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本主义视角下的苏南乡村居住空间探析

2013-04-29李孝华刘浩刘俊

考试周刊 2013年77期
关键词:村落空间农村

李孝华 刘浩 刘俊

面对20世纪以来由于工业快速发展而带来的技术和人性的冲突与矛盾,以人本主义为代表的芒福德密切注意人的基本需求,包括人的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强调以人的尺度来规划城市,把人本主义规划思想推进到一个发展的巅峰。他强调:“必须使城市恢复母亲般的养育生命的功能,独立自主的活动,共生共栖的联合,这些很久以来都被遗忘或被抑制了。城市最好的经济模式应当是关怀人和陶冶人。”[1]

一、我国现阶段乡村居住空间改造中的人本主义缺失思考

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的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逐渐出现。2008年提出的城乡一体化战略,强调城乡统筹发展,以實现“城”、“乡”发展双赢的发展格局,其实质也就是谋求人与自然的融合。尤其是乡村居住空间改造,更应注重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实现人与人、人与其他动物、植物和土地相互和谐共生的文明状态,创造出真正具有生活气息的、关心人和陶冶人的新农村人居环境。然而,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却备受争议,看似成绩显赫却暗藏着诸多人本主义缺失的问题。

2008年9月,苏州被江苏省确定为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短短几年间积极推进“三个集中”,实施“三个置换”,城乡一体化的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全国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这样一种集聚方式尚待探讨和商榷。以某经济开发区居民点规划为例,该区由5个乡镇合并而成,合并前平均每个镇约有10个村。当地政府曾设想规划一个可以容纳6万~8万人的集中居住点,将全镇的乡村居民全部集中居住。虽然该项目尚停留在方案投标阶段,但可以肯定的是,很多地方的新农村建设都是将村民集中到高容积率的居住小区中,完成耕地集中、工业集中、农村居民点集中的发展设想。尽管乡间小径变成了宽敞开阔的柏油马路,农村房屋变成了整齐漂亮的现代小区,但这样的改变表面上强调了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均衡化、公平化,但实际上带来的是无形而又巨大的现实损失,有些甚至是无法挽回的。

1.整齐划一的空间整合促使乡土景观流失。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各地都将江苏华西村视为范本,纷纷参观学习并争相模仿。它的基本方法是将原有村落拆除,重新兴建起军营式的别墅建筑群。自然居民点整合成了现代化城市小区,一个个村庄变成了万人规模的小城镇。表面上为乡村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为城市的发展腾出了空间,实际上却暗藏着深深的对自然和文化的漠视。乡土景观和村落肌理的形成有其自身的空间性与时间性,其聚居方式在环境影响下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化而成,它是根植于大地生命肌体的有机部分。“华西村”模式却忽视了这样一种历史积淀,盲目的形式主义的“非农化的村镇建设”使世代延续的乡土景观受到了破坏,乡村丧失了应有的田园气息和自然优势。长此以往,诗人眼中的“春江水暖鸭先知”,画家笔下的“渔舟唱晚”、“田园牧歌”也将随之成为历史。当美国波士顿、加州等西方城市正把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渠化”河道炸掉、拆掉,恢复河的自然状态的时候,我国却在乐此不疲地拦河筑坝进行河道渠化,每天都有无数蜿蜒曲折的河道被填掉或被裁弯取直,这些“河道硬化工程”将那些自然野趣装饰得冷漠而遥远,对自然水系和生态都造成了重大破坏。与此同时,侵占水域面积改为建设用地的现象也愈演愈烈,各地都出现了水域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的双重危机,对空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统计显示,浙江嘉兴市1985年—2005年的20年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全市河网常水位下的水面面积率减少了约9.28%[2]。

2.快速发展对高质量生存需求的漠视。

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一定是和居民的文化水平与经济收入挂钩的——生活品质和消费需求层次是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而自然提高的。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镇建设征地量不断攀升,农民耕地不断减少。据估计,目前全国有4000万~5000万农民因为征地而失去了全部或部分土地。农民被集中安置了,人们赖以生存的方式被改变了,但那些“被城市化”的农民们虽然在户口关系上实现了“农转城”,却由于没有足够的就业途径,仅靠政府的生活保障制度勉强维持最低的生存需求,谈不上对高质量生活品质和高层次消费水平的追求,他们实质上没有“城市化”。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追求的是“全民族的城市化,而不是表面上把乡村建成城市”[3]。实际情况是,农村与城市居民之间生活质量的差异正随着这样的建设趋势而日趋扩大。预测表明,按照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到2020年我国失地农民的总量将突破1亿人,与之相应的就业问题潜在的、更大的危机在农村而非城市[4]。自然环境和聚居文化的关系是共存亡的,一旦这个环境被损坏,那么城市也随之而衰败。

3.城乡建设发展造成空间资源的浪费。

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生存环境较差是我国乡村的共同问题,城乡建设过程中必须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提高生活质量,这是不容置疑的。然而,乡村在城市建设道路上发展着,用一种城市化的行为方式去判断农村居民,去误导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圈起了一个个规模小、日益缩小的生活方式,而更多的农村居民往往是没有选择地“被”集中。传统邻里关系被离散到城市的各个缺乏配套设施的安置区之内,忽然没有了一起晒太阳的老邻居,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没有了常聚的田间、小巷,对农民而言剩下的自由或许只是交通上的自由。在这样的情况下,原来的生活习性被打破,原来强烈的邻里意识变得淡薄,找不回“远亲不如近邻”的信任感,取而代之的是僵硬的交往空间和冷漠的人际关系,“安土重迁”的地域归属感也随之渐行渐远。

二、乡村居住空间改造中人本主义理念的实现方法与途径

1.保护村落空间景观,还原乡土自然特色新农村建设。

乡村改造应是相对原有村落的一种演化过程,是适应当地的景观、气候、土壤等条件,在尊重当地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的情况下,“创造性地利用景观,使环境变得自然而更适于居住”,更加符合现代农民的生活方式。因此,在乡村居住空间改造的过程中,一方面,应当对千百年来形成的自然有机的村落空间肌理、当地原有的乡土自然风貌、院落的布局模式及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传统建筑群体等景观特征予以足够的重视和认知,建立完整系统的景观网络以进行保护和控制,保持本土生态的原真性。另一方面,应当尊重不同人群的独特性,赋予农民之于土地的特殊的生存价值与责任,适当地改造人与地的关系,保留人们对土地的独特情感。

苏州东山镇陆巷村地处太湖之滨,是江南典型的自然形成的原生村落,历史悠久且空间识别性强烈,其整体空间特征以“山为骨架,水为血脉”,拥有可持续的原生态系统和村落文化。在改造建设中应秉持人本主义思想,以保护不可复制的村落空间格局和资源为目标进行规划设计。一方面以山水环境资源为基础,对大部分旧村进行保留和整治,保持“粉墙黛瓦”、斜屋顶、小青砖、木装修等原有村落特征,延续古村落、古街、古巷、古民居、民俗民风等独特的村落文化。另一方面以现有环境为基础,以相似肌理关系和建筑形式来建设新村,实现江南传统村落空间格局与文脉系统的融合和再生。这一案例是延续地域特征、保护自然风貌的乡村居住空间改造的成功实践[5]。

2.遵循客观环境背景,节约资源,均衡发展。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当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协调发展,首先应建立生态基础设施的战略规划,包括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系统,延续和恢复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土地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宜先做“反规划”[6]。其次,基础设施的建设应针对农村实际现状和需求,充分考虑其对生存环境的影响,确定合理的、与环境容量及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公共设施配套水平,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妥善解决农村开发建设和生态系统破坏之间的矛盾。安徽宏村古村的演化历经860余年,整个村落格局和风貌保存完好,其“人工水坝”在发挥自然水系作用的同时,又巧妙安排了村内的人工水系,两者结合得天衣无缝,是村落水环境生态系统的典范。在新一轮保护规划中,宏村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以保护水系为核心,确立了合理的发展规模。规划充分尊重古村落肌理和水系生态脉络,铺设的各类管线避开了现有水坝排入村外灌渠。在村落环境综合整治中则通过工程和技术等措施对村落风貌加以修缮、维护、管理和控制。這一系列规划措施不仅保护了宏村的生态系统,更提升了宏村的旅游价值。

3.提倡复合型功能组织,提供多样化选择。

功能复合正是一种在乡村居住空间中普遍存在的“小而全”的特征,早期表现为生产与生活功能的复合。随着村庄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商业服务、旅游观光等功能与生活生产功能的复合,这种综合功能恰恰对农村空间有着协调作用[7]。因此,在村庄规划中,应当摒弃城市住宅区居住功能及空间规划为主的规划模式,取而代之的是集生产、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功能结构和规划组织模式。一方面,应当结合部分农村“三个月种田、三个月赚钱、三个月过年、三个月打牌”的生活现状,挖掘原有空间的多样性,对空间功能进行分离、梳理或植入其他功能,满足人们在不同时段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在生活空间植入生产功能,发展现代农业、农业观光旅游等,带动村庄经济,缓解就业压力,为村庄空间带来生态、美学、经济等多重效益,满足现代村庄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赵克理.扬州古民居建筑装饰艺术[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2.

[2]黄兴国,王丹.农村宅基地流转探讨——以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为例[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2-25.

[3]郭晓帆,林芳兰.新农村建设模式思考[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22-23.

[4]蓝海涛.我国部分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6.03:21-25.

[5][丹麦]杨·盖尔著.何可人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王鸿.扬州散记[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2-4.

[7]丁俊清.江南民居[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17-126.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苏南乡村居住空间的变迁研究》项目编号:2012JSSPITP3774。

猜你喜欢

村落空间农村
林中村落
静谧村落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油画《村落》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