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经济区:尝试以“川三角经济圈”带动区域间交流
2013-04-29翟峰
翟峰
背景链接:
2013年1月,四川省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明参加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听取了广元代表团关于“全省应及时启动川东北城市群规划,同时打造由成都、广元、达州构成的‘川三角经济圈暨加快革命老区建设、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等建议后,他明确肯定地评价道:“建议具体,质量较高。”
本文作者作为出席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广元代表团的一名省人大代表,借本文对川东北经济区建设作出理性思考与建议。
加强各“经济区”之间的区域交流
变“单极支撑”为“多点多极支撑”
今年年初,四川省作出了“做强市州经济梯队、做大区域经济板块”、变“单极支撑”为“多点多极支撑”的重大部署。而四川经济构建“多点多极支撑”格局从哪里破题?将带来哪些机会?次级突破、做强市州经济梯队如何着力打点?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来解答。
由于存在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四川需要在把握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基础上,发挥区域产业结构的比较优势,确定有效的增长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多点多极支撑”格局将给各地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推动四川进一步形成梯次竞相跨越的发展态势,因此建议“从发展规划、要素保障、区域协调机制等方面着力,推动多点多极支撑战略加快启动实施”。
另外,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强调:“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在全省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没有这些地区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省的全面小康。应统筹推动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跨越发展的规划意见,将采取有力措施予以特殊支持。根据所处发展阶段和市情实际,科学确实发展目标任务,做到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因此,作者提出打造“成都——广元——达州”的“川三角经济圈”,加强川东北经济区与成都经济区的交流,从而促进发展。这符合四川省构建“多点多极支撑”的“区域经济板块”重大部署。
综合区域优势因素,形成发展合力
综合区域资源、工业、交通、历史文化、旅游等各方面优势因素,加强区域间交流,形成发展合力。
首先,四川省范围内,川三角城市经济文化区域的城市合作更容易协调,更容易达成一致,更容易高效运作,也就更有利于推进四川经济强省战略和四川城市群发展战略构建的实施。
其次,对弥补广元在四川省多个经济圈形成的连接点上处于“被遗忘的角落”,对达州加快进入全省超2000亿经济总量的次级中心城市行列,对成都在四川构建“多点多极支撑”格局过程中肩负担当“首位城市”的重要使命,都是极好的践行机会。其中,广元一直都是宝成铁路线上重要的交通、能源城市,而且随着广陕、广甘、广渝、广巴四条高速公路和兰渝铁路、亭子口水利枢纽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成,广元发展的基础条件即会实现质的跨越,成为联结成都、西安、兰州、重庆四大城市和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物流中心、产业集散地。这对促进川东北经济区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最后,四川省三角形的高速交通连接线正在形成,具体到这一区域线路上的规划城市,就不仅有成都、广元、达州受益,而且广安、南充、遂宁、德阳、绵阳也能够同时受益。
符合经济体制改革后机构调整的内在要求
四川相继形成不同程度的产业群和城市群,对全省甚至全国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特别是近些年来,四川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工业强省产业兴省战略,形成了真正意义上四川“五大经济区(即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经济区)、四大城市群(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川东北城市群及攀西城市群),符合市场机制变革下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对推动四川经济发展起着极重要作用。
正是有这样的基础作支撑,在四川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最关键时期,打造“川三角经济圈”更具有综合区域资源、工业、交通、历史文化、旅游等各方面的优势因素从而对推进全省经济发展也有现实意义,对推进四川由西部经济大省向全国经济强省迈进更有巨大作用。
“川三角经济圈”支撑川东北经济区发展
“川三角经济圈”包含了川东北经济区中的广元市和达州市以及成都经济区中的成都市,对于川东北经济区的发展以及两个经济区之间的交流合作都有着促进作用。因此,三城市在“川三角经济圈”的角色定位应予以明确,这显得尤为重要。
成都:切实担当好在四川构建“多点多极支撑格局”过程中“首位城市”的重要使命,努力发挥好在“川三角经济圈”中的带头、引领、辐射、示范作用。
广元:把“生态立市”放在首位。全力推进资源转化战略,加快开发新能源,突破性发展能源化工产业,大力发展建材、冶金等产业。按照“全域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的原则,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不断增强其追赶跨越的后劲。
达州:加快进入全省超2000亿经济总量的次级中心城市行列。实施城市“642”工程:中心城区经济总量实现600亿元,3个百万人口大县实现400亿元、2个市县实现200亿元量级城市,再造一个新达州。实施工业园区“15221”工程,支撑全市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再造一个工业达州。实施企业“百十一”工程,打造5个百亿企业,40个十亿企业,100个一亿企业。
加大举措,推动发展
尽快实施建设三角形高速交通连接线
川东北经济区的广元市已经形成了由宝成、达成、襄渝铁路,以及由成绵、绵广、成南、达渝、广巴高速公路的联结。如果在今后较短时间内能够尽快实现三城市的高铁规划建设,便正好形成了四川三角形的高速交通连接线,有利于带动“川三角经济圈”的形成。
首位城市应提质升位、领先发展
成都市不仅应在全省竞相发展格局中发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发展七大优势产业的引领、带头作用,而且应在实施建设“川三角经济圈”中强化其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的地位,提升其作为成渝经济区“双核”之一的引擎功能,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其辐射作用。
广元市和达州市应加快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
广元市和达州市应对区域内的资源进行综合梳理和准确定位。对特色农业、红色旅游进行全面系统的研析;对城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条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析;对单个城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依托嘉陵江和重要交通干线,构建联接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新兴经济带进行全面系统的研析。
加快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其资源就地加工和转化水平。应重点发展清洁能源和石油、天然气化工、农产品加工业,建设西部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可重点对规划区域内旅游资源进行进一步整合。可开辟“古蜀道文化游、自然文化遗产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低碳旅游”等主题特色鲜明特别是渊源深厚的“巴蜀川西、川东北文化”特色新旅游线路,从而增强对川东北经济区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注重交流发展
广元和达州应与“首位城市”成都市交流与磋商,在相互关联行业进行合作,以形成其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产业集群或产业带。
(作者系四川省人大代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