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力同》中哲人与城邦的关系①

2013-04-29熊彬茹

2013年8期
关键词:哲人城邦对话

作者简介:熊彬茹(1990——)女,汉族,重庆人,哲学硕士在读。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外国哲学专业。研究方向:西方哲学。

摘要:《克力同》篇是柏拉图对话全集中的最简短的一篇,它所描述的是:当克力同得知得洛斯的船第二天即将回来——苏格拉底面临死亡——的前一天,克力同对苏格拉底的劝逃。柏拉图的所有著作几乎都是对哲人与城邦关系这一问题的探讨:不论是描述苏格拉底死前的勇敢,与其门徒对“正义”、“不朽”的讨论的《斐多》;还是描绘苏格拉底在雅典法庭上从容不迫地为自己辩护的《申辩》;或是脍炙人口的《理想国》等等。它们都是柏拉图借老师苏格拉底之口在阐释自己的观点。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解释柏拉图特别的写作手法——戏剧,并由此来引出哲人与城邦的问题。柏拉图认为,诗可以很好地感化民众,而传统神话中包含着漏洞。故他将故事写成戏剧来重讲神话,以希望能重整城邦秩序。再者是柏拉图的诗教及写作。第二,分析哲人与城邦之冲突的原因:首先,哲人与大众是对立的。哲人拥有独特的天资,他们热爱并追求超越于大众意见之上的真理;而大众则信赖传统,人与亦云。其次,哲人与民众比起来总是处于少数人的地位。第三,细述为什么柏拉图要将苏格拉底塑造为政治哲人的形象。第四,由以上分析,进而提出以下观点:柏拉图希望通过塑造苏格拉底的政治哲人形象而使哲人与城邦的关系融洽。在他看来,哲人才是真正关心城邦生存的人,而哲学则有利于城邦。他将苏格拉底塑造成政治哲人的形象,从而改变哲人们以往在城邦中的无用有害的印象,使哲人在城邦能够获得生存之地。

关键词:对话;哲人;城邦;政治哲人

一、《克力同》是对话,是戏剧——从对话式的写作手法看待哲人与城邦的关系中浮现的问题。

《克力同》运用表演性的对话来叙述整个“劝逃”事件。不仅《克力同》是用对话来描述,《游叙弗伦》、《申辩》、《斐多》也都是对话。照这样看来,它是柏拉图在城邦中为作为哲人的自己所设定的一种生存方式,由此为哲人在城邦的生活获得一席之地。苏格拉底自称是一个无知的人,在《克力同》中,我们也时常看到他用“助产术”不断地启发克力同,并用哲人与法官的双重身份来劝说克力同。如:苏格拉底在“答复”这章中,为了让克力同理解为什么要“服从理智的判断”,不断地对克力同发问:“我们如何考虑这个问题才最恰当?”“我们是不是首先把你谈论意见时的论断拿来审视一番。”“每次都在说有些意见必须注意,有些则不必,这是对还是不对?”“也就是不必看重人们的所有意见,而是说有些要看重,有些不要看重;也不必看重所有人的意见,而是说有些人的要看重,有些人的不要看重?你说呢?这话说得不对吗?”最终克力同同意了哲人苏格拉底的看法,不住地说“说得对啊。”“没错儿。”柏拉图所塑造的政治哲人的形象正是如此,是为了让大众更理智的看待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又增加了《克力同》这篇对话的戏剧性。柏拉图在此文本中双重地伪装了自己,我们更应当尝试着揭开面纱,从中探究出那时的哲人在城邦中的生存方式。

二、哲人与城邦冲突的原因

1. 哲人与大众对生死的理解

序幕中的第一节——“克力同的坏消息”:克力同得知“那艘船”快从洛斯回来后,失眠且苦恼,在天刚要破晓之时就去探望苏格拉底;而苏格拉底却说“我这把年纪的人,若为眼下已必不可免的死而恼怒,那就不成话啦。”由此足以窥见苏格拉底对死亡的态度——面对死亡,无所惧怕;也从克力同对死的惧怕中突显了大众对死的看法。克力同说:“别的上了年纪的人,却在这样的不幸中被击垮。”这表明,在雅典城邦中多数年老的人仍把死亡视为极大的不幸,而苏格拉底却泰然任之,这与大众对“死”的看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劝告的第三节——“大众的意见”中,克力同认为若苏格拉底不听从他的劝说,不逃跑,而是接受审判,那么克力同则“要失去一位被夺去了就绝不可能再找到的朋友”。大众与哲人对生死的理解在此就显得更清晰了,大众害怕“死”是因为他们认为灵魂和肉体是结合在一起的。苏格拉底在与西米的对话中,说出了大众对死的看法。他说:“我们认为死就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处于死的状态就是肉体离开了灵魂而独自存在。”②肉体的死亡则意味着人的存在永远消逝;而哲人则认为即便肉体消逝,灵魂也会到达肥沃的佛提亚。“我们首先可以说,哲学家能使灵魂超脱肉体,在这方面,哲学家比别人更有本领。”③“要探求任何事物的真相,我们得甩掉肉体,全靠灵魂用心眼儿去观看。这可以说明,我们要求的智慧,我们声称热爱的智慧,在我们活着的时候是得不到的,要等死了才可能得到。”④这就是苏格拉底从容赴死的真正原因。从苏格拉底被控告为一个败坏城邦青年的人,一个不信神不虔诚的人以来,他都平静以待。在我看来,必定是有深刻信念的:他坚信他的神、精灵不会允许一个有德行、正义的人被不道德的人伤害。苏格拉底并没有试图收集确凿的证据来为他的信念辩护,以消除内心的恐惧,保住性命,而是选择了绝对地相信神,依然以其信念指导他的生活方式。他必定是怀着坚定的灵魂不朽的信念离世的。

2. 哲人伦理与大众伦理的冲突

(1) 所谓哲人伦理与大众伦理的冲突,也可理解为常情与哲学间的冲突,即希腊传统伦理与哲人理智间的冲突。哲人用理智思考,而大众的伦理却被各种各样的传统观点所左右。比如城邦宗教,祭祀的船若是从得洛斯回来,那么苏格拉底的性命就在那儿结束了,邦民相信城邦的神,由船归来的时间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在第十六节“毋违正义,才能坦对冥间法律”有一段话也证明了此观点:“而你现在遭受冤屈而离世,若你离世,不是死于我们法律,而是死于人。但若你如此地离开,就是以恶报恶,践踏了你与我们的共同约定和协议,恶待了最不应当恶待的人……”法律本因是公正的,既然知道苏格拉底蒙受冤屈,却也因为“人”的缘故,让他“体面的离开”。

(2)哲人与大众追求的不同。苏格拉底服从自己的理智,因为他看出了传统的缺陷,而克力同服从传统。克力同在劝告苏格拉底离开的时候,最在意的却是大众的意见。在第三节“大众的意见”里,克力同说到:“对并不清楚了解你我的大众而言。我若愿意花钱就能够救你,只是似乎不肯尽心。显得把钱财看得比朋友更重要,还会有比这更可耻的名声吗?”他担心如果不救苏格拉底离开,那么大众就会认为是他舍不得钱财,因为大众不会相信,是苏格拉底不愿意离开此地。

而苏格拉底则认为只有行家的意见才值得考虑。在与克力同的对话中,他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苏格拉底认为若是要搞体育,那么想要“搞体育的那个人就得按照唯一的那一个人、也就是体育教师和内行认为最好的方式去做、去锻炼、去吃和去喝,而非按所有其他人认为的方式。”那么正义与不义、丑与美、好与坏这些我们眼下正在计议的事情是不是也是这样?我们不应当听从大众的意见。

克力同把朋友和个人放在最高的位置,这是希腊的传统道德观念。作为哲人的苏格拉底则在克力同对他的劝告中,以挽救克力同的灵魂,把城邦的法放在更高的位置。克力同认为作为朋友他愿意用他的全部财产换取苏格拉底的性命,却未考虑苏格拉底离开雅典后的生活。而苏格拉底秉承神谕,认为自己的任务是从事哲学,若是他逃离雅典,背离了自己素日的言行,即使在其它城邦也只是活着而并没有达到自己所推崇的“活得好而不仅仅是活着”的信念。

三、柏拉图塑造《克力同》中苏格拉底的政治哲人形象

1. 苏格拉底守法,未离开城邦。虽然城邦判了他死刑,克力同等也全力营救苏格拉底,但他并未选择离开,而是服从理智的判断,守城邦的法。“我不能由于这样的命运发生在我身上,就抛开从前谈论的那些准则。相反,它们在我看来几乎还是同样的东西,我依然像从前一样尊敬并看重同样的准则。”⑤在启发克力并体现出一个哲人坚定、温和的品质;尊重、服从城邦的法律,选择坦然地接受莫须有的罪名。

2. 重写神话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认为古老的神话里有太多不好的一面,比如《荷马史诗》、《奥德赛》等。为了使大众能更好地的接受,苏格拉底与柏拉图选择了重写神话。于是就有了柏拉图的《斐多》、《理想国》、《王制》等篇。

四、哲学与城邦的融洽,城邦给哲学一种生存空间

阿里斯托芬笔下的苏格拉底是位典型的自然哲人。《云》里面所塑造的苏格拉底几乎反映并体现了智术师派所有的癖性。“苏格拉底是一个生活在套子里的人,终日只关注自然法则、物质规律,追求事物的普遍性和无限性,崇尚绝对的自由,并将人本身也置于自然物质中,人变成了和其他物质一样的自然物,只遵循自然法则,而不再拥有人类所共有的人性法则。”在阿里斯托芬的《云》里面,苏格拉底信仰自己的神,忽略城邦的大众所信仰的神,且不认同城邦权威的意见。而在基尔克果笔下,苏格拉底经常挑衅地追问雅典人,打破沙锅问到底,发现他们对于最终的重要性一无所知。若基尔克果所言不虚,那哲人与城邦的不融合性就显而易见了。他们总在不断地质问现有的秩序,质疑雅典民众所坚持的由来已久的习惯。很少有人会享受这种感受,且苏格拉底总是启发人们自己去发现,这更会促成冲突。

哲学总是追求真理。为寻找真理,苏格拉底不断地去追问,不惧任何与之抵触的意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但,关于何为在一个城邦中正当地生活方式是早有定论的,这种定论由城邦的传统所规定,故不可侵犯的。当面对哲人追根究底地追问时,传统已无法保障其权威,因此,他们之间的冲突也就不可避免。在政治制度上,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基本原则是,每一个公民用不着精通政治,就能够参与、决定城邦的大事。而苏格拉底则认为,雅典之所以衰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民主制出了问题:治理城邦需要一支专业的队伍,不能把国家权力分散在没有政治知识的普通民众手中。但雅典人难以接受苏格拉底的理论,认为那违背了民主制的基本原则,显然,他的专家治国论与城邦民主制是相矛盾的;他的个人言论和思想与国家的意识形态之间产生了矛盾。这也是他被判死刑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我认为想要哲人与城邦相处融洽应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当尊重世俗社会。在《云》中,阿里斯托芬所塑造的苏格拉底有卓越的辩论知识,并以此让想要逃债的斯瑞西阿得斯父子成功逃脱。而在苏格拉底处学会了诡辩论的斐狄庇得斯却在学成后违背传统的伦理道德打了他的父亲。这让作为父亲的斯瑞西阿得斯无法忍受,他愤怒地烧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所”。在这个文本里,哲人苏格拉底形象是不理解人与人的世俗关系的,终日只研究自然哲学,“那些云载着许多雨水,在下降的时候因为笨重,便互相撞击,发出了雷声。”而一开场斯瑞西阿得斯父子的对话也显现了哲人的思想不被众人所理解。所以,尊重并试图去理解人们的思想,融入人们的生活也显得格外重要。这样哲学才会容易被人民所理解和接纳。(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注解

①《克力同——或论当做之事,或论义务》,罗晓颖译,未刊稿。

②《苏格拉底的申辩》柏拉图著;杨绛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第25页。

③《苏格拉底的申辩》柏拉图著;杨绛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第27页。

④《苏格拉底的申辩》柏拉图著;杨绛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第33页。

⑤《克力同》第六节,我只服从理智的判断,柏拉图著,罗晓颖译,第4页。

猜你喜欢

哲人城邦对话
琵琶哲人刘德海与他的《哲学笔记断想》
生活上的哲人
智珠2则
智珠2则
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治理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雅典城邦的民众失去政治热情了吗?——从2016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第32题谈起
不可复制的城市情感——从雅典城邦到世界容器
立法者:灵魂与城邦——对柏拉图《理想国》的法律哲学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