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学心得

2013-04-29田晓艳

西江月·上旬 2013年7期
关键词:角色转变新课程改革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一线教师,应从教师的角度和学生的角度两方面入手,正视困难与机遇,实现角色的转变。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角色转变;自我超越

我们学校开展新课程改革已有三、四年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时时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努力提升自己。理论上已掌握了有关新课程的理念,高效课堂的基本操作,但一直未能实践,直到今年得以实现。下来我将这一学年的教学体会说说。

一、从教师的角度

1、心态的调整

要调整我们的心态了,如果以消极的心态对待新课改,一味的只是抱怨,有抵触情绪,就可能在课改前不适应,甚至感到失落;而用积极的心态去看,课改既是困难,也是机遇。说它是困难,因为它是中国教育史上一场重大的革命,必然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许多新问题,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许多新的困难,过去我们熟悉的有些用不上,面对新的要求,我们不适应了,但挑战与机遇同在,压力与动力并存,面对课改,大家都困难,但都同享成功的机会。

2、角色的转变

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作为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教师是知识的唯一灌输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掌握课堂的主宰权,严格控制和监督学生进行学习,教学以知识传授为宗旨,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不太受教师的关注。然而,新课改要求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主要传播者,而应该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及较高的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要真正担当起促进者的角色,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是:

(1)做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潜能的“教练”

在课堂上有个环节-----点评环节,学生要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这一角色锻炼学生以下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知识运用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2)做学生心理的支持者

要学生转换角色不是易事,有的学生胆小,害怕在众人面前大声说话。这时我就要做学生支持者,鼓励他们不要怕说错,只要他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就是进步。一旦学生做到了,我会和全班学生一起为他鼓掌加油,激励他下次更踊跃,表现更出色。

(3)做课堂上的促进者

课堂上的促进者应更像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出错时,教师要做的不是责备,而是理解与鼓励。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学习氛围,是学生最信赖的心理支持源,师生之间由于这种和睦、温暖的关系,一种富有生气的学习氛围便形成了。

3、坚持学习自我超越

课改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什么是现代化?我理解现代化就是对现实的超越,要实现对现实的超越,首先要实现对自我的超越。要不断的完善自己,因此在课改的过程中,我们第1是学习,第2还是学习。用列宁的话说,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1)、怎样学习呢?首先要读书,读些通俗浅显的阐述新课改理论的书籍。

(2)、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我们理解在实践中学就是在教学中“反思”,反思也是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向新教育观念过渡的通道,它是新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桥梁。

(3)、同道互参。由于教师之间在教学理念、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即使是教授同一学科的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整体的设计等方面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我们把这种差异看成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同道之间的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可以实现思维、智慧上的碰撞。

(4)、俯下身、弯下腰来向学生学习。过去,老师是知识的载体,老师就是知识,知识就是老师,而现在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了,课改提出“教师要做学生的伴游,而不仅仅是导游。”所谓“伴游”,就是要自始至终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在学习当中与学生同甘共苦。

二、从学生的角度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那学生就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者。学生要从以前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仍是其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要尊重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是有效实施新课程的突破口,也是实现教育成功的前提。是要善于把爱心融入情感。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不但要有爱,而且要善于爱,善于在细微之处融入爱心,在需要之时融入爱心,在批评之中融入爱心,在学生之间融入爱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为全体学生充分发展提供优良的成长氛围。

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学习当成是一种创新活动,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去构建创新学习观念,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总是强调学生必须从课本、教师那里接受现存的知识的学习观念,大力推行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以研究性学习为代表的创新学习方式,通过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方式的应用,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满足学习需求,体验学习兴趣,发展学习个性,实现学习上的大飞跃。

总之,课改对教师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与教师实际水平还有一定距离,知识素质的差距也制约着教师角色的真正转换。即使观念更新了,但实际操作中难免有力不从心之感。在进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时,一定要将先进的教学观念转化为教学行为,防止简单化,特别是要防止对形式的片面追求。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采用多元评价注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主动的发展。

作者简介:田晓艳(1979.06—),女,汉族,陕西富平人,陕西省高陵县第一中学教师,本科学历,中教二级。

猜你喜欢

角色转变新课程改革
谈新课改后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师角色的转变
我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理念的浅显认识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浅谈打造快乐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