目标并不明确,学生只是有口无心的读。二是朗读训练没有序。朗读训练是有顺序的,一般遵循“读准—读通—读流利—读出感情”这样一个过程。因此,老师切不可漠视这个“序”,一定要按照这个过程进行。三是淡化朗读评价。学生朗读完后老师一定要做出评价,慢慢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读得好还是不好,有没有感情,感情投入得够不够都需要给予点评,当然,老师也要注意点评的方式,让学生多体验一些成功的喜悦。
二、提高高中生语文朗读兴趣的策略
1.重视范读的榜样性
梁实秋先生在回忆他的老师徐先生讲课时说,徐先生在介绍完作者之后会朗读一遍全文,这一遍朗读很有意思……古文也好,白话文也罢,都一字不落地读一遍,像演员在背台词一样,他把文章里蕴含的意义全都给宣泄出来,念得有板有眼、有腔有调、有感情、有气势……听完之后,原文一半的意义便已领会了。由此可见,文章的腔调、感情、所蕴藏的意义都可通过朗读来表达,学生在听老师范读的过程中,获得了对文章最初的、最直观的认识,进而激发朗读的欲望。老师的范读是最直接、最亲切的,它可以让学生透过老师的范读更深入地理解原文的内容,感悟原文表达的情感进而产生共鸣。
例如,在学习《陈情表》一文时,老师不需要用太多的讲解,只需身穿肃装,表情严肃,朗读时用低缓而长长的男中音并饱含深情,以表达对亲人的怀念。音色深沉,苍劲有力,将课堂沉浸于悲怆的氛围之中。老师先范读,使学生“亲其师,则信其道”,将朗读和学习的欲望激发出来。当然,也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即朗读录音,它可以给学生提供语言、节奏等方面的示范,使学生学习时有标准、有兴趣,对朗读水平的提高大有帮助。
2.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
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学生都有使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心理,在老师的影响下,学生便跃跃欲试,这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试读。老师范读时读得很感人,但学生却达不到这个效果,因此,老师应趁热打铁,教给学生一些技巧。首先要感知文字内容,扫除知识障碍,然后展开想象、浮现形象,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画面,接着通过画面品味语言,把握好语调、语速、语气,边想象边领悟。这样反复朗读,学生便能达到原文的境界。对于一些思想浓厚的文章,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用心朗读、用情朗读,才能真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学习《将进酒》一文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录音教材,只要播放录音,就会产生先声夺人的感觉,其气势之澎湃,可以创造浓厚的氛围。当然,如果老师的朗读水平很高,直接范读最好,而且更有说服力。
3.朗读方式的注重
学生朗读的进行是要有准备、有目的的,朗读方式对朗读效果影响非常大。朗读一般分为听、学、试三个过程。听,即听专家朗读,也就是听录音。如《将进酒》就适合听专家朗读,可以让学生体会其中激愤、磅礴的气势。学,即组织学生朗读,老师纠正停顿、节奏等方面的问题。试,即让学生自己放声朗读,在这个过程中可依据原文采取分读、齐读等方式。如,《纪念刘和珍君》一文适合老师范读出原文的沉痛之情。《荷塘月色》适合学生齐读,用舒缓的二胡曲营造出一种朦胧淡雅、忧喜交织的氛围。《雨霖铃》则应由女生齐读,读出清新、婉约之韵。《赤壁怀古》则应由男生齐读,将豪放、慷慨之势读出来。这样可以使学生达到培养语感,陶冶情操的功效。学生朗读完后,老师要及时适当地给予点评,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点评,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之中。通过评价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发展功能和诊断功能。对平时胆小的学生应迅速给予鼓励性的点评,而朗读水平较高的则应在指出其优点的同时指出其不足之处。
在高中生的语文教学中,朗读兴趣的培养不可忽视。要将朗读全方位地、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去,提高学生朗读的水平,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在课堂上多留点时间给学生,这样学生既可以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和美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朗读在语文课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刘联华.重视朗读教学提高语文综合素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4):5-7.
(作者单位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