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个性化教学策略

2013-04-29刘毅袁月华

职业时空 2013年7期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高职策略

刘毅 袁月华

摘要:实施个性化教学以培养特色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高职院校从宏观层次全面深入落实个性化教学的重要策略是建设实施好项目化课程、网络空间课程、选修课程、技能竞赛课程、技能考证课程和顶岗实习课程。

关键词:高职;个性化教学;策略;课程

实施个性化教学,使学生形成独具特色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从而成为特色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和基本任务。在高职规模化办学的现实下,如何实现个性化教学,我们探索出一些有效方法,如通过确定一体化而又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五位一体、双源驱动”的教学模式、分组学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设置更多的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的选修内容、布置多元化实战性的课外作业、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采用实践性开放式的考试评价方式,[1]等等,在微观与中观层次上解决了现行班级制与实施个性化教学的部分矛盾。在这些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从宏观层次上全面深入落实高职个性化教学的重要策略是建设实施好以下六类课程。

一、建设实施项目化课程

按照“以项目为载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对高职课程进行改革,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项目化”,是实现高职个性化教学的重要而有效的措施。

项目化课程中的“项目”是以实际职业活动、企业工作为背景,以认识论为指导改造后的情境真实、数据具体、以专业技术为主的实用而典型的某项具体工作。这项工作尽可能地覆盖了课程主要能力点、知识点,并尽可能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定性到定量的方式展开,学生对它有内在的兴趣,学生尽可能参与其实施的全过程、并保证有最大的决策空间和创新空间。课程“项目”承载了学生的能力训练、系统知识学习及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养成等多方面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项目”所承载的能力和知识不仅是专业能力和技术知识,还包括有关企业运行和管理、经济、法律、竞争合作等与企业活动有关的方方面面的能力和知识。所以,课程教学项目包含两类要素:其一为“认知要素”,如能力训练、理论知识学习、单项操作、练习,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其二为“企业要素”,如企业规范、生产技术和工艺、生产工具、企业文化、企业标准、成果验收、企业管理、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以及与企业活动有关的经济和法律内容、企业中的人际关系等。若是人文类课程项目,则第二要素为“社会要素”,在社会活动和社会工作中认识社会的同时,进行个人的能力训练和知识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在完成课程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边做边学,训练学生的单项能力和综合能力,从具体实际项目任务引出一般情况,力争在具体项目中训练出来的主要能力是可迁移的,能够用于解决未来职业岗位上的任何同类问题。[2]

例如,我们将高职生物化工工艺专业的微生物应用技术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改革:以某味精厂菌种车间真实项目“为一个50m3发酵罐培养谷氨酸分批发酵生产菌种”为载体,以必须够用并管用为原则,依据实际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重组了课程内容,通过完成菌种培养相关工作来完成课程教学内容。课程项目以味精厂菌种培养实际工作为背景、涵盖了微生物应用的基本知识与主要技术,教学过程也是完成项目的工作过程,学生以味精厂菌种车间培菌工的身份全程参与项目的设计、决策、操作、管理和验收,而教师则以味精厂菌种车间主任的身份参与课程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不仅能够用于味精厂菌种培养工作,也能用于其它各类发酵过程的菌种培养和检验。显然,本课程的项目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组员分工合作,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一方面,学习工作过程和成果要符合企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而且必须以培菌工职业规范和职业准则要求个人的行为;另一方面,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进行学习训练,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完成团队项目任务的过程中使自己的个性、知识、能力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展。

二、合理运用网络空间课程

所谓网络空间课程,目前主要指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的课程”。世界大学城是一座网络虚拟城市。其是运用Web2.0、Sns、Blog、Tag、Rss、Wiki等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理论、XML、Ajax等理论和技术设计并以网络交互远程教育为核心、综合了远程教学、网络办公、及时通讯、商务管理、全民媒体、个性化数字图书馆等功能的一座既虚拟又真实的大学社区平台,是全民终生学习的校园。将其运用于教学上,具有能随时随地向名师学习的优势。所以,网络空间课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运用世界大学城空间组织教育教学过程的课程,但它并不仅仅局限在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进行现场课堂教学,其教学过程的设计也不局限于课堂的45分钟,而是兼顾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课后辅导,是一个完整的课程教育教学组织体系。

网络空间课程的建设和运用通常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课程资源的准备。选取课程资源不能单纯以教材为蓝本,也不能仅仅是教师为满足授课需求而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的资源,而是应深入企业生产现场或将企业专家请进学院,与教师、学生代表一同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开发课程资源,根据职业岗位分析,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再转化为学习任务,这样确保学习资源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第二阶段是课程资源的网络化。经过课程资源准备阶段之后,教师就需把这些资源合理整合分类,这是使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兴趣的关键因素。在空间课程建设资源中,有学生需要的各种资料,如课件、教案,任务书、概念库、原理库、方法库、案例库、图片库、视频库、技能训练库、素材库、习题库、试题库、技能竞赛库、实验库(仿真训练库)、知识拓展库、新闻热点视频等栏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随时选择相关栏目进行自主学习。显然,这就为为学生提供一个无限多样化的个性化学习空间。第三阶段是空间课程的教学实施。在运用世界大学城空间进行课程教学时,首先应将学生进行分组,一般每组5人左右,并指定组长,以方便课程学习任务的实施与管理。教师在空间教学中起着多元化的作用:是课程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使用者,是学生获取课程资源的导航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是学生知识重构的塑造者,是学生学习的监督者,也是教学过程的受益者。在教学实施时,教师通过发布任务书和学习导航引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练习、作业、完成的任务或项目及教师的批阅与指导也在空间中完成。这样加强了师生互访,既增进了师生的感情,也充分体现了个性化的教学特色。在世界大学城空间提供的群组式师生互动平台中,教师通过建立课程群组(可以设置为公开形式),将课程所涉及的班级学生纳入到空间群组中,教师在群组中发表与课程相关主题的帖子,与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网络互动。世界大学城空间群组的广泛建立,使得教学空间突破教室,延续到网络中,教学时间突破课堂45分钟,延续到课外更多自由的时间段。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团队的优势建设空间课程,课程负责人建立团队成员导航,通过团队导航实现成员空间上的超链接,这样团队成员之间的资料即可共享,所以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是仅仅享受了一个老师的教学资源,而是同时享受了多位教师的资源。[3]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提供了跨年级、跨专业、跨学院等学生之间的分工合作,通过大学城空间平台,学生一同探讨完成作业、设计等。同时,世界大学城空间也为教师之间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技术的学习与互助,提供了一个开阔的平台。所以,世界大学城空间课程教学过程具有丰富的个性化特色,在这里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教与学的收获更加丰富,师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能得到更充分的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三、丰富选修课程

选修课教学作为高职教育期间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有效补充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必修课相比,选修课的开设更注重于让学生自主、自由地学习,满足其可持续发展和个性需求,进而实现全面发展。

所以,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扩大选修课程比重、扩大学生选课的自由,按照“满足兴趣、拓展知识、提高能力”的思路,立足学校实际,对选修课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形成长效化、多样化的选修课课程体系,使之更加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规律。要以区域地域经济为纽带,加强横向联合和纵向战略联盟,通过课程互选、教师互聘、学分互认等形式的校际合作,不仅能够弥补单个学校课程教学资源的不足,充分发挥学校现有及潜在课程教学资源,还可以取长补短和实现优势互补,各校的优质课程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实现资源共享,拓展学生的选课空间。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严格选修课的考核管理,提高选修课的教学质量。要建立和健全导师制,导师要根据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选课和学习进程做出合理的安排,在学习方法的改进方面给予咨询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本专业知识的整体结构和内在联系,从而提高选修课的学习质量。要重视隐性课程和学生社团的作用,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

四、强化技能竞赛课程

近年来,我国在职业院校中广泛开展了各类各层次的职业技能竞赛,有效地促进了职业院校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在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和指导老师的收获更加显著,他们都成为了备受各用人单位青睐的特色人才。

职业院校为了获得竞赛的优异成绩,往往将参加竞技的选手聚集在一起,针对比赛的项目,进行职业技能竞赛强化培训,以期在较短时间内以较快的速度提高其业务、体能、心理素质等,达到最佳状态,以配合较好的技战术来取得优异成绩。这种教学活动对选手优异成绩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学生的个性培养与特色发展效果更加明显。所以,职业院校应将这种培训规范化、常态化、机制化,不仅针对某次职业技能竞赛,而且要使之成为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类专门课程——技能竞赛课程,这样,一方面能促进技能竞赛本身,另一方面也能扩大竞赛成果的受益面,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多个方面起到良性作用。将技能竞赛引入课程体系以后,竞赛成为课程的核心,所有学生要用相当的学时,充分运用已知、学习未知,完成与他人的合作及竞争,以竞争点燃学生的好胜心与热情,从而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4]高职教育要实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应该重视并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大赛的重要平台作用,并将技能竞赛的教育理念融入职业教育教学中,为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培养出更多的符合国际标准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国际化人才。

五、狠抓技能考证课程

职业技能考证是按照《劳动法》对各种职业技能考核的认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劳动就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工作能力有现实意义。高职教学的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应用人才,这与职业技能考核的目的是相一致的。[5]

高职院校将职业技能竞赛与技能考证结合起来,能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与技能竞赛课程一样,技能考证也应该是高职专业人才课程体系中的一类专门课程,而且要通过项目化教学改革或结合技能竞赛对技能考证课程进行完善和强化,使之在高职特色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六、落实顶岗实习课程

顶岗实习是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它是高职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加强技术技能锻炼、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过程,是实现与企业岗位要求“零距离”接触的重要方式,是与学生就业实现“无缝对接”的重要途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和单位带来新的活力和创造性,是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实现途径。因而,顶岗实习实际上已成为高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动体现,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适应各具特色的具有动态性和多样化的实际职业岗位工作、完善个人的职业人格特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但是,由于学生顶岗实习时间长、地点分散,质量监控工作难以做到全面开展,在实习过程中学生管理难度大,容易出现“放羊”现象。

因而,高职院校应加强对顶岗实习工作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调动企业、学生共同参与顶岗实习工作的积极性,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要把顶岗实习作为一门正式的专门课程来进行教学管理,应有相应完整的教学文件,如顶岗实习课程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教程、教师指导手册、学生学习手册和考核评价标准等。要有相对稳定的学校和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全过程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与监督,根据学生个人的知识结构、能力特征和性格特点,结合岗位要求,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入岗位工作角色、完成工作任务,真正做到“在做中学”,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顶岗实习真正成为学生的“零距离就业课”,也成为他们的“完善人格养成课”,为学生步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高职院校个性化教学的实施,会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如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生个性化的学、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培养方案、个性化的课程与课程体系以及学校个性化的教学管理等等。从高职院校教学的宏观层次来看,规模化办学的现实是落实个性化教学的最关键制约因素。我们的实践和研究表明,建设实施好以上6类课程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 刘毅,袁月华.实施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全面而又有

特色地发展[J].职业时空,2011,(6):54-55.

[2] 戴士弘.职业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69-93.

[3] 胡彩玲,周静,陈东旭.基于世界大学城的《有机化学》

空间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广州化工,2012,(22):

187-188.

[4] 张敬玲.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设计研

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1):25-27.

[5] 周新滔.加强职业技能考证提高中职学生计算机操作能

力[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9):93-95.

[6] 寻云杰,李宇红,平若媛.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课程化探

索与实践[J].当代职业教育,2011,(6):80-82.

猜你喜欢

个性化教学高职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策略研究
浅谈儿童音乐教育方法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