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归能力
2013-04-29张辉
张辉
摘 要: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化归能力训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化归能力;归纳;提炼;总结;对比
所谓化归能力,就是把一个实际的、较复杂的问题通过转化归结为一个较简单的问题,进而成为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一般总是将复杂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难解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容易解决的问题,将未解决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已解决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化归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怎样去落实化归能力训练呢?
一、在概念教学中进行化归能力训练
化学概念多,要学生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学生对概念进行提炼,适当训练学生的化归能力。例如,在学习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反应条件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对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理解。有的学生会说,化合反应是几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分解成几种物质的反应,置换反应是A+BC=AC+B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AB+CD=AD+CB的反应。这时如果我们要求学生进一步提炼简化,他们可能会得出:化合反应中生成物只有一种,分解反应中反应物只有一种,置换反应中单质换单质,复分解反应中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这样他们就充分理解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这样总结后再练习几次就会记忆永久。在概念教学中经常进行提炼和简化的训练,学生遇到概念的学习就会自然地进行理解加工,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化归能力。
二、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进行化归能力训练
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中也可进行化归能力训练。如在学习“氧气”这一节时,要求学生总结与氧气有关的知识点。学生会发现相关知识有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在点燃的条件下木炭、红磷、硫、铁丝都能与氧气反应,氧气表现出氧化性,因此可作助燃剂。由此可以总结出“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的规律。在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时又可让学生整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两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分别是什么。在学习金属材料、常见的酸和碱等知识时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化归能力训练,长此以往,学生就养成了整理知识的习惯。
三、在习题教学中进行化归能力训练
在习题教学中更适合对学生进行化归能力训练。
例如:硒(Se)元素具有抗衰老和抑制癌细胞的功能,硒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硫原子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试写出H2SeO4的名称 ,其中Se的化合价为
。
(2)SeO2和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向下列物质中分别加入H2SeO4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①镁条 ,②紫色石蕊试液 ,③碳酸钙粉末 。
引导学生分析:硒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硫原子相同,所以硒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可直接将硫代替题中的硒来思考。H2SeO4的名称是硒酸,其中Se的化合价为+6价。SeO2和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eO2+NaOH=Na2SeO3+H2O。镁条、紫色石蕊试液,碳酸钙粉末与H2SeO4的作用和它们与硫酸作用的现象也相同。因此,考查H2SeO4的性质,其实就是考查硫酸的性质。
四、在综合复习时进行化归能力训练
初中化学知识的一个特点是:内容广泛且分散,所以复习时需要整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总结规律性的知识,这样就需要将知识点按板块汇总,找出相互关系,将其联系串成一个知识网络,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条理化。这个过程就需要学生有化归能力。如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时,可以采用纵向联系和横向对比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记忆效率,以点带面减少遗忘。纵向联系就是以某物质(如O2或Fe、CO2等物质)为中心,从物质的性质到用途(或通过用途去反推性质)、制法等串成知识链;横向对比同类物质的性质等(如氧气和二氧化碳、盐酸和硫酸、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等),以优化记忆内容,提高记忆效率,再以点带面将具体的知识化归为几类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
总之,化归思想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生疏的问题熟悉化,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含糊的问题明朗化,对学生进行化归训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化归能力的训练。
参考文献:
谢海文,王君.有效学业评价:初中化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256-260.
(作者单位 界首市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